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上半年,中国汽车市场形势日益衰弱,五月、六月甚至出现负增长。这种罕见的市场下滑造成的一个严重结果是,大部分汽车厂企业都无法完成年初制定的半年销量目标。
涉及到的汽车企业,不仅仅包括那些一般的汽车企业,曾经一直是中国汽车市场主流的汽车企业,也普遍遭遇销量尴尬,也因此,越来越多的汽车企业开始调低自己的市场目标,以适应目前的市场节奏。
也许,许多人都认为,汽车企业完不成销量目标并不值得大惊小怪,汽车企业自己可以把目标调低就可以了。然而,问题远远要比想象的严峻的多,因为每一个汽车企业的销量目标的背后,是一连串的汽车产业链条的震颤。
裁员或成必然
一般来说,汽车企业遭遇到市场销量不景气的时候,最先动用的手段就是降价。
2015年上海车展前后,许多主流汽车企业开始推出大量的促销措施,已经说明这些汽车企业先知先觉之后的救市行动。
显然,降价在这次的市场危机中并没有起到实质性的力挽狂澜的效果,减产措施于是就成为第二种选择。福特、宝马都先后开始推出减产措施,另外一些汽车企业也较早实施高温假期,这都是在降价措施失灵之后,期望通过降低生产节奏以适应市场需求下降的局面。
不过,市场的严重程度已经不是降价、减产所独立应付,裁员就成为必然。
裁员一般并不是从一般员工开始。一些汽车企业的高管因此成为市场销量下滑的替罪羊而被迫离职。随后,处于市场一线的员工,将随着汽车市场的继续下滑而被波及。
裁员是任何一个企业都不愿意做的事情,却是汽车企业应对危机最后的杀手锏。裁员不仅仅能够降低成本,而且也可以适应生产下滑而带来的人员闲置。
裁员不仅仅是生产企业所需要面对的问题。下游环节的经销商在必要的阶段,也必然要裁撤员工的数量。
更加严重的是,大量的配套汽车企业,将因为生产企业的需求减少,而减产、停产,从而使得裁员大规模发生。
裁员的发生虽然能够使得单个汽车企业的压力减小,但是却使得社会压力增加,并减少整个社会的消费收入,最终带来市场支出的减少。
伤害国民经济
目前,中国经济增长正在成为国家努力保证的目标之一,而汽车产业则是目前最为活跃的支柱产业。
2004-2008年,中国汽车工业总产值以平均每年23.25%的速度增长。2004年汽车工业总产值突破5千亿元;2006年超过7千亿元;2007年突破万亿元大关,2010年汽车工业总产值达到4万亿元,增长幅度40%多。目前虽然是微增长,但是以产销量粗略计算的话,总体规模不容小觑。
而且,汽车产业链条相当长,从上游配套到原材料工业、设备制造、公路建设业,从售后服务,到能源工业、交通服务业。
据相关研究资料分析,上游产业与汽车工业及下游产业的效益比例大约为7:1:10。
同时,汽车产业不仅仅是技术密集度高的行业,同时也是劳动密集度高的行业。2007年,汽车产业自身的200万名制造业职工的就业,拉动了将近1800万名相关产业的职工就业,占全国总就业人数的1/6。2009年,中国汽车行业直接就业人数为265万人,直接带动相关产业就业人数超过3000万人,占全国城镇就业人数的11%。
因此,汽车企业销量目标没有达标,如果时间持续过长,伤害到的不仅仅是汽车企业本身,汽车整个产业,以及国民经济都将受到波及。
而且可以预见的是,当前中国汽车市场的严峻形势,不可能短期内有所改善。最起码金九银十之前的这几个月,仍然会维持当前的困难局面。
切勿救市
既然汽车产业本身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地位,那么是否中国政府就应该像2009年那样出现新的救市政策呢?
2008年,中国汽车市场受到世界金融危机的影响,出现增长乏力的危险。因此,中国出台了《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2009年版本的政府刺激行动。
虽然因此中国汽车市场重新恢复了高速增长,但是却引发了汽车产业发展的时间错乱,透支了未来市场的消费,并使得优胜劣汰的市场法则失效,落后得得以保护,优秀的却不能利用危机来扩大自己的优势。
因此,此次中国汽车市场危机,应该是中国汽车产业深度调整最大的一次,这是市场力量影响汽车产业竞争格局、资源配置的必然阶段。
市场力量发展到极致,那么中国汽车市场就会因祸得福,中国汽车市场也才能在深幅调整之后,重新回到稳定发展的轨道。
后危机时代
面对危机,中国汽车市场首先会有一波兼并重组的高潮。
许多小品牌、小企业将因此而关闭,并寻求重组。这将大大降低汽车产业收购兼并的社会、经济成本,从而快速建立起全新的汽车产业竞争秩序。
同时,中国汽车市场的结构将得到重构,厂商之间不平等的关系将在危机中受到冲击而瓦解,电商将成为市场经销渠道中必然的一环。
汽车市场的业务重心也将发生根本转变,售后市场将建立起自己的统治地位。
新能源汽车产业与智能化汽车的步伐将因此而加快,并迅速蜕变为现实的生产力。
一个全新的汽车时代将在危机之后,快速建立起来。这个时代,将更有效率,更符合消费者的需要,更加符合汽车社会发展的未来。(首发凤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