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拉克战争中的变数正在凸显出来,其中一个最大的变数莫过于战争的进度。随着战争的推进,萨达姆的生死成了一个悬念。如此看来,美英这场未经联合国授权的战争,究竟将以何种结果和何时收场,实在难说。 原本是和平的世界,突然出现一场战争,必然会成为全世界人瞩目的焦点,也必然会波及到各个国家的政治、经济和日常生活。人们关注这场颇具争议的战争,无非是不希望它没完没了地打下去。因为,伊拉克丰富的石油资源,不仅是这个中东小国赖以生存的“国宝”,而且是整个世界石油市场上的一颗“准星”。否则,伊拉克人就不会在万般无奈的情况下想出烧油井以御敌的下策,美英联军也不可能使出吃奶的劲头去保护远离他们本土的属于伊拉克人的600多口油井。 美国的导弹刚往伊拉克的国土上一扔,全世界的石油价格就开始波动,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受其所累,不仅世界各大股市随之剧烈波动,各国的汽车市场也难以幸免。 这也难怪,在当今生活中,无论是天上飞的地上跑的还是水里游的,无一例外地都与石油结成了“儿女亲家”。譬如,单从汽车工业来说,依靠石油冶炼钢铁的厂家,面对石油价格的上涨,必然会在冶炼成本提高的前提下,抬高钢材市场的价格。钢材价格的上扬又不可避免地会影响到其他工业的原材料成本。汽车工业也是如此,假若一辆汽车的钢材成本原本是100元,供货商却因石油涨价而不得不把它抬高到200元时,汽车钢材的成本必然会“水涨船高”,汽车生产厂家们也只能在此基础上再向上加价,才能维持自身的生存。 产品成本的提高,势必影响商品价格的提高,这是一个普通常识,尤其是在战争前景尚不明朗的情况下,价格这种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因素更加不可忽视。在这种特殊的形势下,如果不问时事变迁,不顾长远利益,仅以一时的市场占有率而轻举妄动,甚至以降价亏本之举出击,最终必会大伤元气,留下无穷的后患。令人费解的是,这种逆时而动之举,偏偏就会发生,而且还发生在底气不足的一些中国汽车企业身上。个别企业就像某些追逐蝇头小利的摊贩一样,不惜血本地把车价下调到令人瞠目的地步。面对这种现象,人们难免要说:嘿,哥们儿,您吃了这顿,还管下顿么? 不错,中国的汽车工业近年来确实时来运转,呈现出日新月异的大发展局面,尤其是去年出现的全线飘红全面井喷现象,更令人喜不自禁。然而,凡事儿都有个度,物极必反。中国的汽车工业,说来说去也还没离开起步阶段,与世界上的那些汽车阔佬们更不可同日而语。对于一个如此脆弱而又需要不断补充营养的行业来说,怎能于石油价格的涨落面前只顾瞻前而不顾后呢? 凡事儿都有个理儿管着。经营一家企业与一个小家过日子的道理大同小异。驾车人尚知道油价上涨后减少驾车里程和出行次数,对于一个汽车生产企业来说,就更不能等闲视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