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汽控股总经理董扬、清华汽车系主任、国家环保与节能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欧阳明高指出,目前国家在环保、节能方面法规推出的速度过快,反而让国外大公司获益。昨日,在福田汽车公司举行的中国自主品牌发展战略研讨会,上述的汽车老总与专家做出如此表述。
“我希望政府拿出真金白银来支持自主研发,我希望媒体客观公正地报道。万部长提到了一些,我觉得还有一些,比如燃油税的问题、车到油不到的问题,比如法规进展体快可能限制自主研发而有利于国外大公司的问题,比如说能不能够像万部长说的公共平台建设好,给企业解决一些基本的企业一时做不到的研发问题,确实政府大有可为,我们作为企业也在期待着。”董扬如是呼吁。
“节能环保大形势对整个行业非常好,但是我们不能不看到,每个新的标准推出以后,往往是外资企业先赚一把,我看到最高兴的是外国公司。比方说我们要推出国3标准,博世最高兴,搞节能,我们的效率要提高,要节油,现在合资企业德国大众马上要引进新的动力总成战略,马上来节油的发动机,TSA加PC机。”欧阳明高先生希望政府与学界共同解决这些问题。
在此之前,因不符合《乘用车燃料消耗量限值》国家标准,涉及55家生产企业、444个车型被迫停产;由于北京强制执行国Ⅲ标准,一大批车型被迫退出北京市场,其中大部分是自主品牌车型;《汽车品牌管理办法》的实施也有利于国外汽车品牌控制国内的渠道等。
目前,对于中国汽车产业的政策制定过程、或者对产业政策的研究上,国外公司更加积极主动。比如丰田公司在中国混合动力方面法规的制订上不遗余力地发挥着作用。
自主品牌由于技术储备方面的问题,对环保节能法规方面的适应能力远不及国外企业。而目前国家制订的一些法规基本上属于国外已经走过的阶段,客观带来的结果是,每一个法规的推广,国外企业基本上不用投入太多的资源去适应。而自主品牌的销售每次都会受到影响。
另外,自主品牌在参与法规制订方面,不如国外企业有经验,也导致了一些法规出台时,至少在一段时间之内,起到了保护国外企业的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