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年一度的“3?15”即将到来之际,来自国家质检总局的数据显示,2015年全国共有76家汽车企业开展了226次汽车召回活动,涉及召回缺陷汽车554.85万辆,召回次数同期增长29%,数量同期增长17%,创历史新高。
虽然2015年缺陷汽车的召回频次和数量较之2014年有较大幅度的增加,但是平均每次召回的数量同比却有近9.5%的下降。换言之就是2015年中国汽车市场的参与者增加、推出的车型更多,集中度进一步趋于分散。
所谓汽车召回(Automobile Recall),就是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和程序,由汽车制造商对存在缺陷的汽车产品进行缺陷消除的过程,这中间又有主动召回和被动召回之分。
一、只关注召回数量,不去探寻背后的实质。
现在诸多媒体更乐于参与炒作所谓的召回数量,总拿中国汽车召回数量不及国外来说事,似乎如果我们的召回数量大了,就能成为汽车强国了。其实相关数据已经显示,2015年召回的汽车数量占当期汽车产销量的比例达22.56%,同比提升近2.4个百分点,应该说有了很大的进步,但是中国汽车大而不强的格局不会因为召回数量的提升就在短期内得到明显的改观。
二、个别车企利用召回制度漏洞做免费广告。
所谓平行进口汽车是指未经品牌厂商授权,而是由贸易/经销商从海外市场购买并引入中国市场进行销售的汽车,俗称“水货”汽车,比如市场上的“美规版车”、“中东版车”等。
四、消费者误以为召回是最好的售后服务。
由于汽车产品在召回时,往往不论该车是否会出现问题,只要涉及相关批次都会被通知去S店,且都是免费进行,因此往往导致消费者认为车企实施召回要比三包更好。这里就存在这认知上的误区。
因此对于汽车制造商和经销商而言,要本着“客户至上”的原则来生产汽车和销售汽车,而作为汽车消费者,则应该选择“大众化”的汽车产品和正规的汽车经销商家,只有这样才能在享受汽车驾驶乐趣的同时保障自己的切身利益。
(本文转自:fenghuangaut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