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人知道,现在的东风集团是从第二汽车制造厂发展演变过来的,而且,“二汽”的建成要远远晚于“一汽”。然而,事实上,建设第二汽车制造厂的决策几乎与建设“一汽”的决策同时作出。
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二汽”迟迟未能建成呢?是当时特定的历史环境和条件。对于“二汽”建设过程中“三上三下”的曲折经历,许多当时的建设者们记忆犹新。其中包括曾经担任过第二次带队考察建厂地址任务的方 吉力。
1958年6月,中央拟议在湖南建设第二汽车制造厂,当时负责汽车工业的一机部汽车局曾派员到长沙、常德等地选厂址。1959年9月一汽编制出二汽建设要点,提出建设规模为年产5吨载货汽车7.9万辆。后因国家出现经济困难及中苏关系恶化而告暂停。此为一上一下。
1960年和1962年,又两次提出建设“二汽”并派员选址,均因国民经济调整无果而终,此为两上两下。
1963年以后,随着国民经济逐步好转,汽车供不应求的矛盾日益突出,更因对国际形势紧张的严峻估计,根据中央“调整一线,建设二线”的总体部署,“二汽”建设已如箭在弦上,不得不发。1965年12月21日,中汽公司决定成立二汽筹备处,饶斌、齐抗、李子政、张庆樟、陈祖涛5人组成领导小组。随后,二汽筹建工作在工厂建设和产品开发两条战线上全面展开。
二汽选址围绕国家计划建设的川汉铁路线进行。1964年冬,原一机部基建局组织人员从湖南的沅江经吉首到四川的秀山一路踏勘。随后饶斌又带队到湖南重点踏勘了湘西地区。1965年7月,齐抗带队三下湖南,详细调查了沅陵、泸溪、辰溪三县,写出选址报告。11月,一机部段君毅部长得知中央决定将原计划经湖南的川汉线改在湖北境内建襄渝线的消息,提议把二汽厂址改选至鄂西北武当山一带,并向正在四川考察的总书记邓小平汇报。邓小平认为,厂址随着铁路线变动,理所当然。此议随后得到中央认可。
1965年11月至12月下旬,二汽选址人员深入谷城、房县、均县、郧县等地区,搜集大量资料。1966年1月10日,饶斌、齐抗亲临现场考察,初步确定厂址在武当山下郧县十堰镇一带。工厂设计人员根据这个地区80多条山沟的地形条件,提出将工厂布置在堵河以东、以西和跨堵河两岸,即所谓“东、西、中”三个方案。后将厂址方案向中南局书记王任重和湖北省委汇报。王任重等领导赞成把二汽建在鄂西北地区,并指出,具体地段由国家根据一机部意见审定。
1966年5月10日,国家建委在北京召开内地厂址平衡会议,确认二汽厂址位于武当山北麓湖北省郧县十堰镇一带。同时认定,二汽建设规模为年产汽车10万辆,远景发展到20万辆。
二汽厂址确定之后,在考虑厂区布置时,对理解三线建设“靠山、分散、隐蔽”方针有过很大的争论。大多数来自生产和设计工作岗位的工人、技术人员、领导干部坚持从实际出发,抵制了片面理解三线建设方针的意见。
值得一提的是,以饶斌为首的建厂领导小组在建设“二汽”过程中,吸取前苏联斯大林汽车厂援建一汽的经验,明确提出用“包建”的方法建设二汽。所谓“包建”是指由汽车行业内已有的主机或零部件厂对二汽新建厂实行“四包”,即对口承包新建厂的工厂设计、生产准备、支援和培训人员,直到调试投产,在当时中国汽车工业基础比较薄弱的情况下,包建二汽这样的大型工厂在国内尚属首次。
1965年8月,饶斌、孟少农等在上海进行“四新”调研,对南汇传动轴厂自力更生制造设备扩大生产的做法深受启发,萌发了小厂包建大厂的思路,并决定先在这个领导班子较强、具有自己武装自己经验的上海南汇传动轴厂试点并取得经验。
试点工作于1965年11月开始。南汇传动轴厂成立了包建机构——220办公室。从长春汽车研究所和长春汽车工厂设计处抽调19名技术人员,从武汉汽车配件厂借调30名青年工人,参加南汇厂包建试点。在产品设计人员的配合下,对传动轴的生产工艺、工艺装备、专用和非标设备的选用、设计、制造等一系列问题进行探索和试验。
经过两个多月的试点后认为,老厂可以包建新厂,小厂可以包建大厂,几个厂可以联合包建一个大厂。包建中实行设计单位、制造单位、使用单位相结合;新建厂、包建厂、设计单位相结合;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安装单位相结合;工人、技术人员、领导干部相结合。
1975年6月,经过近6年的艰苦奋斗,第一个基本车型EQ240两吨越野车的生产能力基本形成,后又经过3年努力,1978年7月建成了东风5吨民用载货车的生产能力,至此,二汽建设初具规模。从1969年大规模建设至今,“二汽”又经历了3次创业,1985年底国家对其全面验收,确认其正式建成10万辆汽车生产能力。而直到二汽最后验收,企业已经在边建设边生产的过程中,向国家经济建设和国防需要提供了几十万辆汽车。1986年到1992年,二汽又建成了年产1.5万辆重型载货车生产能力,并将中型车能力扩大到17万辆,1993年至今,重点开展轻轿两个15万辆能力建设并付诸实现。这是后话。
总之,二汽的建设虽然历经艰难曲折,但它的建成,却为中国汽车工业添加了一道重笔浓墨,壮大了我国汽车工业的整体实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