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汽车-搜狐网站
汽车频道 > 专题 > 08总经理论坛 > 08总经理论坛最新报道

刘世锦:中国汽车在大众消费时代的发展

  主持人:谢谢董先生!我们下一位发言人是刘先生,刘世锦先生是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副主任,是中国的一个智囊集团,下面我们有请刘世锦先生。

  刘世锦:女士们、先生们,大家早上好!很高兴今天和大家一起就中国汽车产业发展的趋势、特征和政策选择的问题,就今后一个比较长的阶段,比如说10年、20年,发展的趋势做一些讨论。


  中国的汽车产业应该说,2001年以来,伴随着中国经济进入新一轮的高速增长,汽车产业扮演了一个龙头的角色,带动了整个国民经济的增长。在过去很多年,在中国的汽车界和经济界一直有一个争议,就是说汽车产业能不能成为主导产业?汽车,特别是轿车,能不能进入家庭?都是很大的争议的问题。但是2001年以来,这个实践已经给出了一个非常清楚的回答,它就是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汽车产业在这一段时间的增长,有比较大的起伏,2002年开始到2003年有一个爆发式的增长,这个增长可能包括我们业界的人士都是没有预想到的。

到2004年有一个调整,当时调整的时候有些人又会感到悲观,说是汽车行业的冬天是不是来到了,我不知道在座的国外的朋友当时是不是也有这样一个感觉,但是这个情况马上被2005年、2006年汽车行业景气的恢复又一轮可以说比较快速的增长,把这个问题给出了答案。实际上中国的汽车产业正处在一个随着大众消费时代的来临,在一个快速增长的区间或者这样一个大的趋势,我想这一点可能是最为重要的。

  从产量上来讲,从2001年的237万辆增长到2007年的880万辆。我有一个记忆,大概是在2002年的时候,当时我们讨论,说中国的汽车产业发展的前景,我和我的同事们当时我们有一个预测,到2010年的时候有没有可能达到1千万辆,当时大家感觉到这个数字太高了,很多人说这是不可能的,但是现在看来,如果正常的话,2008年1千万辆这样一个数字是可以达到的,甚至是突破的。就是说我们在五六年以前感觉到过于乐观的一个估计,现在看来至少不是乐观的,可能还稍微有点保守,所以这就是中国现在这个阶段发展的特点,就是它的发展、它的潜力往往超出我们的预想。

  这是两个图,刚刚董会长也介绍了情况,中国经过这几年的快速增长以后,在世界上中国的汽车产量和汽车的消费量位次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产量已经居世界第三位,汽车的销售量已经居第二位,应该说这样一个位次的变化可能在今后几年还会继续发生变化。

  我们前几年也曾经有一个预测,就讲中国大概是在2015年左右有没有可能在汽车的产量和销售量上成为世界第一?我们现在感觉到这样一个预测可能是一个可以看得见的目标,当然这个过程可能还会有一些波折,但是从中国目前汽车产业整个发展的势头来讲,应该说这样一个目标也是有可能达到的。

  最近我们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有一个课题组做了一项研究,有一些预测的成果,这里我做一个简单的介绍。

  根据这个预测的结果,到2020年的时候中国的汽车需求量将达到2184万辆,2030年,将达到3242万辆,从2006年到2030年之间平均的增速是7%左右。刚才董会长也讲了一个预测的数据,说是2017年的时候认为可能到2千万辆,这个预测比你那个还是稍微保守一点,到2020年的时候达到2184万辆。但是我想,刚才讲了有一个基本的估计应该是对的,中国今后每年增长100万辆,如果正常的话,应该是一个基本上能够完成任务的量,都不算是相当快的增长,也不算大跃进,就算按步就班一年完成100万辆,应该是相当正常的。这是一个具体预测的数值,大家可以看一看。

  和这个相适应的,中国汽车的保有量也会有相应的变化。2010年汽车的保有量将达到6219万辆,2020年将达到1.5亿辆,2030年将会达到将近2.8亿辆。其中轿车在这三个年份的保有量分别会达到3100万辆、9300万辆和1.9亿辆。

  从人均的汽车拥有量来讲,到2020年人均汽车保有水平将达到千人100辆以上,到2030年翻一番,就是到了2030年翻了一番以后,大体上也是中国每千人200辆汽车,就是说5个人一辆汽车,这个水平应该说是比较低的,美国人现在也是不到2个人一辆汽车。按照美国这个水平,中国到2030年我们人均这个水平还是比较低的,但是中国因为人口比较多,土地面积相对比较紧张一点,人多地少这样的特点使得人均汽车保有量呈现这样的状况。

  下一步中国汽车产业趋势和特点我们可以做一下展望。

  第一,竞争仍然是高强度的。因为中国目前国外大的跨国公司基本上都进来了,中国国内这几年也成长起一批原来在行业之外的,或者是国有企业之外的民营的企业,大的多元化竞争的格局已经形成了,但是竞争的特点会发生变化。前几年降价应该说是主要的竞争策略,但是我感觉到今后几年这个情况会有所变化,有两个方面的制约因素。第一,中国的汽车价格,经过这几年持续不断的降价以后,它的水平已经比较低了,有些车型即使跟发达国家相比也是比较接近,有些车型中国大陆的车架要更低一点。第二,中国最近几年,特别是最近一两年有一个很明显的趋势,就是要素成本的上升所推动的通胀的压力在加强,这个是中国现在宏观经济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我想诸位也一定了解。这个反映到汽车行业,就是成本推动的这种压力在加大,这样必然会挤压企业的利润,使企业降价的空间减小。价格竞争的空间应该说比以前要大大的缩小,竞争还会持续,重点该会转向质量、品种、服务,这个我们也讲过很多次了,这个方面的空间非常大,文章也很多。

  第二,企业的分化将会加强,通过调整、重组、购并等方式将增强优势企业的地位。在中国目前这个发展阶段,因为汽车的需求量还是比较大的,进入者也比较多,所以进去的现在基本上还都可以活,但是随着竞争的加剧,随着这个市场逐步的成熟,恐怕不会再有那么多的企业日子过的这么好,有些可能会逐步的变得弱一些,有些自己的优势发挥完以后找不到新的竞争优势,在市场上的位置会发生变化,所以整个企业的重组应该说会成为中国企业产业下一阶段一个非常重要的趋势。事实上,最近几年一些比较大的重组案已经都出现了,我想这个方面的这种故事,今后会更多的发生。

  第三,能源、环境、交通模式等的压力加大,既会制约发展,也会成为创新的动力。我现在想强调后一个方面,最近关于能源、环境、交通模式、城市结构对汽车发展的影响,这个讲的很多,我们反复的也在做这方面的严重。第一,肯定要重视它,绝对不能轻视。第二,把它放到恰当的位置,有些话也不能讲的太过头。更重要的一点,这种压力我们怎么看?有这种压力我们然后就要放慢发展的速度甚至不发展了,这是一种选择,还有一种选择,压力就是动力,这种压力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创新的空间、创新的机遇,接下来我要讲这个事情,我想我们的着眼点更多的要放在后者。这个实际上本身不是制约你的发展,是给你一个发展的空间,问题来了你解决问题,发展中的问题通过更好的进一步的发展来解决这些问题,这是我觉得中国这么多年我们讲科学发展观这是最重要的一条经验之一。

  第四,生产的地域将出现区域的集中,产业集群的重要性增加,并逐步升级。中国前些年汽车工业可以说在大部分省市自治区都有,称为一哄而起、遍地开花,在产业发展的初期,这种现象应该说有它一定的必然性,但是我刚才讲了,随着竞争的加剧,随着这个产业逐步的成熟,随着集中度的提高,将会出现一种情景,就是大部分生产会集中在少数地区。所以我们注意产业集中这个概念的时候有两层含义,一个,指的是向一些优势企业集中,再一个集中的含义,向少数地区集中。目前这个趋势看的也相当明显,中国大概有几个比较大的趋势汽车产业的集中度是在加强的,而在汽车产业集中度加强的这样一个背景下我们会看到另外一个相配合的现象,就是产业集群。在汽车产业发展比较快或者集中度比较高的那些地区,它扮演者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这个也是符合全球性的一个潮流,有竞争力的企业后面基本上依托着有竞争力的不同类型的、不同规模的产业集群。

  第五,中国汽车的出口保持了快速增长的态势,今后这个态势我想还会继续保持,并且成为中国制造业出口的新增长点。中国汽车制造方面和中国其他的工业制品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中国有一个比较好的要素的组合,有比较好的产业配套条件,做加工制造,就是在这个领域,中国实际上是有相当的优势的,过去我们会看到一些纺织、服装的产品,一些轻工产品,一些极点产品,下一轮或者说目前这一轮已经出现了,就是汽车作为一个重要的产品,它从全球范围来看,在中国生产具有低成本的优势,这个特点现在看的也相当明显。所以在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中国汽车作为中国产品出口,特别是中国机电产品出口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这样一个趋势会越来越明显。当然我们讲中国的出口问题也是比较复杂的问题,大家也知道,现在国际上美国由于次贷危机的影响,美国经济可能出现衰退或者放缓,中国的出口也会遇到一些压力,但是我们要注意到一个现象,中国本身出口的结构在调整,它的技术含量、它的附加价值水平在提高,汽车这一大类产品在其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

  这张图就是中国汽车产业进出口的情况,可以看一下。

  最后我想简单的讲一下政策选择的问题,我只是作为一个研究者做一点讨论和展望。

  第一,汽车产业在国民经济中主导地位将继续得到加强。前一段时间我们也有一个研究成果,时间关系就不展开说了。总的来讲就是,中国现在汽车产业,不论它的产值、它的理论、它的附加价值、它的税收、它所吸收的就业人口,在总的国民经济中间占的比重是在逐步增加的,所以我们讲它的汽车产业作为主导产业的地位,不仅仅是一个口号或者说是一个一般性的计划,是非常实在的事情。

  第二,从消费来讲,我们将会更多的鼓励节能减排的技术和产品的发展。当然前几年关于经济型轿车、小排量轿车这方面政府已经出台了一些政策,应该说这个方面这是一个大的趋势,这种相关的政策将会进一步的巩固或者得到一些扩展。

  第三,生产。中国在过去将近20年的汽车产业发展过程中,政府曾经出台过两次产业政策来指导这个行业的发展,产业政策对推动中国汽车产业作为主导或者支柱产业地位的形成起了一定的支持作用,但是也有局限性。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就是,基于生产规模,特别是数量规模,和投资额,这样一种审批制度。这个过去大家讨论的比较多,现在看来,这样一种制度有一些逻辑上的前提,比如说讲规模经济,比如说控制这个行业供求的平衡等等。但是从市场经济发展客观的要求来讲,实际上这两个量都是非常不确切的,很大程度上可以通过市场来解决这个问题。再一点,我们从实际效果来看,审批制度,事实上可能保护了一些落后的被淘汰的企业,因为这些企业本身有生产许可证转移转让,真正好的企业进去反而比较困难。所以对鼓励积极的竞争、充分的竞争这样一个制度是不是要进行适当的调整和改革?这个已经讨论很长时间了。

  从政府来讲并不是说就无所作为了,对这个行业的发展来讲政府将会承担重要的责任,在某些方面应该说更加重要的责任,关键是政府职能的转变,要由过去主要管投入、管生产为主,转向我们称之为所谓社会性管制的这样一个方面,主要是安全、环保、节能、技术标准监管为主,要法政这样一个转变。

  第四,从竞争政策来讲,可能最重要的是要创造一个公平竞争的环境,现在中国这个行业里边的企业,出身不同,有国有企业,有外资企业,有国有企业和外资企业一块办的合资企业,民营企业,这些企业出身不一样、发展过程不一样,历史上有不同的痕迹,怎样在这样一个竞争的平台上把自己的竞争力实实在在的发挥出来,这是一个问题,政府要创造公平竞争的环境。过去我们也听到不少抱怨,国有企业有抱怨、外资企业有抱怨、民营企业有更多的抱怨,归根到底就是我们有没有一个一视同仁的政策,我想这点可能是最重要的。

  当然与此同时我也讲到了,中国集中度的提高将会是长期的趋势,政府的政策在配置效率、增强竞争力的重组、购并活动将给予鼓励。还有一点是反垄断的问题,中国的反垄断法将要出台,而且要实施,有一些具体的规定,我想对汽车行业来讲将来也会适应的。总的来讲,目的还是要促进竞争,促进一个积极的、公平的竞争。

  第五,技术政策。自主创新是中国最近几年政府大力提倡的一项重要的政策,也是一项国家战略。从汽车行业来讲,最近几年创新的步伐在加快,既保证技术创新,也包括它的组织形式、制度形式的创新。其实我想说一句,我觉得这种组织的制度,包括政策的创新,某种意义上比技术创新可能还更重要,而且技术创新真正要出来好东西,有竞争力的东西,组织创新、政策创新、制度创新实际上是一个前提,当然从政府政策上来讲,就是要通过一系列的手段。包括税收补贴、知识产权保护等等,来促进企业的技术进步,促进新技术、新知识的推广。当然在做这件事情的时候要以遵循WTO的有关规则作为前提。

  第六,能源、环境与城市发展。我刚刚也讲了,这方面的压力比较大,需要有相应的政策。从能源来讲,现在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就是能源价格问题,这个在中国最近媒体上反映也比较多。比如说某个城市现在正在闹油荒,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因为成品油和原油的价格倒挂,所以价格机制的理顺,对我们解决能源问题,包括宏观上的能源问题,也包括我们汽车行业讲的这个能源问题,是一个基础性的问题,这一关总是要过的。当然现在中国通胀的压力比较大,应该说我们现在要过这个关口比前几年要过可能难度实际上是在加大,但是你又不能不过,所以在什么时候、以什么恰当的方式,既要理顺价格机制,同时在宏观上要使价格水平,特别是CPI的水平,大家能够承受,这本事也是很重要的政策上的选择。

  严格而可实施、可预期的汽车环保政策。这个我想也非常重要,中国最近几年在环保政策方面也采取了一些重要的举措,有一些推进,特别是北京也随着奥运会的举办,对汽车的环保政策有了力度比较大的推进,采取了一些比较严格的标准,应该说在这个领域中间都取得了比较大的进展。但是这里面我想强调一点,可实施和可预期,我们这个国家是发展中国家,这个行业是发展中的行业,所有遇到的问题都是发展中的问题,包括环境保护政策,一定是在在这个阶段可以承受的、可以实施的,不光是一个口号。再一个是可预期的,比如说我们要采取某个政策,至少得提前一段时间打个招呼,让大家有一个心理准备,然后把这个政策真正能实施好。

  汽车消费与城市发展战略和模式的调整相结合。因为汽车不仅仅是一个行业的发展,会带动整个社会的变革,以至于用汽车社会这个概念来概括这个巨大的社会变化,我们总体上讲,过去汽车是没有大规模的进入家庭、进入社区的,而一旦当汽车大规模进入社区我们的政策就不适应了,所以需要进行调整。

  除了具体的政策、规章制度的调整之外,整个城市结构可能也需要做一些探索,有一些创新。我曾经接触过深圳,有一位董国良先生,提出新的节地型的城市模式,这个模式里面关键是人和城各行其道,车行驶的速度大大加快,燃料的消耗大幅度的降低,污染相应的减少,就是人和车能够和谐共处,成为一个新的模式。当然这也是探索了,中国人在这方面还是很有智慧的,事情把你逼到这一步以后,其实办法还是有的。

  我这里面还是想重复刚刚我讲的,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确实面临着很大的压力,我们还是发展的,而且我们一定要相信中国人,包括在座的世界上的国际上的这些朋友们,我们实际上还是有这个智慧、还是有这个能力一定找出一些新的办法,探索出新的道路,共同推动汽车产业的发展,当然最后是造福人民,推动整个社会福利的增进。谢谢!

(责任编辑:南超)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新闻 网页 博客 音乐 图片 说吧  
央视质疑29岁市长 邓玉娇失踪 朝鲜军事演习 日本兵赎罪
石首网站被黑 篡改温总讲话 夏日减肥秘方 日本瘦脸法
宋美龄牛奶洗澡 中共卧底结局 慈禧不快乐 侵略中国报告



说 吧更多>>

相 关 说 吧

刘世锦

说 吧 排 行

茶 余 饭 后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