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常务会议在年前通过了《汽车产业调整振兴规划》,其中提出从2009年3月1日到12月31日,国家将安排50亿元对农民报废三轮汽车和低速货车换购轻型载货车以及购买1.3升以下排量微型客车,给予一次性财政补贴。
“汽车下乡”,从严格意义上讲是一个既拉动市场格局变化、又能缩小城乡差别,同时还能进一步提升国内汽车发展的重要工程,然而“汽车下乡”又非一片坦途,还有三道“坎儿”要过——
第一道坎:目前农用三轮车价格在5000元到上万元不等,微客价格2万~3万元。由于差价较大,具体补贴多少将是一个难题,这将直接决定“汽车下乡”对农村购车者的吸引力。另外,对于“汽车下乡”补贴政策,业内预期并不高,严格来说类似于以旧换新。具体多少农民能享受到优惠很难说。农民必须手上有三轮汽车或低速货车,而且他们愿意以旧换新才行,可能很多农民不愿意以旧换新,“汽车下乡”到底具有多大的诱惑力,目前心里没底。
第二道坎:农村硬件设施尚待完善,目前厂家在农村营销布点仍然很滞后,内地一些县甚至一家汽车经销商都没有。要想让农民买车,保养、修车等售后服务必须都得跟上。厂家的营销服务不下乡,“汽车下乡”便无从谈起。目前还面临着一些非品牌私人修车行的冲击,这都不利于品牌汽车在农村的市场开拓。
第三道坎:国内农村的发展与富裕程度差异很大,如果一刀切式地将广大农村看成是汽车的“大后方”的话,难免会造成期望值越高、失望会越大。有关人士表示,尽管实施“汽车下乡”难度大,但仍然会按照既有的模式安排。作为拉动内需的一大动作,农民、车企都十分关心补贴细则,据了解,“汽车下乡”操作起来难于家电下乡,细则预料要到3月份才能公布。但专家认为,很可能参照家电补贴力度,给予3000元左右的购车优惠。
然而要最终调动农村购车市场,还必须多管齐下,包括银行也要给予一定贷款,中央、地方各补贴一些,厂家也优惠一些。推行“汽车下乡”意在既给农民带来经济实惠,又能促进需求,作为应对金融风暴的一个举措意义重大,但显然,“家电下乡”所出现的种种问题也同样会出现在“汽车下乡”,诸如质量问题、贴牌产品问题、补贴落实问题等等,更应该提前防范。
在“汽车下乡”相关政策细则出台之际,正是国内汽车面临各方面大考的时候。这种大考,既有如何实现技术与服务的国际化发展、又有如何面对新环境下的国际化竞争以及如何使国内行业更上一个台阶的问题以明确化,这些都是现阶段行业的主要任务以及重要的方向。如果能从“汽车下乡”活动中汲取到宝贵的技术与诚信经验的话,“汽车下乡”不但是实现拉动内需的重大利好,同样也是实现国内汽车从量变到质变的千载难逢时机。
“汽车下乡”不仅具有明确的指导意义,还具有实质性的内容,从长远来看必将对汽车产业调整构成影响。但要达到“汽车下乡”效果的最大化,除了增强农村体质,增加农民收入。更需要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多管齐下”深层次的意义在于:成败不在于“汽车下乡”这项政策的本身,而在于政策和投资等能否有效化解失业和灾荒带来的负面影响、解决劳动力及其家人的教育医疗和社会保险等诸多顾虑。若政策、资本等力量可以真正实现藏富于民,则不仅“汽车下乡”能带动汽车业走出阴霾,其他行业的问题也都可以迎刃而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