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运会举办期间,北京有关部门出台的交通措施切实有效地缓解了北京交通问题,这让人们将更多的目光聚焦到了上海。两年后,世博会即将在上海举办,就目前的交通状况来看实在无法让人满意,那么北京奥运期间实行的交通政策对上海的世博交通有何借鉴意义呢?
现实篇
上海将完成500公里轨交网
在奥运期间北京出台了一系列缓解交通压力的措施,这些措施目前来看切实可行,那么在世博会期间这些措施是否会在上海实行呢?
在奥运会举办期间,北京采取的系列措施中,限行和单双号成为亮点,这也是对私家车主影响最大的措施。
另外,奥运会举办前,北京开始大力发展公共交通体系,而为了迎接上海世博会的召开,上海地铁等公共交通也在大力发展之中。预计到2010年,上海将初步建成地铁300公里,并与地面200公里的轨道交通相连,构成500公里的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可以承担约800万人次的日客运量。世博交通体系的基本交通服务通道由轨道交通4号线、6号线、7号线和8号线构成,这部分线路已经明确列入上海市2010年前的建设计划,其中4号线、6号线、8号线已经开通运营。正常情况下,基本交通服务通道可以提供每小时约7.8万人次的交通供应能力。
创意篇
“换乘”将是世博交通主角
据预测,世博会举办期间至少有30%的人来自于长三角地区,其中会有很多是自驾车前往,满足这部分人群的需求是世博会交通规划的一个主要内容。
早在2006年,上海同济大学就受上海规划局的委托出台了《世博交通体系规划基础方案》,目前这套方案中的很多内容正在逐步实行。方案的主要内容就是希望多层面的基础改善来引导观众特别是自驾车观众观看世博。其总体可概括为五个字:转、平、缓、集、特。
转
增加入口,私车换乘公交更方便
世博交通体系规划可以说是围绕一个核心概念——“转”,这个目的就是帮助自驾车的观众能够顺利地进入世博会的核心地区。
规划中计划建立交通换乘枢纽与大运量公共交通体系。一方面,将来自市区外的客流转化为线性轨道交通方式或BRT(快速公交系统)方式直接到达世博会址;另一方面,将城市中紊乱的个体出行进行系统化与集约化的组织与整合。简单地说,就是私人交通方式必须要转换成公共交通方式后才可进入世博园区。第二,将世博会入口外移,结合P+R(停车换乘)枢纽,如结合中环线和外环线的交通枢纽、上海长江大桥崇明接口处等,设置世博会入口;充分利用黄浦江岸线,打开水门,如在吴淞、复兴岛、北外滩等设置水上入口;通过枢纽建设,加强综合换乘,实现整个交通系统的有序、高效、便捷转换。
规划希望从外围地区开始,引导外来车辆通过换乘系统进入公共交通,然后进入世博园区。
平
从一日游到三日游,错时看世博
对于错时观看世博,在规划中则表示为“平”,即综合利用票价管理、交通管制、信息透明化等政策措施,避免出行者集中在一个时间段使用交通设施,使世博出行在时间与空间上分布均匀化。规划通过三主五辅共八个出入口的建设,并依托现代化信息系统的高效运行,使进出世博园区的客流在空间和时间上得以科学、合理、均匀的分布。从参观者角度,设计一日游、两日游、三日游等多种参观线路,合理组织游览流线,营造一个便捷、愉悦、舒适的参观氛围。
缓
外地车主不愁,多处永久性停车枢纽
利用区域交通体系,将外地游客在外围区域实现分流。结合外围新城,在长三角与上海交界处建立永久性停车换乘枢纽,与上海的公共交通网络密切衔接。比如,长三角游客可在到达安亭、嘉定、松江等地后,在这里停下私车,住宿在当地,然后再转乘上海的公共交通进入世博园区。同时加大宣传,促使游人关注汽车新城、东方绿舟等上海特色景区和项目,并可考虑将这些旅游景点、换乘地的酒店住宿与世博会园区的参观票做成联票,使游客得到方便和实惠。
其次,就是建立世博交通缓冲区,将进入上海世博园区的客流有序地导向世博会址,并综合利用各种交通工具,增加交通方式的枢纽点与一般城市区域的联系。比如,在世博会园区外围,建造一些可直接安检进入的特殊通道,出租车到达这里后,游人不经过世博园区的大门,通过安检就可进入世博园区。此类通道既有陆门,也有水门,即在“水上巴士”所对应的世博园区外围也将建设此类特殊通道。
集
世界是平的,交通是网状的
根据同济大学的世博交通规划显示,由于世博交通出行的海量特征,使城市的交通基础设施难以满足个体化的交通需求。因此,采用“转”的交通策略将个体交通进行集约化处理。
世博会的场外集散交通方式主要包括远距离的轨道交通(包括磁悬浮)、地面公交、水上巴士、世博专线、旅游巴士、出租车、小汽车以及近距离的自行车和步行。在该系统中需要综合安排道路、停车场、公交线路和场站、出租车扬招站、自行车和步行系统,尤其要充分发挥公共交通的优势和潜力,有效控制进入车辆总量,形成以围栏区出入界面为主要集散点和枢纽点的交通组织网络。
世博会展区内高强度的客流交通,要求集约化的交通服务方式,即以公共交通为主导、辅以特色休闲交通方式的交通体系。与世博会的用地功能布局相适应,以网络化的公交为骨架,形成有序高效、导向清晰、特色鲜明的交通系统。
特
最有上海特色的交通方式:水上交通
在这里,“特”有两种含义:一是在交通规划中体现出上海“水”的特色;二是将清洁环保能源应用到交通工具中。建立两岸展区之间直接的交通联系是增强世博会用地的整体性、减少观展游客在两岸展区之间往返奔波的有效措施。现有城市桥梁和规划建设的轨道交通主要承担城市范围的交通,而作为展区内部的过江设施基本处于空白状态。必须深入挖掘水上交通的潜力,创造性地利用现有设施资源,同时增建新的跨江设施,满足两岸整体联系的需要。
上面的五个特色就是同济大学所设立的世博会的交通规划,主旨是试图用各种手段来解决城市发展带来的交通拥堵问题,而不仅仅依靠设施的规划。而这个规划是个不断修正、完善的过程。
链接>>>
拼车出行遭遇法律空白
在世博会期间,除了交通规划外,不少市民也在想一种缓解交通压力的方法——拼车出行,可是由于目前的法律空白,拼车出行也遭遇尴尬。
华信达律师事务所陈冰梅律师告诉记者,拼车隐藏着一定的法律责任风险,而目前我国在拼车方面的相关法律仍是空白,因此“拼车”行为的合法性就受到质疑。同时,上海治安交管大队相关人士表示,目前阻碍拼车合法化的最大阻碍就是发生纠纷后的责任认定问题,对于这一点,在保险上也同样遭遇尴尬。据保险业内人士分析,保险公司到目前为止,并没有推出与拼车相关的保险业务。不过,车主倘若投保了人员座位险,对于乘客发生的事故则归入此险种的赔偿范围。
据了解,在国外,拼车行业发展得相当成熟,大的顺风车公司都设有分支机构。在德国、新加坡赶上交通高峰期,私家车空车上路甚至会被罚款。在韩国,不仅私家车,就是出租车也可由多位乘客“拼车”,称作“合乘制”。在欧盟内部,甚至有从德黑兰拼车到伦敦的业务。对此,业内人士分析,国内在拼车的形式上,基本上是一人有车,搭乘者多是无车者。不像国外的拼车,不少搭乘者都是私家车主,为了节约成本、环保等考虑才选择拼车出行。
目前,针对北京市正式实施机动车单双号限行措施,北京朝阳法院奥运村法庭在对“拼车”可能引发的纠纷和相关法律问题进行调研的基础上,正式向拼车族发出风险提示,并向广大“拼友”提出了避免纠纷、防范风险、保障权益的5点建议,其中就有建议“拼车”前应该尽量充分考虑可能发生的细节问题并通过书面协议的方式予以明确。(文/刘玲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