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小品《卖拐》让“忽悠”一词成为欺骗行为的代名词。时下,“忽悠”无处不在,汽车消费领域也不例外。尤其那些首次购车的消费者,上当受骗的现象时有出现。时值今年“3·15”即将来临之际,笔者对汽车消费中常见的五种忽悠行为逐一揭露,并请业内专家出谋应对,希望对大家选车购车有所帮助。
忽悠一:低价诱饵
购车者第一关注的是车价。一些厂商正是利用这种心理,打出各种“低价”幌子,引诱购车者上钩。最常见的手法是在一个车系中推出一款价格超低的车型,使劲吆喝。等购车者被吸引到店后,他们要么宣称低价车型“暂时缺货”、“已售罄”,要么告诉购车者这款车配置超低,既无收放机,也无空调,游说客户选更高价位的车型。
专家支招:先想好自己要花多少钱买车,再去逛车市。而且,同一车型在市场中出现多个售价早已司空见惯,购买前最好是货比三家,反复与销售商“砍价”,等接近你的心理价位再出手。何况车市中,同等价位的车型多得是,何必把自己限制在一个车型上。
忽悠二:降价补偿
在激烈的车市中,降价是常事,一夜降几千上万都不稀奇。于是不少购车者捂紧钱袋不敢出手,生怕一出手车价就跌。为让消费者放松戒备,一些车商打出了“降价补偿”旗号。可是车价岂是单个经销商能左右的,如果竞争车型价格有变动,其价格也必然会变。等购车者发现吃了亏,去找经销商理论,他们往往会用“我们说的是如果厂商降价,我们才补偿给你,现在价格便宜只是我们在让利促销”这样的文字游戏来狡辩。
专家支招:选定一款车,先探听一下其竞争车型的价格趋势,再出手不迟。在购买有“降价补偿”政策的车型时,一定要跟4S店签订相关协议,并注明准确的降价补偿时效和金额,这样即便是出现纠纷也有力争的凭证。
忽悠三:伪新车
新车永远是消费者关注的焦点,于是汽车厂商就猛打新车牌。三天两头推出一款新车,以吸引更多人的关注。这些车真的是“新车”吗?据业内专家介绍,目前市场的新车,除少部分属于真正的新车外,绝大多数是对旧车型的内饰、颜色、前脸等稍作改动后的改款车。严格意义上讲,这种车实际上是“伪新车”。
专家支招:首先,不要囫囵吞枣地消化厂商的新车概念,一定要仔细对比,找到新车和老车之间的本质差别;其次,新车也未必比老车的价格高,如果只是部分配置的改动,高出几千元甚至上万元的价差从何而来呢?所以,购买所谓“新车”时消费者一定要理性,切记“冲动是魔鬼”。
忽悠四:“零”公里
大家都知道,新车都是由厂家用板车直接运送到各经销店的。按理说,其车辆不会产生里程。但这并不说明,里程表上显示为“0”公里的都是新车。因为,当车辆的里程表传感器拔掉后,无论开多少公里,里程表都是不走的。所以,不要盲目相信“0”公里数据。
专家支招:判断一辆车是否被用过,其实很简单,购车者可以从这两方面来鉴别:一看轮胎,零公里新车的轮胎,是完全没有磨损的,包括轮胎制造过程中产生的细小痕迹以及刺状的凸起。只要发现哪怕是最细小的轮胎磨损,而里程表显示为“0”的时候,很有可能隐藏问题。二看“跑冒滴漏”,所谓“跑冒滴漏”,是指车子行驶了一段里程后,出现的漏油、漏水、漏气等现象。打开引擎盖,观察发动机汽缸体和汽缸盖、油底壳之间有无机油渗漏;水箱周围有无水渍;电瓶装头附近有无污染和锈蚀;空调管路的接口处有无尘土沾上。只要有,就说明这车被用过。
忽悠五:经济油耗
油价居高不下、养车成本飙升,让普通消费者很头疼。于是,“这车油耗多少?”成了大家买车时必问的问题。针对这个问题,大多数厂家在对外推广和宣传时,都把“经济油耗”作为一个宣传重点,并鼓吹自己的产品是同级别同类型的产品中油耗最低的。等消费者真正使用之后才发现,实际油耗与“经济油耗”相去甚远。
专家支招:汽车厂家公布的“经济油耗”就是一个理论油耗,一般与实际使用油耗差别很大。日前,国家发改委专门对市场上400多款各汽车品牌的畅销车型的油耗进行了测试,并对外公布了油耗数据,消费者可以将其作为购车时的参考依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