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产业振兴规划百亿专项资金发动机项目初定
文/战静静
近期,汽车产业振兴规划中提出的支持企业技术创新、技术改造的100亿元专项资金,成为业界关注和热议的话题。目前,体现这100亿专项资金落实情况的《技术进步与技术改造项目及产品目录》正处于论证起草阶段,据知情人士透露,1.5L以下直喷国Ⅳ汽油发动机项目和3L以下升功率45%千瓦的柴油机项目,已经明确包括在内。
对发动机行业而言,这无疑是一个利好消息。那么,要完成这些技术创新和技术改造计划,我国发动机行业急需在哪些环节有所突破呢?
针对此,记者采访了中国内燃机协会副秘书长魏安力。他回答说:“支持1.5L以下直喷国Ⅳ汽油发动机,着眼点是低排放小排量车型;支持3L以下升功率45%千瓦的柴油机,既是从能源战略方面考虑,也是提高我国汽车产品竞争力的举措。为更好地完成技术进步与改造项目,发动机行业需要在提升基础零部件供应体系、ECU控制策略两方面重点突破。”
基础零部件供应体系总体水平较弱
作为总成产品,发动机技术提升需要各零部件系统的配合与支持。魏安力表示,要实现规划提出的发动机平台建设目标,首先要提高和改进发动机基础零部件的供应体系。我国发动机供油、增压和后处理系统的自主研发能力都亟待增强。目前,这些领域都被国外企业垄断或包围。
在国内发动机供油系统领域,博世仍处于垄断地位。
几家外国企业已经成为国内增压器市场的主角,涡轮增压系统OEM市场,被霍尔塞特、霍尼韦尔等国外厂家占据。霍尼韦尔在中国重型车市场已经达到 45%的占有率,在轻型车市场上也有很大的市场份额。可喜的是,以山东寿光康跃和湖南天雁为代表的我国增压器企业正在崛起和壮大。
在排放后处理方面,一些国外企业早在3年前就开始调整投资策略,收购合作中方的股份,变合资为独资,以期在我国实施高等级排放时间表时获取高额利润。据估计,到2012年,我国排放后处理系统的年市场需求总规模将达到300亿元。魏安力介绍说,虽然与国外先进水平有一定差距,但以无锡威孚力达和昆明贵重金属研究所为代表的国内企业已经开发出成套系统。目前,国内的排放后处理系统生产还没有形成批量,很多主机厂为满足国内高端市场和出口需要,只能从国外购买。在这种情况下,进口产品价格高得离谱。
魏安力认为,整体来看,在基础零部件供应体系方面,目前中国总体水平较弱,但在每个独立的技术体系已经形成自己的技术能力,如何把这些技术集成起来,是提高我国发动机行业整体竞争力的关键。
ECU控制策略最落后
“ECU(发动机控制系统)的关键是控制策略,中国发动机行业目前在这个领域最落后。一台发动机做完了,从供油系统、增压系统到后处理系统都需要进行标定,我们的很多发动机企业往往要支付几百万元到博世标定。”魏安力说。
从现代发动机的角度来看,控制策略的地位越来越重要。ECU相当于汽车的大脑,起到总体协调作用。例如,随着环保要求的提高,ECU系统需要能够监控调整车辆的废气排放量,一旦发现排放超标,ECU控制点火和喷油,对发动机的工作重新调整,使车辆回到合理的排放指标范围。所以,在进行发动机产品设计时,要根据安全、排放、能源、环保等各项法规要求,通过对产品性能的指标分解和项目标定,选取最佳方案实施控制策略。
魏安力说:“控制策略关系到发动机零部件系统的匹配。比如,博世给某家企业配供油系统,就要指定必须用哪一家的滤清系统,不然滤清就过不了关,博世的标定就没法做。于是,德国的滤清器企业随之在中国发展起来。与之相同,增压系统、后处理系统也要由其指定。因此,控制策略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目前,ECU系统控制策略中国企业也都在做,但多数是一知半解。”魏安力介绍说,我国发动机企业的现状是:发动机方面的设计人员,知道如何可以把自己的工作做好,但很难系统地提供发动机方面的指标、参数等,并使用发动机本身的控制策略去指导零部件供应。同时,在零部件供应商在如何满足发动机控制策略的要求,并最终符合标定方面存在缺陷。目前,玉柴的控制策略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