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说明
搜狐汽车 > 用车宝典

小心被忽悠!一到国内就减配,这些猫腻你能忍吗?

有车说 阅读(0) 评论()

  在合资车国产后,争论得最不眠不休的话题莫过于减配了。

  正方观点是:为了削减成本,制造更大的利润空间给消费者,何乐而不为?

  反方观点则是:国产后,造成国内国外双重标准,是对中国消费者的不负责。你该当何罪?在这里平心而论的说一句,任何以降低车辆成本为目的的减配,都是耍流氓!

  

  关于减配这件事,我们客观理性看待,毕竟中国国情有别于国外。中国消费者大多数追求的是真皮沙发、全景天窗和中控大屏等看得见摸得着的门面配置,似乎很少人关心涉及自身安全问题的安全配置,在这些地方企业减配就是原则性的问题。

  车身材料的减配

  防撞梁

  防撞梁是用来减轻车辆收到碰撞时吸收碰撞能量的一种装置。在高速碰撞时,防撞梁能够吸能,以起到保护乘客安全的目的。事实上并不是所有的车型都有防撞钢梁,是因为厂家在车身设计时,已经考虑到了整体的安全构造强化了车架。

  

  但是,部分车型如果国外版本都有防撞梁,而国内版本没有或者是厚度缩水了,就明显是区别对待了。

  

  (某车型国外版本的防撞梁)

  

  (某车型国内版本的防撞梁)

  究其原因主要是以下两点,一、合资车以减配手段,削减成本,用低价格打压国产品牌抢食市场。二、欧、美法规比国内严格,严酷的碰撞标准有助于促使厂商重视防撞钢梁的应用和效果。反观中国,由于C-NCAP的标准不高,即使削薄了防撞梁甚至拿掉防撞梁,也能取得不错的成绩。使得合资车国产钻了法规的空子。

  

  车身材质的替换

  最近处于风口浪尖的奔驰E,国产后铝制车身变成了钢制车身的事件引起了网友热烈的讨论。由于铝合金材料具有重量轻,强度高但是造价贵的特点,所以一般是在豪华车甚至跑车才会使用到的材料。

  

  被替换后的钢制车身,无疑是减少了造车成本,至于使用钢制车身是为了降低了维修时的成本,这个说法,我们不加以细究。毕竟,买得起豪华品牌的消费群体,中国消费者就差那点修车钱?生命无价,在中国市场投放产品使用双重标准,就是厂商的不厚道了。

  配置的减配ESP车身稳定系统

  自ABS(制动防抱死系统)的发明普及以来,其在车辆安全性的重要作用有目共睹,国家也将ABS列为了强制要求安装的配置。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在ABS的基础上拓展了ESP(电子稳定系统)的发明,在车辆转弯时,传感器通过ECU控制前后、左右车轮的驱动力和制动力,确保车辆行驶的稳定性。

  而在中国,法规《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对安全配置没有作出明确的要求,这一个法律空子成为了合资车最大的减配空间。使得大多数欧美国家都强制要求安装的ESP,到了国内变成了加钱升配才能获得的“奢侈品”。

  

  安全气囊

  安全气囊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谁也不希望能使用它,但是真正到了关键时候,这是一张最后的救命符。

  

  可惜的是,合资车国产后连最后一根救命稻草都遭到了阉割。例如国外版的车型标配4气囊和4气帘,而在中国却被阉割成了基本型的2气囊。同样我们需要花更多的钱,才能获得更多的保命气囊!

  

  从法律法规来看,国家缺乏对安全配置的强制性要求,给跨国车企提供了减配的空间。从消费者观念来看,我们买车不应该盲目的表面的豪华感,而忽略了这些在关键时候能够保命的配置。从车企的角度来看,对中国市场采用双重标准,就是在耍流氓!

  传承百年的同仁堂门口对联一直贴着“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不敢减物力。”这种自律,负责的态度都是我们所应该学习的!

  有车说车,没车教你说车!最真实汽车导购;最全车型评测;最新鲜车市新闻;最省钱的用车养车诀窍;最好玩的有车生活;新车二手车最深解说尽在“有车说”微信公众账号(youcheshuo),有车路上好伴侣

auto.sohu.com true 搜狐媒体平台 http://auto.sohu.com/20160901/n467112353.shtml report 5518 在合资车国产后,争论得最不眠不休的话题莫过于减配了。正方观点是:为了削减成本,制造更大的利润空间给消费者,何乐而不为?反方观点则是:国产后,造成国内国外双重标准
车图社

车图社

汽车最新实拍图片、官方图片。

娱车有关

娱车有关

与车有关?娱车有关!从汽车科技聊到文化。

汽车咖啡馆

汽车咖啡馆

汽车产业深度报道,权威信息解读。

凹凸榜

凹凸榜

用数据告诉你传播、品牌背后的真相,提供独立、专业的价值标准。

中国交通频道

中国交通频道

广泛的综合性交通多媒体发布平台。

极车制造

极车制造

解读前沿汽车科技,剖析精密造车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