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车美女 新车报价 情色短信 | |||
首页- 邮件- 短信- 商城- 搜索- 新闻- 体育- 财经- IT- 娱乐圈- 女人- 生活- 健康- 汽车- 房产- 旅游- 教育- 出国- 求职- 游戏- 校友录 |
汽车首页 新闻 查询 试车场 车文化 香车美女 购车指南 报价 贷款 二手车 车主手册 SUV 俱乐部 约会 |
图片欣赏 |
香车美女 | |
品牌车廊 | |
车展酷图 | |
360°观车 | |
豪华加长 |
精彩专题 |
福特皮卡历史回顾 | |
3.15汽车维权专题 | |
“新老三样”大比拼 | |
2002国产新车瞭望台 | |
家轿新星派力奥 | |
夏利降价后的服务 | |
降税与汽车价格大战 | |
入世后车价怎么降 | |
价格放开车价狂降? | |
国产家轿大战北博会 | |
|
|
我来补充两句 |
丰田杀入中国 汽车工业体系挑战大众通用 |
作者:[ 陈映璇 ] 时间:[ 2002年10月14日10:59 ] 来源:[ 财经时报 ] |
不再满足于仅在中国的汽车工业边上湿湿脚,现在他们已经开始尝试杀入中国汽车工业体系。 纵深 过去的几个月是日本车商包括丰田、日产、本田等在北京频繁发布合资合作投资计划的繁忙时期,犹如在中国的汽车工业体系里激起了一股“日本旋风”。10月8日,中国国庆刚过,日本第一大车商丰田又正式推出了它在中国制造的第一款新车“威驰”,拉开了“丰田中国造”的序幕;而紧接着的次日(10月9日),一期工程投资额3亿美元的丰田皇冠3.0制造工厂的奠基仪式又秘密在中国天津举行。 尽管首期产量只有3万-5万,与大众、通用等目前在中国已经达到的十几万产能距离尚远,但是,长期以来坚持只卖车不卖技术不投资的日本车商们显然正在急速地调整过去对中国的战略。 “日本人已经不再满足于仅在中国的汽车工业边上偶尔湿湿脚,现在他们已经开始纵深挺进中国汽车工业体系。”中国汽车工业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贾新光说。 按照一汽、天汽与丰田三方的规划,天津汽车工业的发展目标是:从今年至2010年,将在此建立一座年产15万辆,排量为2.5-3.0升中高档轿车的生产基地;建立一座年产15万辆至20万辆微型、多功能车的生产基地;确保天津丰田NBC1至NBC5轿车达到年产15万辆的目标。这一蓝图如能实现,天津有望成为中国最大的轿车生产基地之一,丰田也有望据此实现占有中国汽车市场10%的战略目标。 “很显然,日本车商已经将中国作为它们继美国市场之后的下一个新的战略聚焦地。”亚汽资源分析师张豫表示,“对于这些主要的日本车商来说,先期的对中国市场的刺入战略已经完成,它们正在沿着扩张的战略挺进。” 关税正在逐步下调,中国政府对车辆销售体系的政策限制也即将放宽,这些随着中国加入WTO之后而来的变化,为日本车商在中国的纵深战略打开了绿灯。 尽管在轿车的中国制造经验以及与中国伙伴的合作经验方面,比起大众和通用来,丰田和日产还远远落后,但日本车商们却希望一进入就能领先。基于这样的竞争战略,丰田在它的第一辆中国造新车“威驰”上破例第一次安装了电子导航系统(GPS),虽然目前在中国只有北京、上海等4个城市有能力使用该系统,但是,丰田“威驰”的设计者们却坚信这将是该款新车区别于其他品牌同类产品的最好的“噱头”。 挑战 聪明的日商丰田将其首辆中国造新车“威驰”定位在了大众公司的两个成熟品牌波罗POLO和宝来BORA之间,以期搭上顺风车,分割这块由大众已经建立起来的成熟的最具消费潜力的购车群体。 “我们认为最有购车潜力的还是15万-20万元这个价格区间的消费群体,它是中国目前最大的汽车消费区间。”天津丰田汽车公司总经理长谷川俊在接受《财经时报》采访时表示。 但是,显然丰田已经错过了大众和通用汽车曾经在中国享受过的高利润回报的市场时期。与其他车商一样,刚刚进入中国市场的丰田和日产等公司不得不面对的是日益激烈的价格战,较小的销售量带来的成本压力以及刚刚进入还来不及建立自己的汽车金融信贷体系所带来的经营风险等。 因此,谨慎的丰田为了减少投资风险,将其“威驰”的市场营销高峰投入期理智地推迟到了2003年的春季,经过正式上市后半年的预热期,丰田才会重头推出其市场猛烈攻势,这与大众或通用惯用的一上市就用广告狂轰乱炸形成了鲜明对比。 尽管在美国市场上,1988年,当第一辆丰田轿车在美国肯塔基的车厂下线后,创造了61万辆的佳绩,以致美国车商纷纷恐惧丰田会很快在当地代替它们。但多数专家认为,在天津丰田的第一辆轿车“威驰”下线后,在中国这一幕将绝难再现。 但是,先来者如大众、通用也为日本车商带来了宝贵的经验。单在中国本土建设工厂的成本投入方面,分析人士认为,日本车商就已经拣了便宜。与通用等公司首次投资中国时十几亿美元(几十亿元人民币)的高昂投资相比,无论是丰田还是本田,在建设其第一个工厂时的投入少了1/4。 虽然丰田的首款车已经在中国上市了,但是,一年以前丰田中国总经理长谷川俊的一句话仍然回响在记者耳边:“毫无疑问,在中国,消费者对汽车的需求正在如日攀升,但是,我们真的不知道什么车型会卖得好。” 也许明年春季就有答案了。
|
我来补充两句 |
相关文章 | |
|
相关分类信息 | |
|
|
网站登记 - 我们的客户 - 搜狐招聘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保护隐私权 - 公司介绍
Copyright © 2003 Sohu.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证000008号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