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主发言
“不山寨,不时尚。”就连大导演张纪中也准备“山寨”一把了——在即将5月新拍的《西游记》中,张导打算把哪吒的风火轮做成哈利·波特扫帚那样的标志物。的确,始于08年的“山寨”,如今已成为一个时尚的“流行词汇”:山寨手机、山寨春晚、山寨足球队……还有,山寨汽车。
大凡提及“山寨”,人们总是下意识地联想到不专业、不正规,甚至与模仿和抄袭划上等号。“山寨”果真就如此不堪吗?“山寨车”到底有没有优势、有没有市场、有没有前景?本期《水煮车市》,就让我们一起来侃侃“山寨车”。
山寨,永远没有出路
穿衣服,很多人都怕“撞衫”,够尴尬的,更别提当假耐克遇到真耐克,肯定立马想找个地缝钻进去。同理,如果你开着山寨“小精灵”,在朋友的聚会上与奔驰Smart相遇,你将会有怎样的感觉?且不说“山寨车”的性能、做工不能与正版车同日而语,单从动机上讲,“山寨”完全是对自己没有信心的表现。山寨的出现,很大程度上遏制了原创。大家都“拿来”,谁来花巨资研发呢?而如果没有原创,我们的汽车工业又怎么进步?
实际上,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我们的自主品牌无论外观还是技术都已今非昔比,如畅销车市的长安奔奔,动力参数超过同级合资车的中华1.8T发动机等。当前,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全球汽车业正面临新一轮的洗牌,这对于我们的自主品牌来说,可谓千载难逢的机会。如果现在还是一味模仿,一味“山寨”,而不自主研发、自主创新,我们的民族汽车工业腾飞恐怕就永远只是个梦。所以我认为,“山寨车”没有前途,山寨不是“出路”,而是“死路”。
山寨,要“山寨”出水平
眼下,“山寨”是个热得发烫的词汇,“山寨现象”引发了强烈的社会关注。“山寨”作为一个中性词,没有褒贬义,只是一种状态。山寨产品是利用自身技术条件和经济力量,以极低的成本模仿、整合市场上流行产品的外观或功能,并加入自己的创新元素,最终在外观、价格等方面全面超越原型产品。存在就是合理的。我国目前经济发展水平还不高,居民收入有限、国内汽车市场十分广阔,而属于草根阶层的“山寨车”抢占的正是需求旺盛的中低端市场。
对“山寨车”要一分为二地看待,“山寨”无外两种发展态势,一是直接copy的盗版手段,这种“山寨车”最终将走向消亡;另一种则是通过仿造,走向创新,最终成为市场竞争主体,这样的“山寨车”才是值得推崇的民间智慧的自主创新之道。现在满街跑的奇瑞QQ、双环小贵族、众泰UFO飞碟就是鲜活的例子。它们从模仿走向成功,正是对“山寨车”最好的辩护。我们不能永远做世界的制造工厂,还应做世界的研发中心。这种由“中国制造”进步为“中国创造”的“山寨”是值得提倡的。
下山,变“抄”为“超”
模仿既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式,又是一种最坏的学习方式。吉利曾经是国内汽车行业采用“山寨”策略的代表,具有低价、外形模仿等“山寨”的典型特征。但是,从模仿的不同层次来看,吉利属于学习者而非抄袭者,它更像鲁迅先生“拿来主义”的好学生。虽然刚开始吉利做低价车时,部分车型模仿了奔驰的前脸,但吉利并没有一味地依靠模仿,而是积极学习先进技术和经验,努力自主创新,短时间内就掌握了发动机设计制造,自主研发出自动变速箱,并随车型的更新换代迅速改善了产品质量。这些成绩甚至让国内老牌汽车企业都自叹不如。同样,在“山寨”过程中成功的案例还有奇瑞、双环、比亚迪。
起步时走捷径是可以的,但底线是不能违反法律,如果真的要想做大做强,就必须拥有自己的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而不能永远走山寨之路。山寨“抄”完后要“超”山寨,当“抄”发挥创意,变成“超”的时候,山寨才算真正下山,成为“潮流大王”。从这个意义上讲,自主品牌要走出大山,不要永远做山寨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