销量下滑、库存积压严重,脆弱的经销商资金链如同几近极限的琴弦
“当秦皇岛码头的煤价从每吨800元一落跌到270元,张家港和广州的红木价格从1万元下降到现在的3000元时,我们看到,目前国内出口不畅,进口也同样不畅。
这些话并非耸人听闻。从2008年6月开始,中国汽车市场急转直下,令所有汽车经销商们措手不及。而根据银监会对汽车贷款发出的风险提示,去年银行业金融机构重点防范的就是对汽车经销商的贷款。而理财周报记者也在调查中发现,眼下为了缓解资金压力,很多经销商都不得不将新车合格证用作质押,抵押给银行换出承兑汇票;而在将车辆售出后,向银行还款后再将合格证换出,交还车主。
通过短期的资金周转,经销商得以维持经营,但是销量持续下滑、库存积压严重、银行贷款难,使脆弱的经销商资金链如同几近极限的琴弦。面对依然不容乐观的2009年,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人士认为,2009年将是经销商面临全面整合的一年,国内经销商行业的兼并重组势在必行;只有帮助经销商获得稳定的融资渠道,才能维持汽车市场正常的经营秩序。
融资能力事关经销商生死“命门”
“2009年,约40%的中国汽车经销商将面临倒闭或被兼并。”在前不久发布的《2008年中国汽车经销商满意度最新调研报告》中这样判断,而判断的根据是2008年里有80%以上身处市场一线的汽车经销商面临资金匮乏、经营亏损的压力,43%的经销商面临资金断裂或被兼并的考验。
“通过我们的调查和收集信息,也发现现在汽车经销商们对银行融资方面的需求非常迫切,所以协会正在力推与银行与经销商之间开展合作。”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人士告诉理财周报记者,“2009年将是国内流通领域的整合之年,而兼并重组将成为当下车市最关注的热点。”
2008年下半年,由于银根紧缩,汽车经销商们在办理银行贷款的程序上也较往年更加困难。此外,经销商融资成本和运营成本也随之上升,经销商从银行贷款的成本约在9%-10%。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人士认为,汽车流通业属于资金密集型行业。按照汽车业的惯例,经销商向厂家进货一般都是“款到发车”,但是一家4S店每月的流动资金动辄数千万元,经销商自有流动资金根本不可能完全解决提车款项,只能通过各种渠道获取资金,其中银行贷款就是最主要的渠道。而2008年频频出现的经销商破产事件,也多是因融资困难最终导致资金链断裂所致。
“像百得利这样的大型贸易公司,本身也有与银行合作的融资途径,但是现在银行放贷确实相当谨慎,审批程序和条件都非常严格。”北京百得利汽车进出口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林钦松告诉理财周报记者。
正是由于金融机构对于经销商资金考核严格,只有在经销商能够保证公司良性运作的前提下,才能确保贷款额度的正常化,而一旦销售环节出现滞销问题,库存车辆增加,经销商的资金链问题就会随之凸显;如果资金链出现问题,经销商极有可能快速倒闭,并在市场上产生不良的连锁反应。
“卖出一批车,还上贷款,公司才能正常运营;否则资金链就会断裂。”一位汽车经销商告诉理财周报记者,“但是从去年下半年开始,新车销售持续下滑,资金回笼速度放缓,很多经销商限期内根本无力偿还巨额贷款。”
这种恶性循环更加导致银行对汽车经销商放贷的极端谨慎,致使更多的经销商不得不求助于民间的高利息贷款,或者将自己的资产放入典当行进行抵押以换取现金。这也就出现了本文开头经销商“爆料”的一幕。
即便是在北京、浙江这样新车销售仍然保持增长的区域市场,也同样面临着利润下滑的财务困境。据北京北辰亚运村汽车交易市场总经理苏晖介绍,2008年前11个月北京汽车市场累计销售新车49万辆,二手车销售近39万辆。“但是,北京所有的经销商都出现了销量同比增长而利润大幅下降的状况,有50%的经销商亏损。”苏晖说,“而经销商的倒闭潮2009年还会来得更汹涌,大鱼吃小鱼的兼并重组也在所难免。”
他认为,由于缺乏合理的商务政策,经销商在产业链中一直处在受制于整车厂商的被动地位,随着新一年车市不确定因素的增多,经销商还将承受更多来自厂商的压力。
也有业内人士认为,经销商大面积亏损,并不是单方因素作用引发的,而是宏观形势、厂商关系、经销商融资能力三大力量共同作用所致,而在市场不景气的情况下,包括现金管理能力、融资能力在内的财务能力则直接关系经销商的生死存亡。
[1] [2] [3] [下一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