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应用所遇到的问题?
李伟:我觉得现在还是主要不了解吧,大家了解的可能比较少,就我个人来讲,我觉得对它了解越多对它就越觉得离我们生活很近,其实并不是说遥不可及的一件事,就成本问题来说,我觉得如果一个新鲜的事物总不去推它的话,它永远都是你接受不起的,比较昂贵。只有可能多方的,无论是消费者、政府、还是厂商,如果大家认知上一致的话,无论是消费者多掏一部分钱,因为多掏这部分钱事实上还是为了环境嘛,就像北京这么多车,如果现在都是氢动力的话,我们可能身体健康会有一个很大的提高,所以从老百姓来讲、从政府来讲,也是应该学习国外的这种政策,就是说刚开始要有一些鼓励,但是最终买单的肯定还是消费者,因为厂家是不会做赔本生意的,政府也不可能每天贴钱,成熟以后是由消费者买单,但是推动的时候确实是政府和企业来带头。企业现在事实上做的,这100辆车,肯定已经等于在带头了,研发这100辆车成本也是很高的,也不会去销售,这就算初期的投资。政府刚才我们马博士也在说,在政策方面也在进行探讨,看政府做一些补贴,也在探讨当中,所以我个人的观点是,对这种新鲜的,其实也不新鲜,这个概念已经有十几、二十年的时间了,所以现在他终于离我们空前的接近了,我们应该是很热情的去期待。
主持人梁洪:李伟说的太好了,其实就像我们节目当中一开始探讨的那样的话题,就是所有的人都已经意识到了目前我们所生存的环境,还有就是已经看到了石油肯定会在不远的将来被全部的消耗殆尽,在这样的双重背景下我们用什么态度关注这些新科技的发展,对于一些新的汽车产品,我们除了关注价格,当然这是人民群众老百姓最关心的问题之外,是不是能够在别的问题方面对于这些新产品投入更多的热情和更多的关注。我也希望作为我们媒体,李伟,也应该多多宣传这样的环保新科技的产品,因为我觉得大部分的人之所以持怀疑态度还是因为不了解、不清楚、不知道。
李伟:就像我本人其实也不是很清楚,比如说氢,我刚才在节目之前我还向马教授探讨过,我说比如说我现在要买一公斤氢多少钱。
主持人梁洪:怎么称啊?
李伟:因为我对氢完全没有概念,可能广大听众更不会明白了,到底我开一辆车需要多少钱,因为买这个车本身就是未知数,我用也是未知数,所以大家觉得很遥远。但是现在就车而言,像宝马7系氢动力这个车,据我了解成本也不会像燃料电池那样绝对是天文数字,至少短期来看绝对不可能承受的,它是一个氢内燃机的,只是对内燃机进行了一种可以说改造吧,让它还用现有的技术,但是可以燃烧氢气,这个成本就低很多嘛。即使我们打个比方,贵一倍,但是还是在一个数量级上,但是还是可以承受,但是变成另一个数量级我们可能承受不起。所以从车的角度讲我们觉得不是遥不可及的,从氢气的角度,刚才马博士告诉我,一公斤可能就是几十块钱吧,像宝马这个车八公斤也就几百块钱,对于一个买宝马7系的顾客来说也不是不可以接受的一件事。当然这个价格只是比较理想化的数字。
主持人梁洪:一个猜测。
李伟:也不是猜测,现在只是一个比较空的数字,到底使用的时候那会多少钱,因为这只是氢气的价格,会有一个氢气站的建设、加注、运输的成本,如果大规模用,但是我觉得还是处在一个可以接受的数量级的范畴,我们尽量的去降低成本,可能用不了多久就可以用了,所以还是挺现实的一件事。
主持人梁洪:我们通过几位嘉宾的介绍是越来越明白了,也希望广大听众朋友继续通过关心的方式把您关心的问题、疑惑的问题、不明白的问题都可以和嘉宾互动。移动、联通、小灵通用户发送到95881039。
我们在今天的《星期三会客室》和大家一起探讨的是新能源在汽车当中的应用,我们聚焦的是宝马氢气使用当中的话题,我们直播间的三位嘉宾分别是宝马集团大中华区集团事物副总裁陆毅先生、清华大学汽车安全与节能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助理马凡华教授、《时尚座驾》主任编辑李伟。
非常高兴的是看到了这么多听众都在通过关心方式和我们互动这样一个话题,很多听众也发表了自己的观点。
5658说,氢能7系是汽车历史上的一个标志,可以说是宝马的贡献,我觉得宝马就是特别典型的吃螃蟹的人,吃青螃蟹的人,我曾经到德国旅游的时候参观过宝马的总部,
看到他们最早的造的飞机的发动机,所以我们对他们特别有信心。
5856说,梁洪,挂一个氢算什么,你看未来,每个车的后门都挂一个氢反应堆。
(责任编辑:高于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