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频道 > 评论 > 汽车评论 > 搜狐点评

张少华:股比限制 能够拯救零部件产业吗?

2014年08月28日08:32
来源:搜狐新闻客户端自媒体 作者:张少华

  德国汽车零部件ElringKlinger首席执行官Stefan Wolf对德国《斯图加特报》的一席话一石激起千层浪,他称:“中国政府已经通知数家德国汽车零部件制造商不允许继续独立通过设在中国国内的子公司开展业务,未来这些企业必须同中国当地企业组建合资企业以继续开展对华业务。”

  上述消息之所以被业界高度关注,是因为对于汽车零部件领域的外资股比限制,早在十年前就已经取消了。

  2004年版本的《汽车产业发展政策》不再对外资零部件厂商进行股比限制,允许其采取独资或者合资的方式在华运营。

  而对于整车合资企业,外资持股比例不得超过50%的“保护性政策红线”丝毫没有松动,一直从1994年颁布的《中国汽车产业政策》、2011年底颁布的《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修订版的明确规定延续至今。

  只是对于新能源汽车零部件合资企业作出了相关规定。2011年4月1日国家发改委《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修订征求意见稿)》中要求“新能源汽车关键零部件,包括动力电池、正极材料、隔膜、电池管理系统、电机管理系统、电控集成、驱动电机、耦合驱动系统、电动空调、电制动、电动助力转向、怠速起停装置等,外资(持股)比例不超过50%”。其目的或许是为了防止外资汽车零部件厂商过快扩展,以便给本土新能源汽车零部件生产厂家预留发展时间和市场空间,使中方在合资过程中加快提升自主研发能力。

  这种规定是吸取了前车之鉴的教训。在传统汽车零部件领域,对外资零部件厂商股比限制的放开,导致了外资零部件厂商纷纷在华创建独资工厂或收购合资工厂的中方股份加速扩张。与此同时,不断寻找时机吞并一些崭露头角的本土优秀汽车零部件企业,巩固自己在细分领域的强势地位。外资零部件厂商在传统汽车关键零部件领域,以领先技术垄断市场的苗头更为明显。

  据有关资料显示,外资零部件厂商牢牢把持掌控了国内汽车电子和动力系统等部件的绝大多数市场。中国商务部的数据表明,2012年拥有外资背景的汽车零部件厂商占到了整个行业的75%以上,在厂商中,独资企业占到55%,中外合资企业占到了45%。与此同时,国产自主内资零部件销售收入仅占全行业的20%-25%,而拥有外资背景的汽车零部件厂商占行业的75%以上。

  这种局面不利于本土汽车零部件企业的产品升级和自主创新,反倒是国际汽车零部件大鳄的围追堵截,阻碍了他们由生产“低附加值产品”向生产“高附加值产品”转型升级的进程,使得在高端零部件产品方面迟迟不能突破,生存状态难以乐观,整个汽车产业也呈现空心化之势。

  这一切与汽车产业政策的跑偏息息相关,因此对汽车零部件领域外资股比限制的传闻,被视为对政策的纠偏。

  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无原则的拱手相让市场也应当不存在。但是2004年版本的《汽车产业发展政策》毫无条件地主动取消对外商投资零部件的股比限制,的确匪夷所思、令人费解。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秘书长付于武在对媒体谈到新能源汽车关键零部件的外资股比限制时,就曾经表示:“如果我们放弃主导地位,简单地把市场让出去,那对中国零部件产业将来的可持续发展是很可怕的。中国汽车市场很活跃,但是要合资,要留给中国零部件企业一些机会。如果完全放开,那国外公司就长驱直入了,我们的核心零部件、电控电机、控制系统肯定就没有机会了”。

  需要指出的是,如果要推动汽车零部件领域的合资,也应当是推动中外汽车零部件企业的合作,而不是外资汽车零部件厂商与更多整车制造商之间的合资合作。否则,外资汽车零部件厂商将扩大与整车制造商相互的业务粘合性,近水楼台先得月的获得大量订单、更加自由从容的进入整车厂的配套体系,那么对于本土汽车零部件厂商来说,是一种新的打击。政策的达成效果应当与发轫初衷高度贴合。一个反例就是,“合资自主”的要求,被指在一定程度上,间接帮助了外资厂商利用淘汰的车型打压本土自主品牌。

  桃然之父认为,营造一个能够与竞争对手相抗衡的生态环境,更在于本土企业自身努力向上、拥抱阳光。

  整车领域“市场换技术”的失败,其根本原因在于合资中方躺在利润分成的温床上不思进取而被外资温水煮了青蛙。更深层次的原因,也在于“市场换技术”的政策只要求形式,而未要求内涵——对自主事业发展情况的考核力度不够,直接导致自主研发能力提升缓慢。

  避免重蹈“只重合资利润、忽视自我技术进步”的覆辙,汽车零部件合资企业的中方就应当以掌握核心技术为第一要务和奋斗目标。

  虽然今天绝大多数外资汽车零部件厂商已经完成排兵布阵,独资一手遮天的格局改变起来将很困难,但亡羊补牢,其时未晚。即便是汽车零部件股比限制政策不能改变,也可以依据《反垄断法》继续改良业界的生态。国家发改委反垄断局近来对汽车零部件领域的横向垄断频频挥剑出击,对一些操纵价格和供应的厂商进行约谈和惩处,较好维护了下游制造商和终端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有利于营造更加公平公正、充分竞争的行业大环境。

  在不违反WTO规则的情况下尽力保护本土企业,亦是国际上通行的做法。改变内资零部件企业被不断边缘化的态势,将之拉上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还需政策助力。如何以巧妙高超的政策壮大本土企业,将考验政策制定者的胆识和智慧。

  桃然之父,70后。20年前毕业于吉林大学,独立汽车评论员。全球车市动态、业内热点评析以及精彩的俄罗斯长篇侦探小说,敬请关注搜狐新闻客户端订阅号“桃然之父”。

  (来源:桃然之父)

(责任编辑:黄远萍)
  • 分享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搜狐汽车 | 新车 | 导购 | 试驾 | 行情 | 车型大全 | 产品库 | 经销商 | 二手车 | 车型对比 | 汽车广播 | 手机客户端 | 汽车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