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车美女
新车报价
情色短信
首页- 邮件- 短信- 商城- 搜索- 新闻- 体育- 财经- IT- 娱乐圈- 女人- 生活- 健康- 汽车- 房产- 旅游- 教育- 出国- 求职- 游戏- 校友录
汽车首页 新闻 查询 试车场 车文化 香车美女 购车指南 报价 贷款 二手车 车主手册  SUV 俱乐部 约会
汽车查询
 分类查询
轿车 跑车 旅行车
概念车 客车 货车
媒体专区
中国汽车画报
广东卫视《车周刊》
汽车与驾驶维修
北京青年报
汽车之友
精品购物指南
车展速递
2003日内瓦车展
2003北美国际车展
2002汉城国际车展
2002东京国际车展
天津车展香车美女
2002北京国际车展
第23届曼谷汽车展
2001上海国际车展
2002日内瓦车展
台北车展香车美女
2001东京国际车展
2001悉尼国际车展
2001法兰克福车展
2001长春汽博会
图片欣赏
香车美女
品牌车廊
车展酷图
360°观车
豪华加长
精彩专题
一汽大众奥迪A4上市
“走向世界的奇瑞”
汽车保险费率放开
中国人设计的概念车
三月新车--菱帅
丰田设计师与张艺谋
中华2.4L手动档上市
宝马华晨正式签约
派力奥Speedgear
汽车俱乐部出游活动
红旗世纪星2.4上市
东南菱帅下线
放心汽车消费环境
帕杰罗速跑上市
分类广告
Sohu >> 汽车频道首页 >> 汽车新闻 >> 行业视点 我来补充两句
企业准入还是产品准入--再说防止盲目投资
作者:[ 程远 ]  时间:[ 2003年03月26日10:20 ]  来源:[ 经济日报 ]

  对国家有关部门准备推出“汽车生产准入”的传闻,本没发表意见的打算,因为具体内容还没公布,就说三道四,难免会言不及义。但是最近一家汽车主管部门主办的报纸,发表文章对不赞同搞准入制的观点予以批驳,将本人一些观点选做了批评的靶子,比如“市场的问题交给市场去解决”,“谨防审批思潮又抬头”,甚至把本人一向提倡行业竞争的话语也归了进去,似乎提倡竞争,就是主张无序发展,对此我们就有澄清的必要了。

  其实,所谓“准入制”只是一种新的提法,并不是一种新的做法。长期以来,我们不仅对汽车的生产,就是销售也一直采取的是准入制,而且是非常严格的准入制。从生产许可证到“目录”管理,再到“公告”,哪一个生产项目不是由政府有关部门批准了才能进入的?就是想开一家小小的汽车销售店,也要得到有关部门的经营许可。再问问任何一家汽车生产厂,他们无论是想增加一条新的生产线,还是想改换一个车型,能自己想干就干吗?

  然而无论是“目录”也好,“公告”也好,又把哪个坚决要上汽车的企业挡在了门外?无非是“跑部”次数多一些,时间拖得长一点,上项目的成本高一点。最后是“目录”越来越厚,“公告”越来越长,如此而已。

  我们分析,准入制的提出,反映有关部门对当前出现的汽车投资热感到忧虑,想通过一种形式,把一些盲目的投资者阻拦在门外。想法固然美好,但能不能事从人愿就很难说了,因为所谓“盲目投资”问题,根子在于投资主体有多大利益,承担不承担责任,而不是其他。如果投资者用的不是自己的钱,投资失误也承担不了什么大的责任,你用什么“管卡压”的手段,最终效果都是有限的,前后冒出100多家汽车整车厂就是实证。

  关于“准入制”具体内容,尚不知其详,但据有媒体传闻,可能会规定进入汽车生产领域的企业,起步必须达到某一规模云云。如果传言成真,则就是过去所谓“经济规模”的翻版。

  “经济规模”的提出,也是当时面对兴起的汽车投资热,有关部门力图设置一个“门槛”,将盲目投资者拒之门外。然而事与愿违,“门槛”的提高,反而激发了更大的投资热情,家家起步都按照15万辆、10万辆规模规划。结果投资巨大,不是资金不能如期到位,项目久建不成,就是市场还没有形成,建成的生产能力不能完全发挥,大量闲置,企业也长期陷入困境,教训不可谓不深刻。

  我们认为,国家和政府有关部门对汽车的管理,重要的不是“企业准入”,而是“产品准入”。应该尽快制定出完善的安全、排放、节能法律法规,凡不符合这些法律法规规定的产品,坚决不准其投放市场销售。只要它合法经营,照章纳税,其余的事情交给市场处理。至于谁想上汽车,投资热不热,能力过不过剩,产品重复不重复,产品先进不先进,能不能卖出去,企业赚钱不赚钱,都是他自个的事情,都由市场说了算,别人管不好,也管不了。

  特别是生产能力过剩不过剩,更加是个说不清的问题,而且因时因地而易。前年我们还在为轿车生产能力富余40%而发愁,批评重复建设,去年主要厂家却都在为能力不足,失掉市场而捶胸顿足、扼腕叹息。轿车生产能力可不是说建就立马能建成的,看到市场好销,再赶快投入建设,怎么也来不及,而待你能力形成了,又保不准机会过去了,成了“富余”能力闲置起来。这些年来,对于“市场预测”我是一直抱怀疑态度的,不仅去年的市场井喷,使所有预测专家大跌眼镜,今年一开年,市场就又给了专家们一个下马威。

  如果说到2010年,中国汽车市场真的能有800万到1000万辆容量,起码该有5到8个年产百万辆的生产企业,现在一个还没有。而且这种百万辆规模的大企业,绝不是靠“攒大堆”攒起来的,是通过在市场上厮杀拼出来的。现在对想进入汽车领域的企业进行限制,而你拔苗助长的企业,没准又不争气,怎么办?

我来补充两句
相关文章
  • 一种汽车消费新理念:进行个性化“装修”
  • 方案已经陆续上报 新车险条款仍在调整中
  • 进口车大多高档 低价进口车市场难以寻觅
  • 广州白云区:报废奔驰本田整容再卖(图)
  • 海湾石油牵动汽车神经 新能源汽车亟待提速
  • 股市表现出色 东安动力成发动机行业龙头
  • 广州政协委员提交提案:报废车莫一刀切
  • 受美伊战争影响 美国今年汽车销量将减少
  • 并不存在缺油的问题 中国原油进口量激增
  • 相关分类信息
  • 捷亚泰宝来捷达特价促销
  • 大宇蓝龙全线降价
  • 安全港湾车手陪练中心
  • 丰田威驰团购车型!
  • 上海申通驾驶员培训二部
  • 上海车市导航(新车)
  • 成都莱克汽车广场
  • 二手车买卖信息上传窗口
  • 网站登记 - 我们的客户 - 搜狐招聘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保护隐私权 - 公司介绍
    Copyright © 2003 Sohu.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证000008号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