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圈成绩差距被拉近,上赛再次挑战程丛夫
其实再战程丛夫的挑战规则,与之前金港并无区别,即静态发车动态冲线,记录单圈圈速。为了公平起见,程丛夫的副驾会携带教练(因为五位编辑需要教练陪同),但挑战过程中教练不会给出任何指点,如果没有严重失控情况发生,教练基本如同不存在,即便搭讪也不管用......
第一轮结束后,几位随同编辑纷纷抱怨如何严重失误,但结果还算令人意外,圈速最快的许云鹤老师与程丛夫单圈差距只有2秒,去除人为计时的零星误差,这差距已经足够振奋了。当然,几位编辑成绩是普遍提升的,记得笔者在金港与程丛夫的差距是10秒,到了里程长出不少的上赛,依然是10秒。
可以肯定的是程丛夫并未尽全力,在确保安全前提下用了80%实力?这一点还是日后跟程本人求证吧。不过成绩最好的编辑许云鹤老师真是磨刀霍霍认真对待,不仅提前分析对手跑法,更是用罗斯伯格在F1上海站时排位赛飞驰圈作参考,这是爱车的表现,但广大车迷驾驶时,可别因热爱盲目超越自身极限!
其实挑战之前,几位编辑还凑在一起意淫如果程丛夫开的是Q7、老款A6L 2.4 CVT结果会如何如何,但无论再怎样假设,职业与业余间不可逾越的鸿沟就在那里。或许单圈计时差距不明显,但一场几十圈的完整比赛便会高下立判,这是对体力的考验,而且程丛夫曾在耐力赛中取得过荣誉......
总结:流程至此,2014年奥迪驾控汇已基本落幕,参与其中的人不光驾驶技术得以提高,相信也对汽车运动本身也有了更深刻理解。什么是赛车?亡命徒们聚在一起不理智地踩油门?恐怕不止如此。笔者深知职业赛车竞技关乎团队协作、勤奋、坚韧等等,也许0.1秒圈速提升的代价是大把钞票与精力,但参与奥迪驾控汇后,方才切身体会到这0.1秒的改变会为内心世界带来多少压抑不住的狂喜!
|
E电园纯电皮卡是啥妖孽
E电园试北汽纯电EU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