汽车频道 > 评论 > 汽车评论 > 搜狐点评

张少华:但愿国四不再上演"狼来了"的传说

2014年05月06日09:27
来源:搜狐新闻客户端自媒体 作者:张少华

    根据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告2014年第27号文,适用于国三柴油车产品《公告》将于20141231全部废止,201511起国三柴油车产品将不得销售。

                   

这意味着,喊了多年、“犹抱琵琶半遮面”的商用车国四排放标准在推迟整整4年后,终于即将现身登场、正式实施。大限来临之后,国三柴油车走向寿终正寝——所有库存国三车辆须在今年年底以前消化完毕,从明年起将不得销售。

而此前,国四标准一直如同狼来了的传说——屡屡传闻要来而终究没有来。

回首往事,商用车国四排放标准已经三次推迟实施,从原定的201111201211,再从201211201371,如今再次延后到201511

其一再推迟的主要原因,地球人都知道——油品质量不给力,加上尿素加注网络踏破铁脚无觅处。这两大掣肘因素,使得本应严肃的排放升级,成了如同“狼来了”般戏言的说了白说、无法兑现。

而在商用车国四排放标准一拖再拖的幕后,有关部门也是迫不得已。面对油品粗粮遍地的苦逼现实,出于对“赶鸭子上架”、“霸王硬上弓”负面结果的担心和无奈,不得不尴尬的数次收回成命。

因为粗糙的油品,必然败坏更为娇贵的国四车型的胃口。要知道,国四车型尾气后处理系统对燃油品质的要求较高,其工作可靠性很大程度依赖于燃油品质的好坏。国四车辆燃用不达标的油品,必然会给尾气后处理系统带来极大损害、导致过早劣化和失活,有增大用户维修保养费用却达不到应有节能环保效果之虞。

油品品质不达标,俨然成了车辆排放升级道路上的一只凶恶拦路虎。其造成的结果,也是极其深重的。据环境保护部发布《2013年中国机动车污染防治年报》显示,全国柴油车氮氧化物排放接近汽车排放量总量的70%,而颗粒物超过90%。特别是,占机动车保有量11%的重型汽车排放着86%的污染物。踏入马年,一场突如其来的大面积污染使得1/7的国土遭遇灰霾、100多万平方公里范围内的无数城市雾锁烟环、PM2.5浓度爆表,就连普通的呼吸亦不能确保安全,再次警示大气污染治理刻不容缓。

然而,只知上调油价而不知同步改善油品品质的两桶油,社会责任骇然缺失,在其追求利润最大化的“不作为”之下,有关部门和车企即便是真心想推广更为节能环保的汽车也有心而无力,直接造成连续几次商用车国四“只听楼梯响,不见人下来”的费人思量的悬疑。

今年年初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生态文明建设关系人民生活,关乎民族未来。雾霾天气范围扩大,环境污染矛盾突出,是大自然向粗放发展方式亮起的红灯。必须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下决心用硬措施完成硬任务。出重拳强化污染防治。淘汰黄标车和老旧车600万辆,在全国供应国四标准车用柴油。

而此前,国务院常务会议要求国家质检总局、国家标准委相继发布硫含量不大于50ppm的第四阶段车用柴油国四标准、硫含量不大于10ppm的第五阶段车用柴油国五标准、第五阶段车用汽油国五标准,从2015年和2018年开始相继全面实施国四汽柴油标准和国五汽柴油标准,敦促多年依然故我的“油不配车”的咄咄怪象加快改观。

不再使汽车成为污染环境的替罪羊,不再让众所翘首企盼的排放升级连连落空,石油企业就需要进一步提升车用成品油质量,别再拖政策后腿,为破除十面霾伏作出贡献。

在及时供应清洁燃油的同时,还应确保采取SCR“选择性催化还原技术路线的国四商用车能够方便的加注尿素,降低氮氧化物的排放。

目前看来,国内尿素溶液加注网络还有待进一步完善,且时间紧迫,离201511商用车正式实施国四其实只剩下了几个月。

需要指出的是,商用车国四标准多年来数次宣布实施但未能如期实施,不仅毁坏了政府的公信力,而且还打击了响应政策号召、研发新车型的企业的积极性。

当初摩拳擦掌、欲意凭借升级换代之后更环保车型抢市场的车企,在商用车国四排放标准一再延后的情况下,希望落空。原本信心满满的动用大量人力物力财力、花费不小功夫对技术、生产线的改造,指望抢占国四政策所带来的市场新空间,哪想到政策不能切实兑现,努力白费,空忙一场。不仅如此,企业排放升级、技术进步的规划被骤然打乱之后,产品规划、投产安排、营销策略也被迫被动的重新调整。

反倒是那些抱残守缺的落后企业,所生产的老产品多年来依然有市场,投入少、包袱小。国三车型一直不退市,也就不能起到鼓励先进的作用。

 工信部宣布“为了落实《节能减排十二五 划》和《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促进大气污染防治,减少汽车尾气排放,保护消费者权益,定于2014 1231日废止适用于国家第三阶段汽车排放标准柴油车产品《公告》,201511起国三柴油车产品将不得销售。请各生产企业积极做好产品排放升级生产准备,合理安排国三柴油车产品库存销售,做好车辆生产一致性管理工作”,让人感觉全面施行国四标准这一次已经几乎是板上钉钉。 

虽然商用车国四实施之日几度爽约、姗姗来迟,但是希望这一次是动真格,言必信信必果,不再上演狼来了的故事。

通过排放升级,奖优惩劣,给遵从政策导向行事、追求节能环保先进技术的车企以信心鼓励和市场机遇,给多年安于现状、不思进取的车企以巨大压力。

唯有如此,那些未雨绸缪、钻研相关技术的企业才能受益,“促进技术升级、减轻环境压力”的政策发轫初衷才不至于沦为“镜花水月”。

 作者桃然之父,70后。20年前毕业于吉林大学,独立汽车评论员。全球车市动态、业内热点评析以及精彩的俄罗斯长篇侦探小说,敬请关注搜狐新闻客户端订阅号“桃然之父”。

                                         


 (来源:桃然之父)
(责任编辑:黄远萍)
  • 分享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搜狐汽车 | 新车 | 导购 | 试驾 | 行情 | 车型大全 | 产品库 | 经销商 | 二手车 | 车型对比 | 汽车广播 | 手机客户端 | 汽车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