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个月,第一款中国产米其林品牌轮胎将从上海工厂销往全国,我们将争取更多的客户。”2月12日,米其林中国投资公司董事长祖杰从密如蜘网的公务中抽身,双眼通红。 福特汽车及其在中国的合资公司,就是米其林的“客户争夺战”重要一役。 这一役,卷入了全球三大轮胎巨头:法国米其林(Michelin)、日本普林斯通(BridgeStone)以及美国固特异(Goodyear)。 福特争夺战 在上个月新下线的轿车福特嘉年华中,已出现米其林轮胎。这佐证了“米其林利用上海研发中心的优势,为长安福特新车提供轮胎”的消息。 去年9月,福特汽车宣布今年在中国采购汽车零部件价值将超过10亿美元。 公司总裁兼首席营运官谢尼克说,扩大中国零部件采购将提高福特汽车在中国大陆市场的认可度,同时也可为福特公司节省成本,保持福特在全球范围内的竞争力。 福特汽车中国有限公司为此设置了采购部门以及庞大的采购团队,以便实现福特汽车在中国的采购目标。福特汽车中国有限公司有关高层介绍,现阶段,福特汽车已将中国列为主要采购国家,未来零部件采购金额将高达60亿美元,占福特全球采购金额的7%至10%。这将使中国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福特汽车全球采购第二大国家。 他介绍说,在10亿美元中国采购消息宣布后,已有100多家零配件公司与福特公司进行接洽。其中,国际轮胎业几大巨头米其林、普林斯通以及固特异轮番上阵,争夺这一块“蛋糕”。 自从普林斯通旗下凡士通与福特闹了别扭之后,双方的合作暂时停止,不过,对于福特的业务普林斯通并没有完全撒手,在全球范围内一直与福特密切接触。 与此同时,另外两大巨头米其林以及固特异更是在争夺福特的订单方面煞费苦心,双方不谋而合地从福特在中国的合资企业长安福特入手。 由于全球轮胎采购以及运输的费用非常巨大,整车厂选用本地生产轮胎可以大大减少成本,长安福特的必然选择使得三大轮胎巨头在中国的目标清晰异常。 米其林的祖杰表示,自从与凡士通分手后,福特一直在寻找“更为安全”的轮胎公司来替代,米其林完全有能力填补这个市场需求。 不过,米其林并未成为长安福特的惟一选择。对于长安福特来说,仅仅依靠一个厂家的轮胎,不仅不能使得质量得到最佳保障,而且,中国轿车产量增长迅速,因轮胎供应不足或其他供应原因而影响轿车的整体销售,这也是他们必须考虑的问题。 正因为如此,另一个竞争对手固特异也成功地从长安福特拿到订单,在长安福特新下线的嘉年华轿车上,同样配套安装有固特异的轮胎。 有专家指出,福特加大在中国的采购力度显示其对长安福特的前景看好,随着福特零配件业务采购范围在华的进一步扩大,轮胎巨头们的争夺必将更加激烈。 三巨头中国拓疆 在中国,米其林的业务收益2/3来自为整车配套,1/3来自于零售店的销售,祖杰介绍。除福特外,米其林的合作伙伴还包括德国大众、奥迪、通用、丰田、本田等公司,即将在中国生产的日产也是潜在客户。 相似的,固特异在中国建立了大连固特异轮胎公司。据该公司有关负责人介绍,他们也是一直针对各汽车厂的不同要求,专门为其设计原厂配套轮胎。到目前为止,一汽大众的捷达、奥迪和宝来、上海大众的桑塔纳和帕萨特、武汉神龙的各款富康和爱丽舍、沈阳金杯通用的开拓者、东风柳州的丰田面包以及金杯客车的中华轿车等车型都由固特异轮胎实现配套。 越来越激烈的肉搏战使得巨头们使出浑身解数。 米其林2003年的主要任务,除了推出新产品之外,就是要扩大产能。尽管去年米其林上海工厂共生产几百万条轮胎,并向北美出口200万条轮胎回力轮胎以及一种运动型轮胎,不过,祖杰就认为,生产能力的局限已经是制约他们快速发展的主要因素。 米其林对东北沈阳的合资工厂投资至今已经达到1.5亿美元,到今年年底,当地卡车轮胎的生产规模将会增长三倍。投资2亿美元的上海工厂,在2002年底底生产规模就达到了年初的2倍多,随着本地产米其林轮胎的成功问世,米其林希望在今年内把这个工厂建成目前国内最大的轮胎厂,年产能力预计在700万条左右,而在几年之内,这个工厂有望成为米其林全球最大规模的工厂。目前,米其林位于北美的一家最大的工厂年产量在1500万条。 固特异已经增资1.2亿美元对大连现有工厂进行扩建,二期工程已经启动,产能预计将从现在的年产200万条扩大到525万条。普利斯通在兼并锦湖天津合资厂后,对天津工厂的扩建也已经动工,年内预计增资10亿日元,使得这个工厂生产能力在2003年底达到每天14000条(预计年产能力也会超过500条),而普林斯通沈阳工厂的卡车轮胎也会扩能达到100万套,另外,普林斯通还准备在江苏无锡建立一个新的子午胎生产工厂。 亚洲的轮胎公司们同样不甘寂寞,据悉,韩国锦湖和韩泰已取得“二期”开工证,新加坡佳通收购开元(全钢)和重庆轮胎,台湾正新轮胎″二期″待批,杭州橡胶和横滨合资,住友在常熟独资建厂。 轮胎业风起云涌原因在于汽车市场的马年火爆。汽车“井喷”式的增长,直接拉动了轮胎业的快速增长。 目前,世界十大轮胎公司除大陆公司外,已经全部进入我国设厂,国内轮胎生产领域已成为群雄角逐之地。原国家定点的轮胎企业中,已有1/3以上的大型企业被外资合资或控股,随着国家政策的逐渐放开,发展趋势正由合资、合作变为兼并、独资办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