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汽车观察 作者:综合报道
2005年到2008年,是中国不断把改革开放事业引向深入的三年。在三年的发展历程中,在中国整体宏观经济运行良好的大背景下,中国汽车工业也在不断加快自己发展的步伐,中国汽车工业已经由一只羽翼未丰的丑小鸭变成了一只展翅高翔的白天鹅。
三年中,中国的汽车产业总体发展超出了人们的预料。这个超出,不仅仅是产销数量上的500万辆跨越到800万辆。量变累积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经过三年的高速发展,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环境,不管是宏观上的,还是微观上的,都在走向成熟。而一个成熟的市场环境,则是一个汽车市场稳定高速发展的必然支撑。
三年中,中国的汽车技术研发,尤其是自主品牌的研发能力,也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在一些关键技术和产品供应上,已经能做到自主开发和配套。更为重要的是,通过这三年的不断积累,锻炼了一大批技术自主开发的人才,在人才成为二十一世纪最宝贵的资源的今天,为中国汽车工业的未来发展奠定了基础。
三年中,中国的汽车工业在市场上的另一个突出表现便是在出口上取得很大的进步,经过三年的市场开拓和培育,中国汽车工业实现了由逆差到顺差的历史性跨越。尤其是商用车,已经成为世界商用车市场上举足轻重的角色。另外,在国际化的道路上,一些企业已经开始走出国门,进行兼并重组,开始在世界范围内进行征战,实现了新的突破。
三年中,中国汽车产业化解了很多怀疑的目光。在“市场换技术”被空前质疑的时候,在产能过剩、自主开发能力弱等一个个担心接踵而至的时候,中国的汽车工业却能用自己的不断进步去给人一个响亮的回答:中国汽车产业已经成为一个最让人们放心的产业。在此,我也想借《汽车观察》自豪地表明我的心声:我为我服务这个行业感到自豪和骄傲。
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三年的时间极其短暂,未来的发展又摆在眼前。展望未来,中国的汽车工业也必将伴随着中国的和平崛起而走向世界,成为世界汽车工业强国之一。
未来几年,中国的汽车工业仍将保持着年均10%~15%的高速增长态势,如果将这个数字进一步表象,就是每年的产销增长100万辆。
未来几年,自主品牌和合资品牌的竞争将进一步升级,但是这两大阵营也将在各自的细分市场和擅长领域取得令人满意的成绩,应该说,两大阵营仍将保持着各有千秋的竞争态势。
未来几年,中国将成为一些车型的世界生产基地,尤其是客车、卡车等商用车车型。经过历史的积累和沉淀,中国的商用车在技术和品牌上都已经具备了大规模走出去的条件。
未来几年,中国的汽车消费环境将会更加理想。销售、市场服务都将不断进步,逐步向着一个成熟的汽车社会迈进。
正所谓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美好的。在经历了一个又一个三年的发展之后,中国的汽车工业必将屹立在世界汽车工业强者之林,让我们共同见证中国汽车工业发展的每一个三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