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日本海啸地震对汽车行业的影响很大,中国的一些日资合资车企和欧美的一些日企工厂已经面临停产困境,如果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发力,中国零部件企业能否抢占日本企业的国际市场份额?
司博特:日本汽车零部件产业正在生产高度复杂及专业化的配件,用于海外出口业务。丰田、日产和本田希望从中国采购零部件,不仅价格更低,还不会受到海关关税以及物流链的影响。但是,由于其它工厂无法完成生产任务,这些零部件仍然需要从日本进口。或者,进口零部件是为了“全球效率”。如果丰田在日本爱知县生产一百万台发动机,而位于中国天津的工厂需要两万台发动机,那么丰田便不会在中国组建专门的发动机工厂。说实话,目前我并不认为中国汽车零部件产业会因日本的灾害而受益。我注意到许多中国工厂都在使用日本制造的数控机床。如果机床出现问题,而发那科等生产商又无法提供修理用的零件,那该怎么办?此外,专用的材料有可能遇到供应中断的问题。深圳制造的主板需要使用日本的微控制器,该零部件或许会出现供应短缺的状况。如果一家制造芯片的日本公司无法将生产任务转移到未受灾的工厂,中国企业又怎么会从中受益?但是,从长远角度来看,中国公司会得到机会。从现在开始,如果海外采购经理决定选择日本的供应商,他们的公司会对日本震后的状况感到担忧。然而,想从这一点获利的话,中国的制造商首先要具备实力。收获果实并不难,但你必须先培育果树。
主持人:锦湖轮胎事件引发轩然大波,对于汽车零部件的安全问题也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对于汽车零部件的安全问题,欧美企业是怎么做的?中国企业还有哪些需要提高的地方?
司博特:人们很少听说欧洲市场出现了严重的与零部件相关的质量问题。这背后的原因是在欧洲经济委员会管理下,欧洲实行了严格的质量与安全条例。除非经过认证,否则不符合条例的零件将无法在欧盟成员国使用。如果生产厂家想要打造符合欧盟要求的零部件,需要为每一种零件申请欧洲经济委员会的认证。认证是必不可少的,并且厂家需要严格遵守管理条例。如果厂家生产的不是已经得到欧洲经济委员会认证的轮胎,而是其它种类的轮胎,那么产品将立刻被禁止使用。不仅该种轮胎会被取消认证,厂家也会接受审查,可能会失去所有的认证。那么这家工厂将失去所有欧盟国家的业务,可能会面临倒闭的结局。
美国实行的是事后检查制度。美国也制定了条例,但不会严格检查企业的遵守情况,除非有事故发生。如果发生事故,企业需要承担极高的赔偿金。在美国,产品责任赔偿的金额非常之高。但是,由于美国的产品责任与进口商挂钩,所以还是有许多企业去冒险。一些被广泛宣传的案例让中国产品在质量问题上背负了坏名声,挫伤了整个中国产业。
对于中国零部件产业来说,最好的消息是中国将成为联合国欧洲经济委员会汽车法规协调世界论坛的一员,目前该论坛有近60个成员国。中国的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与欧洲经济委员会的条例相似。但是,制造商必须完成两次认证过程,资金和时间成本较大。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