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继续关注正在直播的汽车天下,我是梁洪,欢迎大家继续关注星期三会客室,今天和来自新华社资深记者南辰。环保部环境与经济研究政策中心博士冯相昭、北京康达律师事务所律师杨红卫,一起来关注一下大气国十条。我们刚才和大家一起探讨的其中和我们息息相关的几条,在最后我们要说的这两条我相信也是听众朋友最为关心的,一条就是汽车环保的检测和监测不能再走过场了,另外就是所谓的智能交通的管理,在大气国十条的前提条件下,各个地方政府都会出台相关的政策。先说一说汽车环保检测和监测,其实在北京经常看到那样一些检测的车,检测的方法是不是科学?是不是能够真正的做到一个很好的监测?以前我们在节目当中聊到似乎要打一个问号。大气国十条出台之后,针对这一方面的情况,南辰你觉得这种现象会改变吗?不管是路上那种监测,还是咱们那个验车?
南辰:汽车年检存在巨大漏洞
南辰:我觉得都会改变,首先说一下车主可能每年要年检,尤其比如新车两年一检,但是过了相应的年限以后就要一年一检。目前检测场这一块漏洞还是挺大的。我们看相关媒体的报道,你找个车虫子,不管怎么着,临时让你过了,很不正常的。加大力度对检测场资质也要强力解决,出现一起找车虫,想方设法让你过的,资质要果断给它取消,这样大家才做到公平,对每个开车的人才公平,不是说一些污染度已经超标的车仍然花钱通过年检上路。再一个梁洪刚才说的北京路面上移动污染源已经实现了动态监测,相关环保部门可以结合交管部门扣钱进行一些处罚的,如果被抓到路面上监测车,抓住这个车尾气排放是不合格的,有可能跟违反限行似的要扣一百元,这个将来不光北京要搞,比如辐射到京津冀地区应该是统一联动,尤其是前一阵我注意到环保部门针对外环行驶冒黑烟重型柴油车,当时拦住,然后劝返,这个很重要。一定要提,你外地的冒黑烟大货车可能由于外地的环保治理很松,很轻松的就在路面上跑,但是你如果花了这么大的力气,又限行,给私家车造成这么些麻烦,但是这些大车你管不好,等于它一辆大车等于几十辆小车。
梁洪:这个问题要是展开谈,一期节目时间说不够,这涉及到方方面面很多的问题,以前我们也都讲过类似这样的笑话,拦一下,给钱走吧,我们希望以后这种情况能够改变,另外针对私家车所谓的每年的年检,这里面水也很深,现状就是在北京大家都可以说随时遇到类似这样一些情况。我们也希望有了这个大气国十条之后,落实到实处,特别是落实到地方政府的实处,能够真真正正管起来,管好,这一方面再来听听冯博士的建议。
冯相昭:大气污染防治计划重点应落在地方层面
冯相昭:大气污染防治计划落实我觉得重点应该就是在地方层次,因为我觉得这个行动计划更多的给出一个纲领性,宏观性的指导性的东西。具体的话,在各地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出台相关的细则吧。其实我特别注意到这一次行动计划跟以前有一些环保的法律法规有一些不太一样的地方,体现了一个差异化环境管理的理念。比方说拎出来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这种重点区域,把北上广特大城市,一是分重点区域,然后分重点城市,我觉得这个跟以前还是有一些细节,体现了这种更务实,更科学管理的这种方向吧。
梁洪:我们也要去继续等待针对大气国十条地方有一些具体的行动会怎么做。由于我们节目时间关系,最后还有几句话要请几位嘉宾最后谈一点,所谓的智能交通管理的在这次大气国十条当中,尤其提到了要加强城市的交通管理,要优化城市功能不具合规划,推广智能交通的管理,这里重点谈到提高公交出行,还有根据城市发展合理控制机动车的保有量,特别是北上广这些特大城市要严格限制机动车保有量,通过鼓励绿色出行,增加成本,来降低机动车的使用强度。可能恰恰就是因为这样一个纲领性的文件,上期节目跟大家探讨北京有可能出台的一些政策。各位从各自研究领域点评一下这一条吧。
冯相昭:北京基础条件已符合征收拥堵费
冯相昭:看到北京清洁空气行动计划里面提出了要研究征收拥堵费,其实我觉得根据目前北京道路的规划的话,我倒觉得这个倒是可行的,因为我觉得北京的整个是环形这样来规划,如果要实施这个征收拥堵费的话,也是有一些基础条件是具备的。当然可能从老百姓会反映比较大吧。
梁洪:冯博士您同意收拥堵费,您觉得一环一环好拦截是这个意思吗?
冯相昭:上海可能不太一样,从北京的话,道路或者交通有实施条件。
梁洪:好拦截,易于收费。这是冯博士的观点,听听杨律师的观点。
杨红卫:关注优化城市功能布局规划
杨红卫:关于拥堵费的收取,我更关注优化城市功能和布局规划,在我们解放初,梁思成先生建议我们把北京城保留,在北京城周边建立卫星城,完了之后其实就是一个把它的功能很科学的规划一下。在2007年首钢搬迁之后,也曾经做过一个规划,说把首钢原址建立行政区域,也就是说我们行政机关搬到那里,但是很遗憾2011年这个规划被取消了,只是作为一个概念,把那儿房地产炒热了。比方说有一个很合理的规划,像我刚才提到中石油、中石化,类似这样大型国企,没有必要建在二环以内,三环以内,能不能建到五环以内,他们每天到他们那儿办事有多少车,他们公务车又有多少,所以我更多关注的是布局规划。
梁洪:您觉得这个更加有效的缓解交通的拥堵,有效解决空气污染的问题。
杨红卫:我认为这是一个疏的方法,最后还想说一句话:我希望我们汽车今后车越开身体越健康,车越开空气越清新,这是我的一个梦想。
梁洪:谢谢杨律师,再来听南辰的总店。
南辰:我觉得问题的焦点除了杨律师的规划,还集中在人口,前两天北京相关媒体报已经两千万,有户口的一千两百多万,这里面在我们考虑车多了,还是人多的时候,也是要想到这个辩证关系。再举一个例子,鼓励绿色出行,大家都知道前两天四号线由于相关信号故障,很长一段时间都没车了,反映了当你倡导绿色出行,或者利用市场手段去调节的时候,你的公交供给和保障一定要过硬,这才是根子。
梁洪:所以我们今天和大家一起来探讨大气国十条当中和我们息息相关的这些条例,我们看到有了一个非常好的国家宏观性的政策之后,我们期待着地方政府能够出台更加行之有效的,来保障我们能够很好的出行,保证我们将来能够拥有一片蓝天白云实实在在的政策。我们也会继续的持续的关注,北京市相关一些政策的出台,非常感谢节目当中三位嘉宾,如果您想再次看到听到我们节目,可以随时登陆合作伙伴搜狐汽车,也可以关注本周出版的经济观察报,不要忘记了可以在手机上下载今日头条APP来看到今日头条推荐的本期精彩内容,再次感谢三位嘉宾,谢谢。
|
E电园纯电皮卡是啥妖孽
E电园试北汽纯电EU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