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频道 > 汽车新闻 > 产业新闻

兰州最严限行措施治堵治污 引起多方质疑

2013年12月16日07:57
来源:经济观察报 作者:张庆宁、李浩杰
第3页 :层层加码

  层层加码

  2012年10月,甘肃省副省长虞海燕出任兰州市委书记。

  一位接近兰州市党政部门的人士曾多次列席兰州的高层会议,其对虞海燕的执政风格总结为说话不留情面、做事雷厉风行,“说了算、定了干、马上办”,包括兰州市环保局局长在内的多位部门一把手因治污不力被就地免职。

  今年9月16日,兰州市召开2013-2014年度冬季大气污染防治动员大会,虞海燕要求加快推进兰州市大气污染防治整体战攻坚战,单双号限行作为综合措施之一被提出。

  据兰州市交通部门测算,如实行单双号限行,兰州中心城区交通流量将在目前基础上减少40%,汽车尾气排放总量也将大幅减少。兰州市环保部门表示,影响兰州市空气质量的各项因素中,汽车尾气污染占到20%。

  9月16日,兰州市政府印发《兰州市大气污染应急预案》,将大气污染程度设为黄、橙、红三个预警级别,分别是AQI(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达到150-200、200-300、大于300,均持续3天以上。当预计发生或已发生红色大气污染(重度污染)时,将启动机动车单双号限行、公车停驶一半的措施。

  不过,兰州市公安局发布的《关于冬防期间中心城区实施小型及微型客车单双号限行措施的通告》成为限行的最终版本。《通知》称:2013年11月1日起,AQI连续3天达到101(轻度污染)、PM2.5指数达到0.075mg/m3,并且预计未来气象条件不利于污染物扩散时,从第4天开始实行单双号限行措施,至2014年1月10日结束。

  这意味着,兰州市公安局将启动单双号限行的条件之一AQI,由《兰州市大气污染应急预案》中的“大于300”改为“达到101”。

  具体的限行措施又是怎样出台的呢?兰州市环保局一位知悉兰州市大气防控政策的官员表示,“这是由兰州市交警部门综合制定的,我们并不掌握。”

  “今年7月召开了一次兰州大气污染治理工作,会上提出在冬季污染严重时段,交警部门提前制定预案,在冬至前后40天探索机动车单双号限行措施。”前述接近兰州市党政部门的人士回忆,这条意见还被写入《兰州市大气污染防治总体工作方案(2013—2017年度)》(征求意见稿),并向公众广泛征求意见。

  从40天到55天,从AQI指数大于300到达到101,就这种“层层加码”的现象,经济观察报记者尝试采访兰州市交警部门和兰州市委宣传部,被对方拒绝。

  “兰州市实行的机动车限行规定,是交警支队经过充分调研、反复论证,立足兰州交通实际、借鉴其他城市成功经验所制定,具体限行时段符合城区交通流量流向规律。”兰州市公安局在11月22日的兰州市政府官网政府领导留言板上对市民如是解释。

  兰州理工大学计算机通信学院副院长侯亮与其团队正在为兰州市公安局交警支队提供非现场执法系统等诸多路况优化方案,并针对当前的限行措施做过一些局部交通压力的评测。

  侯亮认为,单双号限行是在特殊条件下的一种措施,由多种因素导致。“不仅要考虑兰州冬季大气污染严重的因素,还要考虑到目前兰州有多个路网提升项目同时推进。南山路和北环路的大修,以及14条断头路的改造和地铁一期项目的管线迁移等,都会导致交通压力上升。”侯亮与其团队最终评测结果显示,支持实施当前的限行措施。

  侯亮透露,除了他们,兰州市建设局、规划局、交警部门和各大设计院也共同研讨了当前的交通治理措施,“并不是谁拍拍头脑就决定了”。

  两位曾对限行表示反对的兰州道路专家告诉经济观察报记者,他们最近一两年虽收到过交警部门邀请,但已不愿列席此类研讨会,故不便发表意见。

(责任编辑:崔丽凡)
  • 分享到:
返回汽车首页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