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搜狐汽车

注册
车商宝|手机版|APP应用|网站地图|回顾|滚动|收藏首页
首页 - 新闻 - 军事 - 体育 - NBA - 娱乐 - 视频 - 股票 - IT - 汽车 - 房产 - 家居 - 女人 - 母婴 - 教育 - 健康 - 旅游 - 文化 - BBS - 博客
汽车频道 > 反思与再决策沙龙

中国汽车产业战略系列研讨:反思与再决策

2012年01月30日16:54

  编者按

  2013年,中国汽车工业将迎来自己60岁生日。站在这个历史节点,当我们为中国汽车又一个里程碑举手相庆时,或许是进行彻底反思的时候了。

  60年前,中国汽车从长春孟家屯蹒跚起步,逐渐“滚”成2011年1850万辆的世界第一汽车消费大国;30年前,中国汽车敞开怀抱,将脚下这片黄土地变成跨国汽车巨头逐鹿的一个新战场;10年前,历经15载的风云谈判,中国汽车终于驶入WTO港湾……

  车轮的历史被一页页翻过。现在,我们需要回答的是:此过程中,我们究竟得到了什么?失去了什么?是否达到初衷?未来如何重新决策?

  2011年12月底,搜狐汽车邀请李刚、荣惠康、饶达、张超四位嘉宾,就上述话题展开研讨。

  1926年出生的李刚是福建福州人,1944年进入西南联大,1948年毕业于清华大学。曾任一汽技术副厂长及第四任厂长,原中国汽车工业公司第一任总经理、第二任董事长。

  1950年代初,李刚在莫斯科参加一汽的开工筹建工作。回国后,在一汽一干就是29年。曾参加解放牌发动机改进、红旗轿车和转子活塞等多种发动机的研制、开发工作。1960年代后,多次领导一汽工厂规划和实施年生产能力由3万辆增至8万辆的技术改造和工厂扩建工作。

  1978年他带队学习考察日本11个汽车公司,回来后在一汽全面推广丰田生产方式。1980年代初,他组织自主开发全新一汽换代载重车CA141,该项目获得技术进步奖,并完成换型改造方案。

  参与研讨的第二位嘉宾荣惠康是一汽原副总工程师,他1955年进入一汽,在一汽工作了46年,主要负责企业的发展规划、资金应用、项目改造和实施等工作。现任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专家委员会专家。

  我们邀请的第三位嘉宾是饶达。他有一位伟大的父亲——被喻为中国汽车之父的饶斌同志。作为国内汽车市场和汽车政策研究方面的资深专家,饶达现任全国乘用车联席会主席。他成长在一汽,1966年到北京汽车制造厂,1970年到二汽,1989年后到上海大众,其工作和生活都与汽车结下不解之缘。

  我们邀请的第四位嘉宾是张超。同样,他有一位非常有名气的岳父——孟少农同志。张超学的是无线电专业,但其绝大部分人生经历都与汽车有关。他最初在三九集团下的三九汽车事业部,后回北京接收华联汽车厂,然后转战青岛,成为南京菲亚特代理商,一度将其做到全国第一的位置。再后来,他被邀请加盟中兴汽车任副总经理。

  以下为研讨录音整理。

   

  第一幕:市场换技术语出何处?

  中国汽车工业已经走过50多年历程,合资合作也快30年,30年的市场换技术,我们究意学到了什么?是否达到初衷?为什么一直到现在自主还没有强大起来?

  

  ●市场换技术这句话从何而来?如果是媒体炒出来的,那第一个媒体是谁?我认为这是混淆概念,把技贸结合中的“市场换技术”安到合资企业的头上来了。

  ●从国家政策来说,也没有市场换技术这句话,从来没有这种提法。跟汽车市场有关的政策,我最少要念一遍,但从来没见过这种提法。所以他们说市场换技术这个政策是失败的,我说根本就没有这个政策。

  ●2000年时,我们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搞了个政策研究分会。做的第一个课题,是关于六字头轿车的问题,年底出了个报告集,第一篇文章就是关于六字头轿车的问题。这样处理了10多家企业的准生证问题。

   

  

  搜狐汽车:非常感谢大家在这么寒冷的冬天赶过来参加这个聚会。为什么有这个聚会?(2011年)10月我们组织了一次中国老汽车人聚会,李(刚)总和张(超)总参加了那次联谊活动。当时李总就中国自主品牌何去何从做了比较深入的发言,引起大家共鸣。但那次会议由于时间短,无法畅所欲言,所以才又组织了这次聚会。

  这次讨论的主题是“反思与再决策”。我们先来谈反思,迄今为止,中国汽车工业已经走过50多年历程,合资合作也快30年,30年的市场换技术,我们究意学到了什么?是否达到初衷?

  李刚:我很想知道30年市场换技术这句话从何而来,我一直没找到。上次资深媒体人李安定来看我,他说这句话没有明确出处,是媒体和经济学家炒出来的。

  荣惠康:实际上是媒体总结的,开始谁都没注意,无论是政策,还是文件,都没有这句话。在合资和技术引进谈判时也没有"市场换技术"这种指导思想和慨念,在一汽"奥迪技术引进"和"一汽大众合资企业"从1989年到1991年三年的整个读判、签约、上报审批程序中我都是当事人,当时我是一汽副总工程师兼规划处长,直接负责并领导这个项目,当时的确没有这个概念和指导思想。

  饶达:从来没有在正规的文件上看到过这句话。

  李刚:如果是媒体炒出来的,那第一个媒体是谁,咱们得找着这第一个人。说到反思,我的意见我写了文章,搜狐汽车在评论区也推过。我主要是批判了三个错误观点,我想知道大家对这三个观点的看法。

  第一个观点是“世界汽车工业发展定格论”,大意是说什么世界汽车跨国公司在1990年代已形成“6+X” 格局,在全球化时代,中国只能在已经形成的产业链中跟着他们走,不可能独立自主地建立自己的工业体系,当然也就不必搞什么自主品牌车了。

  第二个观点是“自主发展经验过时论”,大意说,日本和韩国自主发展汽车工业、创建自主品牌的经验已经不合时宜,不能学。

  第三个观点是“市场换技术论”,大意说合资后就能用我们的市场换取对方的技术。当然按此推论我们就不必搞自己的技术,自己的品牌了。

  实际上这是混淆概念,把技贸结合中的“市场换技术”安到合资企业的头上来了。1980年代中汽公司曾买过一批五十铃汽车,把摩托车的几套技术设计图纸和三菱驾驶室的设计图纸拿到手,所以一汽解放CA141后车型的平头驾驶室是我们给要来的。

  还有重庆庆陵、江铃的柴油机,也是日方提供的五十铃全套图纸。拿来后,我们先给北内,北内没搞好,人家却搞起来了。所以这个问题是对汽车工业合资的一种误解。这就造成什么情况?所谓技术,肯定能换来。你就没必要搞自主,搞开发,给人这样一种迷惑。

  但现在反过来又批评,说通过合资,你的技术还是没搞起来,这是无能。不管怎样,他都有理,而提倡搞自主开发的人却这么被动。我就是这三个观点。

  饶达:李总讲得很正确。我补充一点,当初包括吉林微型车厂也是签了多少辆。结果却把已经换型的淘汰车型,也就是老车型模具和图纸给了中国。像这样的事还不止这些。

  李刚:当时我们购买了很多车,对方也给我们一些技术。

  荣惠康:都是过时的技术。

  李刚:当然。那时候叫技贸结合,不是合资。我的重点就在这儿,不是说合资这件事情就是用市场换技术,我没这样说过。

  饶达:是叫技贸结合。如果你要引进他(外方)的最新技术,价钱高得狠,最后摸索来,摸索去,他把淘汰车型的模具,包括检具,图纸什么的全都给你。这就很便宜。

  比如说他是1975年换型,他1979年才给你,把图纸也给你,反正对他来说这都没用了,他多少也能把这些废铜烂铁换点钱回来。但对我们来说,以微型车为例,确实能解决问题,我们照葫芦画瓢,好多问题搞不清楚,一看图纸就明白了。这叫技贸结合,不叫以市场换技术。

  但合资企业从国家政策来说,也没有市场换技术这句话,从来没有这种提法。跟汽车市场有关的政策,我最少要念一遍,但从来没见过这种提法。所以他们说市场换技术这个政策是失败的,我说根本就没有这个政策。

  荣惠康:没有这种提法。我在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多年,我们内部也没有这种提法。

  李刚:我是批判这三个观点。要不要批判?这三点从哪里出来的?你们可以去做些调查。咱们合资快30年了,为什么一直到现在自主还没有强大起来?

  真正开始搞自主创新,是从2004年新一届政府开始。当时我和蒋一子联合写报告,大意是讲要自主创新,很多人签字,送给新政府班子,他们很快就批复了。

  但在此之前,我和陈祖涛也都曾写过报告。对陈祖涛的报告,批示说十分重要,这是汽车工业的决策问题,应该加以重视,加以调查研究。

  于是发改委就组织南北两路人去调查。南一路,北一路,调查回来的结果,跟我呈交的报告里最主要的主张是一致的。我的报告主要是讲,我们要开放自主,而不要开放依赖。

  奇怪的是,南北两路调查回来后,就石沉大海,没人管了,后来怎么发展的我就不清楚了。这大概是2001年、2002年时。

  饶达:是2001年。你的那个报告,现在原件找不到了,但我看过。2000年时,我们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搞了个政策研究分会。荣总当时是副秘书长。我们做的第一个课题,是关于六字头轿车的问题。当时吉利上不了轿车目录,他通过各种关系最后上了六字头客车目录。我们就做了个关于六字头轿车的调查,我好不容易让上海大众出了两万块钱,为自主品牌而让它出两万块钱,这是相当不容易。

  做完调查,2000年底我们出了个报告集,第一篇文章就是关于六字头轿车的问题,详细内容大概有80多页,我同时还搞了个简化版。据说六字头轿车开放最后是并给大集团,这样解决了一大批企业:一汽把海马吃了,上汽把奇瑞吃了,悦达起亚就给了东风。吉利给上了7字头目录。

  长安铃木原是没经中央批准的合资企业,现在也认账了。这样处理了10多家企业的准生证问题。这是2001年底,中央确定的。所以李总的报告是在2001年。

  李刚:这跟我写的报告有什么关系?

  饶达:基本上都是自主品牌。除了长安铃木外,长安铃木是违规,国家后来也认账了,之前长安铃木不能打任何广告。

  李刚:哦。这还有后续。我的报告何光远签的字。

  荣惠康:我补充一点我知道的。李总的报告比陈祖涛的报告晚了一个月。江泽民在他的报告做了批示,支持他搞开放,那时候还没有形成搞自主的思想。

  所以历史回顾有必要,现在就是要把问题找出来。

  

[1] [2] [3] [4] [5] [下一页]
(责任编辑:陈昊)
  • 分享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 您的姓名: 性别:
  • 手机号码:
  • 选择品牌:  
  • 所在省市:  
A6719|B7843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导航

SAA搜狐车会

汽车品牌

实用工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