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说明
搜狐汽车 > 车文化 > 文化人物

李书福是如何成功的?——吉利艰难“上位”路

汽车有文化 阅读(0) 评论()

汽车有文化徐盼|文 微信号:Autocul

  鲁迅先生曾称赞“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是很令人佩服的,不是勇士谁敢去吃它呢?”螃蟹形状可怕、丑陋凶横,第一个吃螃蟹的人确实需要勇气。而中国第一个民营造车企业——吉利汽车的创始人李书福就是这样一个执着、勇敢的人,在中国民营造车企业的发展史中,李书福就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作为中国第一个民营造车企业,吉利创造了中国汽车工业史上的诸多第一:第一个民营造车企业、第一个开创了汽车的两万元时代、开发了中国第一款跑车、打赢第一个与丰田公司的汽车涉外知识产权案、开发出中国第一款自动变速箱、开创中国第一个民办教育体系、第一个收购外国品牌的民营汽车……2014年,李克强总理在浙江考察吉利控股集团时说,吉利汽车的发展史,就是中国经济不断升级的缩影。

  看起来,吉利风光无比。然而,吉利却有着一段“不堪回首”的辛酸往事,可以说,吉利是在一片“反对声”和“嘲笑声”中慢慢成长起来的,如果不是性格偏执的李书福不顾一切、执着于自己的造车梦,可能就没有今天的吉利

  李书福在创业之初只是一个高中生,但他却有着敏锐的市场嗅觉。在进军造车行业之前,李书福已经涉足过多个行业。开照相馆为他带来了人生的第一桶金,而他在冰箱制造、装潢建材等行业中摸爬滚打的经验成就了他后来造车的资本。

  1993年,有了一定积蓄的李书福有了造汽车的念头,这一念头源于他的第一台中华牌汽车。此外,还有一个缘由就是当时李书福进入建材市场的套路已经被多家企业模仿并投产,市场在不断缩小,而造汽车工程庞大,一般人学不来,而且李书福觉得铝镁曲板的产业太小,他想做更大的产业。但是,在询问了政府相关部门之后,他得到的回复是没有可能。李书福不得不先转战摩托车行业,但他并未放弃造汽车的想法。在他看来,当时的汽车产品价格太高了,还有很大的机会,唯一的问题就是如何让政府支持。他坚信政策总有一天会放开,而在这之前他正好可以利用时间研究汽车技术和建设造车基地。而他遇到的第一个“拦路虎”就是工厂用地审批难题。

  在对奔驰宝马丰田红旗夏利等中外汽车技术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后,李书福初步掌握了造车的技术,并准备开始实战,建造造车基地就成了当务之急。然而,吉利集团作为一个民营企业,根本就不可能获得政府的支持。当时,国家对汽车的管理特别严格,不允许民间造车,那是国有企业的专利。除了军工企业之外,只有“三大三小”轿车生产布局,即一汽、二汽和上汽3个轿车生产基地(三大)和北京天津广州3个轿车生产点(三小)。执着的李书福并没有放弃,而是来了一招“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以扩大摩托车生产规模为由向政府申请地皮。

  1996年,李书福向临海市申请地皮,理由是要扩大摩托车造车规模。当时李书福家族的摩托车产业已达到每年几十万辆的规模,扩大规模合情合理。但由于申请地皮面积过大,在规划审核时,李书福还是遭到了质疑,“厂房怎么这么大?”然而,机灵的李书福答道:“我们要造的是世界上最豪华的摩托车。”就这样,李书福以每亩500元的价格拿到了城东开发区800亩沼泽地的使用权。当时在这片沼泽地上,没有电、没有水、没有通信、没有饭店、没有商店,除了开发区建造的两栋楼外,什么都没有。但是,它毕竟让吉利有了建造工厂的场地。

  有了造车基地,还必须拿到汽车生产许可证,否则,没有生产权,即使建立了厂房,也逃不掉被政府没收的命运。因此,拿到生产权成为了吉利汽车要解决的又一难题。

  1997年,李书福打听到四川德阳监狱监狱长也是德阳监狱汽车厂的厂长,当时这家工厂已经停产了,但保留有汽车生产目录,只能生产“6”字头的轻型客车和两厢轿车。根据目录公告,“6”字头的是客车、“7”字头的是轿车。于是,李书福找到这家工厂,投了2400万,拿到70%的股份,与德阳监狱合资成立了“四川吉利波音汽车有限公司”,后改为吉利汽车制造有限公司。然而,工厂设在监狱,进出不便,加之机构臃肿、事事请示,办事效率太低,李书福想全部收购这家工厂,按照自己的想法经营工厂,但遭到了监狱长的反对。不久,监狱长过世,李书福立即用合理的价格得到了剩下的30%股份。就这样,1997年3月,吉利控股集团在临海开始筹建汽车制造厂,首期于1997年完工。

  有了技术,有了场地,又拿到了生产权,李书福终于可以制造自己的吉利汽车了。1998年8月8日,第一台真正量产的吉利汽车诞生,它就是吉利豪情。

  作为一个尚未被政府认可的“新人”,为了挤进汽车市场,吉利汽车在上市之初大打价格战,将豪情价格降到了2.99万元,也将当时的汽车价格拉下了神坛。这一举动使李书福遭到了业界的谩骂,但却得到了消费者的好评。

  然而,俗话说“一分价钱一分货”。吉利汽车价格低廉,但质量却一直不过关,上市不久就遭到用户的“吐槽”,有不少人曾拿吉利开涮。当时,临海街头流行一个顺口溜:“吉利车上坡要推,落雨要打伞”。因此,提升汽车的质量成了当务之急。李书福认为提高汽车质量就要加强人才建设,吉利自此开始大批招聘大学生。然而,这些大学生却大都不愿意从基层干起,几乎没有人最终能够真正留下来。如何招揽人才又成为摆在吉利面前的一道难题。

  为此,李书福决定自己动手,丰衣足食——自己办大学。1988年,他创建了一所民办高校——浙江经济管理专修学院。1999年11月,吉利大学的协议正式签订。自此,李书福在造车的同时也为吉利集团建立了一套国内最庞大且完善的民办教育体系。也因此,李书福获得了一个让他十分得意的头衔——中国民办教育协会副会长。有了人才的支撑,吉利汽车质量逐步得到改善,李书福又开始着手扩大生产规模,扭转市场局面。

  1999年,曾经在台州担任过市委书记的黄兴国出任宁波市委书记,这一人事变动为李书福提供了走出台州进入宁波的机会。当时,宁波北仑正好有一家日资企业,李书福从日本人手里买下了这个企业空置的300亩地,建立起吉利集团宁波生产基地。在这里,吉利第二款车型——美日问世了。实际上,由于价格战,吉利豪情只是让吉利挤进了汽车市场,而美日才是真正让吉利开始盈利的车型。

  进入2000年,李书福觉得该让世界知道吉利这个品牌了。为了把吉利品牌推向世界,李书福曾到处发表演说,但走到哪里却都会被奚落。然而,不管名声好坏,李书福真正让世界知道了这个品牌。

  2000年1月6日,李书福开始第一次大规模的媒体秀——举办吉利全国销售商会议暨摩托车、汽车新品展示会。当天,1300多人从全国各地赶到了广州。这次活动之后,很多人记住了吉利。历经坎坷与考验的李书福和吉利终于在新千年迎来了希望的曙光,2001年对于吉利来说可谓是名利双收的一年。

  李书福被《中国企业家》杂志评为最执着的人物,当选理由是“不管外界如何评论,也不管受到怎样的挫折,顽强地做着自己的造车梦”,“汽车疯子”的称号由此而来。除此之外,这一年吉利的销售局面开始打开,实现了盈亏持平。

  最值得一提的是,2001年11月9日,国家经贸委发布了第六批中国汽车生产企业产品《公告》,吉利JL6360榜上有名。国家经贸委的公告,明确了吉利作为国家汽车定点生产基地的地位,吉利终于得以“转正”,成功“上位”。

  2001年12月26日,国家经贸委又发布了第七批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吉利集团生产的轻型客车HQ6360、MR6370和三厢式轿车MR7130又名列其中,使吉利实现了从生产两厢轻型客车到生产三厢轿车的跨越。

  有了“正式户口”的吉利趁热打铁,推出了吉利优利欧,三厢的整车造型,不仅打破了吉利只有两厢车的单一局面,还打破了吉利之前“模仿路线”的尴尬。随后,震惊国内外的“中国第一跑”——吉利美人豹也诞生了,并于2003年9月落户中国国家博物馆。这款车型由意大利设计公司操刀,整个车型极富动感。只是在动力上,吉利美人豹离真正的跑车还相差太远,但12.99—14.88万元的售价却颠覆了大家对“跑车”动辄百万价格的传统概念。

  自此,吉利“老三样”——豪情、美日优利欧诞生。凭借着 “老三样”,吉利汽车于2005年首次入围全国汽车销量十强,位列第八名。

  有了一定基础的吉利开始进行战略转型,着重于自主技术的研发。2007年吉利宁波与80家经销商联合发布了《宁波宣言》,做出战略转型的决定,吉利开始从单纯的成本领先向技术先进、品质可靠、服务满意全面发展。为了实现转型,李书福不惜付出8亿元的代价,将原来的“老三样”——豪情、美日优利欧的生产线全部淘汰,新建了“新三样”——远景、金刚、自由舰的生产线。

  为了增强自身的技术研发能力,吉利还于2009年3月以4740万澳元收购了澳大利亚的自动变速器公司DSI,这一收购使得吉利在核心零部件上的竞争力有了更大的话语权。而2010年,另一桩并购案——吉利收购沃尔沃可谓震惊了世人,上演了“农村青年迎娶欧洲公主”的惊世之举。

  2010年年底,吉利集团宣布,吉利自2007年开始的战略转型基本已经完成了第一阶段。这四年中,吉利成功建设了全球鹰(2008年推出)、帝豪(2009年推出)、英伦(2010年推出)三大品牌,并计划在2015年把自己打造成“最具竞争力的品牌”。

  虽然,目前来看,吉利的这一计划似乎还没有实现。但是,从最初的质疑、嘲笑、不被认可到后来的成功“转正”并逐步走向国内外,让我们看到了吉利的“耐力”和“毅力”。

  作为中国第一个民营造车企业,吉利“上位”的道路布满荆棘,而也正是这一路“过五关斩六将”的经历,造就了今天的吉利。未来的吉利将会怎样?它将在何时实现自己成为“最具品牌竞争力”的夙愿,还是一个未知。但是,我相信每一个国人都将希望吉利能够越走越远,希望自主品牌真正强大起来。

  汽车有文化微信号Autocul(复制可关注)

  多位资深媒体人、评论员创办;获搜狐旅游汽车联盟2014年度贡献自媒体;出版有汽车文化之旅图书:《别处,是归客》。

auto.sohu.com true 搜狐媒体平台 http://auto.sohu.com/20150813/n418809922.shtml report 15492 汽车有文化徐盼|文微信号:Autocul鲁迅先生曾称赞“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是很令人佩服的,不是勇士谁敢去吃它呢?”螃蟹形状可怕、丑陋凶横,第一个吃螃蟹的人确实需要

相关内容阅读

Power By RecSys

经销商名片

查看完整地图
车图社

车图社

汽车最新实拍图片、官方图片。

娱车有关

娱车有关

与车有关?娱车有关!从汽车科技聊到文化。

汽车咖啡馆

汽车咖啡馆

汽车产业深度报道,权威信息解读。

凹凸榜

凹凸榜

用数据告诉你传播、品牌背后的真相,提供独立、专业的价值标准。

中国交通频道

中国交通频道

广泛的综合性交通多媒体发布平台。

极车制造

极车制造

解读前沿汽车科技,剖析精密造车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