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届中国长春国际汽车博览会即将闭幕,对行业人士来说,也许“中国汽车-长春论坛2007峰会”的内容更有些价值。当地把长春车展定位于中国第三大,仅次于北京,上海。如果比较过广州车展的话,长春车展目前还不能过早称季。
长春车展的形象塑造、车展品牌推广、参展商的完整、展馆包装、服务质量、综合社会配套服务等还得花许多年的努力方见成效。国内车展的档次牌位不是主办方自己定标的,也不是某个机构或某个人能够一锤定音的,完全在于广大参展商、行业内外企业、当地观众、媒体的综合评价和国内外行业人士达到数量多寡来衡量。
在国内几大主要自主品牌企业目前暂遭国际主攻市场的“沉舟折戟”,说明自主品牌要国际化是多么困难,而国际化后的本土化更是难上加难。自主品牌在努力走向国际市场时,不是绝对地求快求多,也不是绝对地求稳求精,不能一窝蜂地冲向海外,也不能扎堆齐到一处,更不能天女散花,各地留点花瓣。
关键要知彼知己,量力而行,量体裁衣,自己的“体力”要能支撑四处颠簸。因此本期社论《自主品牌如何面对国内外市场诱惑》专门阐述自主品牌不但要在国内走好,而且要在海外走稳,稳步才能走得更远。
反过来,我们看到国际主流企业在中国怎样循序渐进,一步一个台阶沉稳地走向市场高处。近日上海大众和广州本田的本地化研究开发战略开始浮出水面:德国大众通过上海大众的平台,日本本田通过广州本田的平台,在研发本地化的重要环节上开始加速发力。
可以断定这种正确的本地化战略思维将有助于跨国公司通过合资企业在中国的竞争力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始作俑者“泛亚”给予了上海通用瞩目发展很强的推动力,大众、本田以后来者的姿态,动作更大。相信不久丰田、日产等也会出手不凡。这种态势一旦成片,跨国公司和合资公司开始觉醒,变得身手矫捷,中国自主品牌企业将面临新一轮的艰难挑战,自主品牌企业也要重新定位和改变思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