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乘用车竞争格局
1、乘用车各车系08年1月表现
图表 22乘用车各车系08年1月表现
由于微客等的优势,乘用车的自主品牌始终在乘用车市场占据领军地位,自主品牌份额仍保持40%的高位,但增速缓慢,成为乘用车市场除法系外增长最慢的车系,因此表现并不理想。日系的份额受灾害影响下降到22.8%,但增速仍较快。德系份额为17.2%,并以64%的增速成为1月的增长明星。
图表 23乘用车各车系07-08年份额走势
由于市场需求在年度各月有明显的差异,属于循环走势,因此月度间的连续走势并不完全说明竞争状态,而同上年同月度的比较更有意义。08年1月日系和德系的市场份额总体处于上升中,但德系更为强劲,日系07年在乘用车市场几乎是一路上行,德系从08年初开始新的上升通道。乘用车市场的自主品牌份额处于逐步回落状态,07年4季度的回落趋势较明显,而08年1月仍是延续回落,虽然份额似乎上升到40%的高位,但相对于07年1月的45%差距巨大,自主品牌的倒退现象明显。
美系车型表现较为稳定,但12月的表现异常好,这与德系的走势反差明显。
2、自主品牌分析
图表 24自主品牌08年与07年的乘用车各细分市场表现分析
自主品牌08年的乘用车销量增长2万台,份额降到40.1%,较07年1月下降4.9个百分点。其中轿车的增量出现负增长,这是多年来少有的现象。轿车自主品牌08年的轿车市场份额达到25%,较07年同期下降5.8个百分点,降幅较大。SUV的自主品牌08年的SUV市场份额达到50.7%,较07年下降9.6个百分点,因为SUV总量小增长快,因此自主品牌SUV增量仅有0.4万台。MPV的自主品牌07年新品较多,但表现均较差,在08年合资品牌MPV异常下滑的背景下,自主品牌在MPV市场的份额上升9.7个百分点。
乘用车自主品牌的总体份额下滑主要是在各主力市场的份额地位不同,在增长最慢的微客市场,自主品牌份额100%,而在销量最大的轿车市场,自主品牌的份额最低,而且08年销量增长最慢。
图表 25 自主品牌07年以来各乘用车细分市场走势
08年自主品牌在轿车、SUV细分市场的走势不太理想,有下滑的趋势,虽然相对于07年的12月份额回升,但这主要是季节性的消费群体变化,自主品牌下滑问题很严重。
轿车市场中,自主品牌出现逐级下滑的态势。每年的1季度的自主品牌走势较强,07年维持在30%的较高份额水平,但08年1月出现25%的低份额,竞争环境恶化。
SUV作为新的关注亮点,合资品牌加大投入,自主品牌近半年来市场地位逐步下滑,1月已经创出新低。
图表 26自主品牌07年以来轿车各细分市场走势
08年轿车自主品牌走势的下滑主要体现在紧凑型车市场的份额快速下降,其他市场的份额均有回升。紧凑型是06-07年的自主品牌突破点,但08年初的走势并不理想,1月份额为22%,大幅低于前期份额。
而小型车的部分合资品牌走势异常强劲,因此08年1月在合资品牌回调的背景下,自主品牌走势较强。
笔者认为中档自主品牌是近期自主品牌将有突破的重点车型区间,1月的自主品牌走势较好,尤其是江淮的宾悦正式投放,带来较大的销量提升,而一汽奔腾的销量突破5000又是一个新亮点。
3、日系品牌走势
图表 27日系品牌07年以来各乘用车各细分市场走势
1月日系品牌在乘用车总体份额大幅下滑,轿车的本田、丰田销量下滑明显,而SUV的长丰帕杰罗销量大幅下滑,霸道的销量也出现下滑。MPV的广州本田奥德赛下滑巨大。
出现下滑的主要原因是其生产过于精益,导致对应自然灾害的能力不足,出现一定的产销衔接的压力,同时遇到本田、丰田等的产品投放前的调整期。
日系MPV的走势较弱,此次奥德赛的半停产也体现需求的增长较慢。MPV的中低端如何突破是08年的重大课题。
4、德系品牌走势
图表 28德系品牌07年以来各乘用车各细分市场走势
08年德系品牌的爆发较强,尤其是轿车的表现突出,1月份额达到23%的超高点位,这与淡季中的销量份额突出含金量不同。1月的上海大众和一汽大众均表现突出,这与07年后期的南北大众轮番走弱形成鲜明对比,在奥运年的大众将表现突出。
08年德系在MPV的表现仍不理想,份额保持6%的中间状态。
5、韩系品牌走势
图表 29韩系品牌07年以来各乘用车各细分市场走势
08年的韩系表现突出,总体份额上升,而且在SUV等市场有新的突破。08年1月的SUV市场份额回升到07年1月的水平,相对于自主品牌,韩系车的季节性需求特征并不太明显,因此08年1月的轿车份额回升主要体现了韩系车的竞争表现提升。韩国现代集团明确其在中国市场要扭转颓势,并采取强力措施,目前的短期举措的效果已经体现。
在韩系最具优势的SUV市场中,1月韩系的份额出现大幅拉升,一举突破20%的近期顶部。新品狮跑的1月销量进一步上升到2500台的水平,而途胜销量也在继续提升,两者的相互影响效果并未体现。
现代08年的宏伟蓝图的实现决心很大,1月走势已经体现,但新突破还需更强力措施。
[上一页] [1] [2] [3] [4] [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