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 梁洪:我们今天要和大家聊的话题,我相信在本周是媒体关注的热点中的热点,就是从17号到20号汽车将实行单双号上路行驶的规定,对于这样一个规定,很多听众朋友也需要有更深层次了解,现在介绍一下直播室的三位嘉宾,清华大学汽车安全与节能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助理马凡华、中国人民公安大学交通管理工程系副教授马社强、新华社资深记者张毅。
张毅老师在两年前就写过一篇文章,就重点谈到建议北京在奥运期间采取单双号,为什么在两年前您就有过这样的想法?
单双号运行对我们交通管理和环境都什么好处?
张毅:因为当时北京交通拥堵比较严重,很多国外媒体就质疑,说如此拥堵的北京交通怎么能够办得了奥运会,我这个文章里面的观点也不是我自己发明的,国外一些大城市也有这样的先例,他就规定单双号,一下子上路的车就减掉了一半,马上交通就不拥堵了,而且奥运会也就十来天的时间,对大多数车主来说影响也是有限的,所以我在文章里就提出了这么一个建议。
主持人 梁洪:一会儿,我们还要具体和大家分析一下单双号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我们最先发布的一个消息说那四天如果实行单双号,马上会减少130万辆机动车,这个数量也是比较惊人的。马凡华老师是第二次作客我们的节目,上次跟我们一起聊的是氢动力车,今天我们有一个核心的问题就是北京这次实行单双号的行驶规定最主要是检测汽车尾气排放对口气质量的一些影响,想请您很科学的给我们讲讲为什么要用这样的方法检测汽车尾气的排放情况。
马凡华:北京市政府做的这项规定从奥运会的一些预演,对空气质量的大规模的检测是非常有用的,我们现在知道北京市包括全世界的一些大的城市,它的污染其实是有很多的来源,比如我们单双号以后,我把现在在路上行驶的机动车减掉一半以后,他对大气污染的贡献率,我们叫分担率,把机动车减少一半以后,氮氧化物、尾气排放到底是什么水平,这样可以完成第一手的数据。
对我们对大气质量的科学检测和进一步治理提供一些科学的依据。
主持人 梁洪:而且像这样大规模的检测可能比您在实验室来的更加合理。我也想问问马社强先生,类似这样的单双号方式在其他国家是不是也有先例?据您了解有吗?
马社强:刚才咱们新华社的张毅老师已经提过这个事了,实行单双号出行已经不是什么新东西了,别的国家十几年前已经采用了,现在我主要是从交通管理的角度来说,实行单双号来说就把交通需求就降低了,媒体报道说交通需求的量可能会减少到20%—30%。这样从我们交通管理的部门来说这可能是一次实验,以前拥堵的点会出现什么情况,以前行驶很慢的地段现在能快多少。
流量降低的话通常速度都会提上去,北京当时在申办奥运会的时候也做过一些承诺,说我从运动员住所到奥运会场馆不超过30分钟,这是一个指标。通过这四天进行检测,对交管部门是一个很好的检验,我们经过这次实验以后,可能会增加我们交管部门的信心,包括各种道路措施的完善,这样交管部门对明年的奥运保障可能会越来越有信心。
主持人 梁洪:马老师等于从这个问题的另外一点再次为我们验证了一下这个措施能达到哪些非常有用的目的。
张毅:去年11月中非高层论坛的时候,当时做出了一个规定,中央国家机关和北京市机关的公车减少了一半,当然大家印象都很深刻,只是公车减少了一半,当时大概减少的数量也就那么几十万辆,所有的司机都感觉路上太好开了。
主持人 梁洪:17号到20号这四天通过全市的大规模的单双号实行规定的推出,一方面能够非常全面的检测到空气质量,另外一方面也是难得的对交管部门的一次能力的检验,2538说单双号有它的好处,但是我就关心未来北京是不是会实行这样的单双号,如果是这样,我这新车就先不拍牌子,我等着。三位专家也从各个不同的角度谈一谈,张毅老师觉得有这种可能性吗?如果实行了,科学不科学?
[1] [2] [3] [4] [下一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