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接下来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有请此次活动秘书长,全国青联委员、先生发布《中国汽车品牌自主创新报告》,有请王永先生。
王永:尊敬的何部长、艾丰主席、欧阳明高教授以及在座的各位汽车界的利用和朋友们,以及媒体的朋友们,非常感谢大家能够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来参加我们今天举行的中国汽车品牌自主创新高峰论坛。我是一个汽车的用户,也是一个品牌的研究者,我不像欧阳明高教授一样,我对技术一点都不懂,我今年是32岁,实际上我已经有将近15年的驾驶历史了。我在大学的时候就开摩托车,那个时候是南方125摩托车,后来从国产的红旗到国产的品牌汽车。
这次活动是在2006年8月8日品牌中国总评榜颁奖大会上我们产生这样一个念头,我们希望对中国的汽车品牌尤其是自主汽车品牌进行一次梳理。当时得到艾丰主席的认可,后来我们在2006年12月份召开了筹备组的小组会议,确定了筹备组的分工。最后经过了大概半年准备以后,我们在2007年2月14号,也就是情人节那一天在北京开了新闻发布会。在开新闻发布会之前,我非常有幸来到何部长家里,和他汇报我们的想法。他当时和我讲了一句话,“小王,自主品牌应该呼吁,我很赞成这一点。中国自主创新不见得能够搞成自主品牌,但是不创新、不自主绝对就没有品牌”。何老这句话对我有非常大的启发非常大的鼓舞,在2月14号情人节的时候我还记得陈老讲过一句话,他说今天是情人节,我已经70岁多了,我生活中间没有情人,但是我的情人就是汽车。当时陈老的话感动了在场的每一个人。我们在2007年2月15号到3月9号进行专家申报、企业申报和公众推荐,在2007年3月10号到3月15号专家组委会进行初选入围,3月16号到4月19号我们开始投票。这次我们累计有660万人参与了公众投票,包括网络投票和短信投票。此外,我们还邀请了国内知名的100个技术、品牌、传媒的专家对我们选出来的进行投票,最后得出了大奖,待会儿我们会在这里向大家公布。
中国汽车自主品牌创新的报告下面我来正式给大家做一个说明,报告已经基本上发到在座各位手里面,我简单用几分钟的时间把主要概况跟大家做个介绍。
第一点中国汽车自主发展及中国自主品牌发展创新的概述。现在国家两位最主要的领导人胡锦涛总书记曾经说过,自主创新能力是国家竞争力的核心,是我们应对未来挑战的重大,是统领我国未来科技发展的战略主线,是实现、建设创新型国家目标的根本途径。我们可以看到,核心、重大选择、战略主线以及根本途径。那么这是我们国家最高领导人对自主创新品牌如此重视的程度。第二个就是我们的温家宝总理,他说过品牌对于一个国家的竞争力来讲,是非常重要的,将来衡量一个国家在世界上竞争力的重要指标,就是它拥有多少个在国际上知名的品牌。是的,没有知识产权就没有自主创新,没有自主创新就没有自主品牌。二十一世纪之初,自主创新成了国家的发展主导战略,那么作为汽车工业来讲,被称为工业中的工业。从1956年中国第一辆汽车下陷,中国汽车工业已经走了五十年的发展历史。那么在2007年的2月份,由品牌中国产业联盟联合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搜狐、新浪、分众传媒和航美传媒等单位发起了此次活动。结合这次活动,品牌中国产业联盟旨在对中国汽车自主品牌的自主创新做一个简单梳理,另外我们要着重从品牌的角度而非技术的角度来剖析汽车自主品牌、自主创新的现状,并对未来提出意见和建议。总的来讲,我们认为,中国汽车品牌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但是像艾丰老师刚才讲的,是初春也好,像陈老师讲的在起跑线上也好,不管怎么样,我们的前途光明,我们大有希望。我们拿五年前的中国汽车工业现状和现在相比,我们就有信心,五年前我们可能找不到信心,但是现在我们越来越有信心。由此不难推断,再过十年中国汽车工业一定会跻身世界一流行业。
自主创新的定义、形式和汽车创新的成果。这一点我就不详细说了。
第二点中国汽车品牌自主创新有三个发展阶段,第一个阶段是非常艰难的起步阶段,从1953年到80年代初,其中创新的代表企业是一汽,典范案例是解放卡车和红旗轿车。第二阶段是缓慢发展阶段,从80年代初期到二十世纪末,大家知道哈飞在这个时候作出了表率。第三个阶段是快速发展阶段,从2001年加入WTO至今,代表的创新企业就有吉利、奇瑞、福田等等。创新的经典案例包括吉利Z系列自动变速器。
第三,中国品牌自主创新的主要模式。分四点,第一是低起点自主创新模式,代表企业吉利奇瑞。第二通过引进企业的自主发展模式,代表企业一汽和上汽。第三高起点自主创新模式,我们认为代表企业是华晨,经典案例是华晨的骏捷。其他的创新模式我们着重要推荐一下,代表企业比如像福田,福田是集成知识、联合创新战略联盟,我觉得这个对我们所有汽车企业都有非常大的启发。
第二章中国汽车自主创新的发展趋势。第一点,自主创新能力不玩加强,自主品牌市场份额不断增加。第二自主创新技术正向高端攀升,自主创新质量不断提高。第三点自主创新模式不断优化,部分自主品牌初步建立了创新体系。第四自主创新从零部件创新向整车创新跨越。比如华晨1.8T涡轮发动机,吉利Z系列变速动器等,在核心零部件突破后,中国自主创新企业把目标瞄准了整车,比如奇瑞的QQ和吉利的金刚。第五自主创新的内容从技术创新向以品牌为核心的全面创新发展。
第三章中国汽车自主创新与汽车自主品牌。我们应该清醒的看到,我们和世界品牌企业汽车企业是有很大的差距,但是差距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不敢正视这个差距。第一,中国自主创新的目的是发展中国自主品牌,品牌是用来盈利的。刚才陈老也讲了,我们要的是利润,汽车自主品牌的终极目的是赢得竞争,获得利润。自主创新是形成自主品牌的基础,要为能赢得竞争的品牌服务,我们要避免为了自主创新而创新。在这一点,二十一世纪之前,我们一些国有大型企业其实应该在这方面承担更大的责任。我们说不要为了避免自主创新而创新有两层含义,第一是把创新只放在嘴上而不采取实际行动。另外是认为自主创新什么都要自己来做,从而导致了大量的资源浪费和重复建设。综上所述,自主创新是形成自主品牌的基础条件,真正自主品牌是能赢得竞争的自主品牌。中国汽车工业需要这样的自主品牌。第二,中国汽车的自主创新大大促进了自主品牌的发展。自主品牌市场份额的不断增加,证明了自主创新的巨大威力,中国自主创新的成功已经体现在各个方面。技术这一点就不再赘述,我想讲一下领导人。昨天我和欧阳明高教授在路上探讨的时候,发现一个很有趣的现象,几乎所有做得比较好的大汽车企业领导有相当一部分根本不懂汽车,不懂汽车并不意味着不能做好汽车,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比如像祁玉民、尹同耀、李书福,领导人要的就是决心、信心和耐心。我们并不是说要每一个领导人都是技术专家。第三个就是管理。目前自主品牌在管理方面也发明了不少新的方法。第四点是创新体系,比如长安集团从技术引进逐渐形成的以我为主,自主开发的创新体系。第三自主品牌与外资品牌仍然存在较大差距,自主创新仍然需要加强。首先在品牌形象上面需要加强,2005年的调查数据显示,自主品牌整体品牌形象缺乏对产品的有效支撑,导致品牌知名度、美誉度、忠诚度相对低,缺乏中高端产品的有效支持。
第二点消费者眼中的汽车企业与汽车品牌。目前中国汽车品牌缺乏清晰的品牌定位和系统的品牌规划,这个也是我们今天要在这里召开中国汽车品牌自主创新论坛的重要目的。在品牌相关指标中,我们自主品牌与合资品牌还存在一定差别,产品力的整体缺失一定程度上影响国内自主品牌力,直接导致了自主品牌的知名度、美誉度、忠诚度有一定差距,最终导致自主品牌品牌溢价能力相对低。不但影响了品牌形象的建立,也威胁到自主品牌的可持续盈利,最终影响可持续自主创新。第三是价值的差距。品牌是用来盈利的,打一个不太恰当的比方,以前说奥迪的1.8T,搞汽车的人都是,1.8T和帕萨特的1.8T变速箱发动机可能是一样的,但是事实上他们的价格差得很远。我们当时不懂汽车就开玩笑,说一个奥迪的四个圈一个圈值两、三万。这就是品牌的差距。所以我们在品牌的打造上面还要下功夫。那么品牌和自主创新是相辅相成,但不能够完全划等号。另外我们的利润差距也值得我们重视。
最后我要讲一下对中国汽车自主品牌的建议。第一,要继续加强技术创新的能力,夯实品牌的基础。我经常在各个地方讲,我说品牌的品质大家可以看到是三个口字,上面一个口通常要比下面两个口大一点,下面两个口是基础,为什么两个口,因为基础要牢固一点,一个口代表上游对你的认可,第二个口代表你的下游。你的上游包括政府、主管部门、供应商,下游包括你的消费者、员工、加盟体系等等。只有上下都认可你,质量认可你,服务认可你,我们才有基础谈品牌。可喜地看到,我们现在自主品牌的企业在产品质量、服务体系各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提升。包括我们从上海的汽车展上面可以看到,这次车展自主品牌的品牌形象也越来越好。
第二我们要将自主创新内容从技术创新向全面创新扩展。也就是说,我刚才讲了技术创新不完全和品牌创新能够挂钩,但是一定是基础。在技术创新做到一定程度的时候,我们要花更多的力气向其他的全面的创新进行发展。另外管理创新依然是我们的重点,产品主外管理主内,只有内外结合才能取得更好的成绩。尤其在自主品牌逐步壮大之时,管理能否跟上企业发展速度将是品牌的重大考验。
总之,中国发展自主品牌五十年,道路曲折,但是中国有着全球最大市场的东方雄师,只要一旦苏醒,它的威力无穷。事实证明,2001年起我们用了短短五年时间取得了过去近五十年没有取得的成绩。而未来十年,中国只用了十年时间就打造了包括阿里巴巴、百度、搜狐、新浪等世界级的互联网企业。GOOGLE在全球所向披靡,但是在中国它做不过百度。互联网的这种例子给了我们很大的信息,互联网大家基本上是同步进行的,我们中国人为什么能做得这么好。汽车也是同样如此。所以请允许我在这里大胆预言,以一汽、吉利、华晨、奇瑞等一大批自主创新企业的共同努力,中国汽车还有包括我们在座的每一位领导、每一位媒体朋友、每一位消费者大力的理解和支持,和我们在座的每一个品牌专家的共同努力,中国汽车产业品牌化的春天一定会很快到来。谢谢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