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奈的选择
自动变速箱技术,是中国汽车产业的最后一个技术盲区,国内企业多年的研发没有实质性进展,每年都要花费上百亿元从国外进口。
在比较了多种技术路线之后,发改委决定引进博格华纳的DCT技术,合资谈判成功后,在国内汽车企业中征询加盟者,最终确定了12家企业名单和各自的股比。
中发联模式一度受到中国本土汽车厂商追捧,最初愿意加入的企业远不止这12家,一汽、上汽都曾提出计划持股50%。最终在发改委的协调下,12家企业在持股比例问题上达成一致。他们将按照各自在中发联的股比分享收益,同时将从合资公司采购DCT核心模块,再自行组装自己的DCT变速箱总成。
中发联12家股东的利益如何协调,公司投资方向和项目如何确定?中发联有关人士表示,公司章程规定了12家股东的权益和在董事会中的席位,公司所有的投资项目将由董事会决定,总的原则是符合股东利益,符合自主品牌发展的需要,“必要时候,政府部门也会对公司的投资进行把关。”
在当天的合资合同签署仪式上,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张国宝说,中发联的模式可以使中国本土汽车企业分担研发费用、共享技术,避免重复投资,实现互利共赢。中发联与博格华纳的合作有利于中国汽车企业实现自主变速箱的自主生产,提高自主开发的实力和水平,也有利于博格华纳的关键技术扩大在中国的市场份额,是一个双赢的合作。
这种合资模式类似于十几年前,中联汽车电子有限公司与博世的合资。“八五”期间为了解决汽车尾气排放问题,国家有关部委推动和支持上汽、无锡威孚、一汽、东风、北汽等10家企业合资成立中联汽车电子有限公司,再与博世公司合资成立各持股50%的联合汽车电子有限公司,引进生产博世公司的用于精确控制汽油发动机喷射和点火的汽油发动机控制系统(EMS),并进行发动机和整车的匹配标定。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