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首页 - 新闻 - 体育 - 娱乐 - 财经 - IT - 汽车 - 房产 - 女人 - 短信 - 彩信 - 校友录 - 邮件 - 搜索 - BBS - 搜狗 
搜狐首页 >> 汽车频道 >> 媒体专区 >> 中国商报汽车导报 >> 文章精选
2004年后五个月:车市是否会回暖?
AUTO.SOHU.COM  2004年08月12日16:43  中国商报·汽车导报
页面功能  【我来说两句】【我要“揪”错】【推荐】【字体:  】【打印】 【关闭
 

  从目前可见的销售数据看,2004年中国车市到如今的情况还并不乐观。在后五个月的最后一役中,各企业是否能挺过市场的“冰冻期”?来看一看业内人士和专家的分析——

  今年前6个月,中国车市经历了一波三折的变化:前3个月车市继续高歌猛进,我国汽车工业运行良好,产销同比增幅分别达到27.10%和24.15%;自4月份以来,车市便转入持续低迷状态,汽车产销开始走低,环比分别下降6.28%和8.24%;5月份汽车产销形势急转直下,环比分别下降20.08%和20.43%;6月份汽车产销降幅明显减少,环比分别下降1.41%和4.06%;7月份,从目前所能得到的数据看,车市起色不大。对汽车生产企业和销售商来说,后5个月是其较量的关键时期——能否挺过市场的冰冻期,完成全年产销计划便在此一役中。可以说,现在车市已经到了转折关口,后5个月车市如何发展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为此,记者采访了部分业内人士,他们的观点汇总起来包括三方面,有的认为车市已从前几年的超高速增长阶段过渡到目前和今后的高速增长阶段;有的认为车市仍将持续上半年的运行态势;有的认为按照目前的发展趋势,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车市并没有回暖迹象,今后几个月汽车市场也难有起色。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部部长冯飞:

  汽车行业增长趋于平稳

  总的来说,我国汽车工业已从超高速增长阶段过渡到高速增长阶段。有人说目前我国汽车工业产销形势不好,但上半年27.10%和24.15%的产销同比增长率在国际市场上来说依然是较高的。为什么会发生这种变化?我觉得前3年的超高速增长并不是由正常原因带动的,而是带有消费补课性质的增长,是消费者多年积累的购买力的一种释放。具体来讲,这种超高速增长受两种因素的影响。一是每个国家的汽车保有量与国家GDP之间有一定联系,在中国,这个比例比国际水平约低30%,这与我国目前较高的车价和恶劣的汽车消费环境有关。二是受WTO因素的影响,在未入世前,消费者便有心理预期,认为入世后进口车价会大幅下降,并带动国产车价的下降,但进口车价居高不下,进口车市跌宕起伏时,有替代作用的国产车便成为消费者的首选,中国车市由此出现了爆发性井喷行情。但就是这种井喷行情决定了它不可能长期可持续性发展,我认为这种消费热情释放3年至5年后,车市就会进入一个快速增长时期,从今年车市发生的转折就可以印证这种观点。

  目前车市走低受到两个因素的影响:一是明年进口车配额将取消,实际上,非关税壁垒政策调整对汽车业的影响将大于进口车关税对其的影响,消费者对明年车市的预期会影响到今年后几个月的汽车消费,预计明年政策明朗后,车市就会恢复,明年车市会好于今年。二是车市的调整是受汽车产业供需本身的影响,国家宏观调控、汽车消费信贷对之也有一定影响。

  但我认为后者并不是致命的影响,因此,对于车市的走向,我仍持乐观态度。在国家大的经济条件下,随着GDP的增长,汽车产业持续增长将是主导现象,根据国际汽车市场的发展规律,我认为中国车市还将持续增长15年至20年,只不过这种增长速度不会出现前几年的井喷,而是回落到一个平稳的阶段,预计其增长速度可能高于GDP速度十个百分点。

  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曹建海:

  车市会延续上半年走势

  车市能否回暖,主要看国家宏观调控政策。从国务院有关部门的政策上讲,今年国家仍将加大宏观调控力度,所以年初一些乐观人士预计的汽车产销大幅增长有可能达不到,车市也很难在这几个月中被反转,上半年的车市走势会一直延续到年底。车价下降是大势所趋,一些非主流厂家将依靠降价打天下,逼迫主流厂家参与降价。

  我认为影响车市发展的因素大致来讲有三个:

  一是国家宏观经济调控的影响,这种影响是多方面和全方位的,它会直接对人们的收入预期造成影响。汽车是大件商品,真正具备一次性购买能力的中国消费者还不太多,这种收入预期必定会对车市形成影响。此外,它还对汽车原材料、消费信贷等产生影响。

  二是车价变动对消费者心理造成影响。目前汽车普遍积压,厂家和销售商的库存越来越大。生产能力的扩大是无限的,但汽车需求却是有限的,这种状况就好比2000年的电子商务一样,看似前景美好,但其增长速度和发展潜力却是有限的,因此,许多电子商务企业赔得一塌糊涂。汽车供给的增长速度超过了汽车需求的增长速度,就会导致车价走低,从长期来看,汽车价格会在2008年后全面下降,到2010年,中国汽车价格在世界范围内都较便宜。但原材料涨价,导致车价下降趋缓,从而引起消费者的持币待购。

  三是汽车消费环境趋于不利。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颁布的《汽车产业政策》本来是针对汽车厂商的,但把与消费者息息相关的消费政策放在其中却让人颇费思量。此外,城市交通管理中暴露出来的软肋和油价的攀升对汽车消费都有一定阻碍作用。

  中国汽车工业经济技术信息研究所所长李京生:

  车市不会有太大起色

  汽车市场的不景气与以下几方面有关:政策上的宏观调控,过去几年的爆发式增长提前释放了消费者的购买力,老百姓仍在等降价、等新车型,厂家的供应量超过了消费需求。过去几年是汽车产量跟不上,导致供应紧张,需求暴涨,当然,这与国家宏观政策、GDP增长速度、汽车消费信贷敞开大门都有关系。目前来看,车市已经进入了正常供应阶段。我认为,车市仍将持续上半年的走势,但不会有太大起色,汽车产销总量有所增长,但增长幅度会变小。

  北京亚运村车市总经理苏晖:

  车市无回暖迹象

  判断车市是否回暖有四个因素,一是看汽车价格是否趋向稳定;二是看到市场购车的消费者是否活跃;三是看车市销量是否回升;四是看销售商的信心如何。

  尽管目前北京亚运村汽车市场、北京中联汽车市场的销量有所上升,但还不能说整体车市回升。我认为下半年车市能保持1至6月份的销售形势就相当不错了。首先,国家宏观调控不会出现本质性和根本性的变化,受其影响,金融政策也没有松动的信号,以前汽车消费信贷购车可以占据汽车销量的30%,而现在还不足10%。其次,车市发展与供需矛盾有关,现实是厂家的供应远远大于需求,而且没有缓解的迹象。第三,汽车消费的各项费用成本都在上升,如保险、停车费、油价等,消费者在购车时,不得不充分考虑到这笔经济账。

  记者 葛帮宁

  

 

页面功能  【我来说两句】【我要“揪”错】【推荐】【字体:  】【打印】 【关闭




ChinaRen - 搜狐招聘 - 网站登录 - 网站建设 - 设置首页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保护隐私权 - About SOHU - 公司介绍
Copyright © 2005 Sohu.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

 

相关连接
  • 李苗苗车评:宏观调控与车市“熄火”(08/12 16:43)
  • 逆市出招 蓝鸟化身“智尊”惊艳亮相(08/05 17:27)
  • 中国汽车企业:全球500强之路刚起步(08/05 17:27)
  • 维持优势 看大众如何出招?(08/05 17:27)
  • 大势所趋 下半年车市将稳步回暖(07/29 16:01)
  • 福特在华再次重拳出击(07/29 16:01)
  • 车市低迷销售商逆境突围(07/29 16:01)
  • 二手车经营走到变革前夜(07/29 16:01)
  • 李苗苗车评:李春荣和不同凡响的“千里马”(07/29 16:01)
  • 汽车营销 除了降价还有什么招儿(07/22 17:59)
  • 请发表您的看法
    用  户: 匿名发出:

    您要为您所发的言论的后果负责,故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
    留  言: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00000008号
     *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规定》



    短信推广
    “悬赏”鲜明个性图片
    摩托罗拉和弦下载专区



    搜狐商城
    ·汽车| 香水扮香爱车
    ·汽车|爱车清洁用品
    ·化妆|玉兰油惊爆价
    ·精品|运动休闲服饰
    ·汽车|送龟牌白金蜡
    更多...
    -- 给编辑写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