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的发展已经到了一个关头。
往上走,做大做强民族汽车产业,真正在世界汽车制造的格局中占有一席之地。往下走,在竞争中败下阵来,彻底沦为跨国公司的附庸,成为汽车产业链中的打工者。
在两条不同道路的抉择面前,自主品牌的培育与发展成了决定走向的关键。 搜狐汽车,强烈关注自主品牌的发展,关注中国汽车的命运。为能给自主品牌的培育提供一些意见,我们特邀请品牌战略专家对自主品牌进行深度透析,抛砖引玉。
透析红旗系列,是我们推出的第一个品牌透析系列,主持人为知名品牌管理专家、北京贝瀚斯国际公关顾问公司董事长仉长雷先生。
(搜狐汽车营销专家 仉长雷/文)
红旗产生于一个没有“营销”概念的特定时代,但是营销的规律却在它身上获得了完美的呈现,只是这种呈现是由综合的社会因素和政治力量完成的,以今日营销的角度看昨日红旗的辉煌,辉煌仍是一种必然。
红旗设计之初就已经有了一个明确的产品定位,“乘东风,展红旗,造出高级轿车去见毛主席”,它的诞生天然的引发了举国痴迷。政府官车的定位使它融入了中国的“等级待遇体制”之中,成为最高阶层和地位的象征,事实上这种状态完全实现了品牌理论倡导的境界,我们提供的并不只是一个有形的产品。
从红旗的设计和制造本身来看,它也成就了一个汽车史上的经典,流动、尊严的红旗立标,宫灯式的尾灯造型,扇形的前格栅面罩,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色彩,车的总高,车窗的高度,车体的高度,车的总长,中间驾驶室部分的长度等等都非常和谐,不但内在营造了一个宽敞舒适的空间,而且在外型上同样勾勒出大气、雄浑的气质。这种既融合了中国的特色文化又在设计上独树一帜,充分表达了当时新中国在国际上傲视群雄的姿态和自强自立的心理。
无论是新中国的伟大领袖、开国元勋还是政府首脑都在无形中充当着红旗的形象代言。红旗实际上达到了通过影响目标销售人群中的影响力人物——“意见领袖”来辐射和影响大众的目的。红旗的形象代言人不仅仅是明星,不仅仅是消费者心目中的偶像,而且是全中国、全世界的伟人,是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这种身份、这种地位无人能望其项背。“同志们好!”“首长好!”震耳欲聋,三军官兵敬礼撼人心扉,十几亿中国人最尊敬的、最骄傲的党和国家领导人在国人中的的号召力不是几年、几十年能够磨灭的,这种品牌实现的影响力、号召力、穿透力也不是时间和空间可以封锁、抵消的。
现在,有人把车开到了故宫,期望能够有点皇家血统;有人开车飞跃黄河,希望引来万众瞩目;大大小小的拉力赛、车展会香车美女大显身手,而红旗的公关活动是建国盛典、盛大阅兵……,集国家之力、及全民之力打造了盛大的“下线仪式”和“试乘试驾”,是全中华民族最骄傲、最激动的时刻!她在一个几乎不可能的条件下实现了一个民族坐上自己轿车的梦想,这不仅满足了国家的需要,更满足了中国人民在艰苦条件下的价值取向,尽管这种品牌的忠诚由于客观原因不能转化为购买力。一次次的国事访问、重要国外使节的馈赠,使得红旗在全世界的范围内都获得了良好的品牌形象,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乘坐“红旗”轿车,被誉为外国贵宾来华访问的最高外交礼遇之一,这一系列的万众瞩目不可避免地产生了红旗现在巨大的市场价值和市场潜力!
从品牌形象建立和维护来看,离不开公众力量的推波助澜。事实上,红旗从诞生伊始就在持续地贯彻着这样的一个品牌建设的手段——事件公关,虽然当时的红旗是无意识的。红旗走到那里,哪里的人们就会停足注目;红旗主人的一举一动,都是大事、国事、天下事;红旗在那里,媒体就在那里,从第一辆红旗诞生开始,红旗车就和中国人的政治生活、文化生活紧紧相连,每天都在跟踪报道,每事都会集中报道,如此大量持续的传播是现在任何一个企业、一个品牌都不敢奢望的。
尽管是在一个并不市场化的环境下去考量,尽管红旗的成功并不是营销的成功,但以史为鉴,我们可以窥见今天汽车营销中的优势和不足。今天的汽车市场已经从卖方走向了买方,意味着我们应该用完全意义上的营销概念来看待市场中的行为,意味着每一款产品的成功都需要尊重规律。
透析红旗系列
开篇辞——精神的不朽 透析红旗系列
辉煌篇之一——独领风骚许多年 透析红旗系列
辉煌篇之二——精神的鼎盛 透析红旗系列
辉煌篇之一——从今日营销看昨日红旗 (责任编辑:余建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