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与再决策沙龙-搜狐汽车

(左起)李刚、张超、饶达、荣惠康

【编者按】2013年,中国汽车工业将迎来自己60岁生日。站在这个历史节点,当我们为中国汽车又一个里程碑举手相庆时,或许是进行彻底反思的时候了。
  60年前,中国汽车从长春孟家屯蹒跚起步,逐渐“滚”成2011年1850万辆的世界第一汽车消费大国;30年前,中国汽车敞开怀抱,将脚下这片黄土地变成跨国汽车巨头逐鹿的一个新战场;10年前,历经15载的风云谈判,中国汽车终于驶入WTO港湾……
  车轮的历史被一页页翻过。现在,我们需要回答的是:此过程中,我们究竟得到了什么?失去了什么?是否达到初衷?未来如何重新决策?[全文] 

            

后合资时代怎么走?

耿厂长后来意识到没有自主不行,这么多年一汽自主一直没丢。为什么引进马自达?一汽马自达的母体就是原来的一汽轿股,轿股原来就是搞红旗的。

一汽一直是两条腿走路,合资和自主。自主要加强。合资企业是一汽-大众和一汽丰田,前者扩张很厉害,扩到145万辆。现在要看合同到期后,下一步怎么走?下一个合同期把关非常重要,商务部必须把关,政策要适应下一个30年……【详细信息】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专家委员会委员荣惠康
一汽第四任厂长、中国汽车工业公司第一任总经理李刚
市场换技术语出何处?

中国汽车工业已经走过50多年历程,合资合作也快30年,30年的市场换技术,我们究意学到了什么?是否达到初衷?为什么一直到现在自主还没有强大起来?

搜狐汽车: 30年的市场换技术,我们究意学到了什么?是否达到初衷?

李刚: 我很想知道30年市场换技术这句话从何而来,我一直没找到。 [更多]


不要低估我们自己的技术力量

一是不要低估我们自己的技术力量;二是从企业到国家当时就应该有种概念:我要合资,合资的目的是引进、消化、吸收、创新,但就没有这根弦,一味的怕我们市场被人家冲击。

饶达: 李总提到的第一个问题,德国人刚来中国时,图纸、工差一点都不能改。上海大众有个产品工程部,他说你们就是为国产化服务,解释图纸,就干这些。真正合资企业的产品研发,其中一块是1997年上海通用合资,成立的泛亚设计公司,美国人比欧洲人更开明。正因为有这个先例,时任上海大众的总经理洪基民就派了两批,每批20个硕士生到德国培训两年,第一年派20人,第二年又派20人。此外,他还花十几亿建试车场,花十几亿建实验室。所以我认为,现在真正有点开发能力的,也就是上海。

你观察一下跟大众合作的上海和一汽,迈腾刚换完型,而上海就用老车型自己改。往下走,没车型,怎么办?就开发了朗逸。最高时月销量达到3万辆,德国人没想到,他一直认为,他给你引进和修改的产品,都得他认可。但朗逸做完后,他不认可,他说,你们自己认可,我不承担这个责任。结果卖到3万辆后,他又把认可权收回去了。

李刚: 那朗逸算什么?国内品牌,国外品牌,还是合资自主品牌?

饶达: 还是挂的VW标。 [更多]


  反思什么?
为何反思?

反思是基本,是基础。在反思基础上,才能有再决策,如果反思不充分,不到位,再决策无从谈起。反思的时间跨度应该有两个,一是30年的合资;一是10年的入世。

品牌只有三种:一是中国品牌,如奇瑞、长城、比亚迪、吉利等;二是外国品牌,只要挂了跨国公司LOGO就是外国品牌;三是合资品牌,即合资企业推出来的品牌,根本没有合资自主这个概念,这是个悖论,因为没有合资企业这个品牌就无从存在。【详细信息】

搜狐汽车评论员张超
全国乘用车联席会主席饶达
自主开发大家都有动作,但前景还是"X"

现在民营企业和一些新进入的国企都不错。六大老国企承诺对自主品牌投资上千亿元人民币,但能不能搞好,大家都在等着看。搞自主开发大家都动起来了,但最后前景还是“X”。

李刚: 90年代有次我参加一个座谈会,加拿大人赞助的,我当场就跟他们发生了争执。 一个学术性的座谈会。当时加拿大方的负责人说…… [更多]


中国汽车1990年代是一统就死,2000年后是一放就乱

中国的汽车在1990年代是一统就死,进汽车行业很难,你不管用什么形式,哪怕是进来后可以做自主的,也不支持。2000年后是一放就乱。中国汽车始终是在一种无序的状态下运行,没有一个纲领性东西,缺乏前瞻,又缺乏总结。

荣惠康: 什么事情都是由人来掌握,关键就是企业主要领导的思想,他执行什么政策。这是一个。第二,关键问题在政府把关。政府部门出什么思想,宣传什么思想,有什么指导,批准不批准,这几步非常关键。我讲讲一汽情况。一汽第六任厂长耿昭杰认识到了这个问题。 [更多]


合资自主是不是挂羊头卖狗肉?

我承认它不完全是。合资企业有了产品开发后,才算一个完整的企业,从这方面讲,它是一个进步。但我有个最大的担心,我怕它用这种办法来替代我们真正的自主开发。要是替代了,那就真正变成挂羊头卖狗肉样。

张超: 今天的讨论主题是反思与再决策,我的观点是什么?我不是说反思重于决策,但反思要先于决策,反思的重要性显然现在更大。我认为,反思的时间跨度应该有两个,一是30年的合资;一是10年的入世。 [更多]

李刚  一汽第四任厂长、中国汽车工业公司第一任总经理
李刚


  现在没人敢说他不搞自主了,但事实上他有很多顾虑。比如现在就靠合资企业吃饭的,搞自主后这个饭碗还能不能保证?这是其一。其二,可能会担心自己的实力行吗?将来搞这些产品能创新吗?其三,合资合同到期后,跟外方停止合作,这样做违不违背国际规则? [更多]

      荣惠康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专家委员会委员
      荣惠康


        那时候国家审批项目,没有经验,也没有自主意识。要是有这种意识,需要把几道关。第一道关,企业谈合同时,应该有自主的内容,我自己可以改,自己开发。第二道关,国家有关部门在审批合同时要把好关。合同里没写,所以才导致外国人说了算。 [更多]

          饶达  全国乘用车联席会秘书长
          饶达


            这里面最有意思的是东风风神。他利用了合资企业的资源。为什么能利用?东风当初签合同跟其他企业有所不同,主要表现在技术转让这块。技术转让不是转让给合资公司,而是转让给东风公司,这样他就能充分利用合资企业资源。[更多]

              张超  搜狐汽车评论员
              张超


                不知道你们听说过“一二上天兵”没有,1990年代是一汽、二汽、上汽、天汽和兵汽五家汽车企业,可是2000年后就全放开了。通过这十年发展看,外国汽车在中国的发展速度,远高于我们自己的民族品牌的发展速度,这种情况到底正常不正常?[更多]

                   制作团队信息                                    
                  沙龙策划:搜狐汽车产业中心分享到搜狐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