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大家下午好!
我们下面进行第三节,主题就是贸易。贸易是一个非常宽泛的主题,我想给大家提供一些背景,主席台专家来自不同的背景,我们可以涉及到不同层面的问题。我给大家提供一些背景关于世界经济论坛在贸易领域所开展的工作,2008年我们创建了一个指数,这个指数主要衡量、测量做国际贸易便捷性,包括全球大多数国家,我们衡量了135个国家,这个指数以量化数据为基础,以及定性为基础,我们称之为全球贸易促进指数。我们参考了一些因素,包括交通和通信基础设施,还有边界的管理,边界管理非常重要,涉及到清关的时间,还有一些准入、贸易壁垒等等,所有这些综合在一起就是一个指数。这个指数怎么来用呢?主要让商业领袖、政府官员来对话交流,针对不同国家指数所得出来的结果,我们做了很深层次的讨论。
今天讨论汽车行业,这个指数与汽车行业有什么关联呢?一年半之前,有些贸易问题越发重要,越发有意义,我们与WTO总裁和一些CEO进行交流,这些CEO来自于日内瓦车展的CEO。我们可以进一步讨论这个问题。目前在贸易管理方面,成品车贸易有很多贸易壁垒,一般在哪生产就得在哪销售。另外我们还有不同零部件,这个零部件用来组装车,组装就面临一些供应链的障碍,比如说边界清关,还有成本过高,我们现在供应是全球供应,我们做了研究表明,如果要能够改进清关,改进交通,比如说新加坡,只要各个国家能够改进,全国GDP就可以提升5%,这笔数字是非常大,我们就能够达成一个协议,促进贸易便捷。在一些国家都有相关的障碍、贸易壁垒,如果这些都改进,我们对全球GDP贡献可以高到7%,所以我们现在管理成本过高,我们在这个领域有税收壁垒,我们都要思考一下它对于贸易的妨碍。
我们考虑到汽车贸易有六大问题或者六大关键障碍。这个障碍妨碍了汽车行业的发展,比如说监管标准。现在各个国家之间监管标准不同,入境、入关时间过长,争端旷日持久不能解决等等,这些都是妨碍了汽车的发展。我们也做过调查,提出六大障碍因素问被调查者,问他们认为哪个最重要,转口贸易壁垒,入境时间过长,复杂争端解决机制,还有一些不同国家之间监管标准各不相同,今天上午还谈到1958年协议的问题,像所有这些问题都是属于非常现实的,针对汽车行业来说的贸易壁垒。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就提了一些建议,建议从我们调研项目当中所得出来的。
今天专家来自于不同的行业,Patrick steinenmann是美林美国银行CEO,他在汽车行业有很多年的经验,对汽车行业了如指掌。您对于我刚才提到跟汽车相关的贸易问题,关心的有哪些?
Patrick steinenmann:
我从银行角度说一下我的观点,我也介绍一下结构的发展。
从融资的角度我们参与了汽车贸易,比如说为买车提供融资,涉及到中国的融资,也包括外汇交易等等问题,我还准备了一个非常简要的PPT,我主要介绍一些背景。
第一页主要是介绍整体量,我们先看进出口的量,这是针对中国和全球其他国家的。可以发现在过去汽车金融大幅度上升,有的时候有赤字,有的时候有供过于求。不管怎么样这个增长还会持续下去,目前还有供过于求,主要是处于一些特定的原因。
第二页,约翰刚才所介绍的情况,零部件和成品车之间完全不同,有很大的差别。左边在中国出口比进口多的多,几乎出口是50%多,这只是针对于零部件,零部件再出口方面有些超出、盈余。右边是整车,出口车比进口少10%,这个我们认为是不会永久的持续下去,因为专家们认为整车出口肯定在某一个时间点会上升。它会赶上进口,不管怎么样它可能持续维持在低位。
第三页,在货币国际化,大家都谈到贸易、人民币,以及人民币跟其他货币兑换的问题,这是一个问题,今后数年还会成为一个问题。我想货币的问题在今后肯定会发生变化,有助于贸易的发展。
非常感谢。
主持人:
说的非常好。Patrick steinenmann的观点对我们非常有用,给我们提供一些背景,一些大腕的观点,出口涉及到零部件和整车的问题,他的数据非常有意思。
下面是吴帆,先介绍您来自哪儿。
吴帆:
我是来自民族证券的。
我现在是民族证券汽车行业分析师,我从业经历不是太长,但是短短从业经历里面我认为六个问题其中几个方面:
右上端,争端解决旷日持续,容易产生短期违规行为。比如说汽车零部件企业由于对外贸易中遇到一些问题,有可能不同原因导致的,但是确实结果是导致他们为了最后能够赶上客户的需求,维护住客户,付出比较高的物流成本,在他们贸易过程中算是一个弊端。
国家之间的标准差异,举例,中国尾气排放标准、安全方面标准和欧盟不一样,就这个问题欧盟对我们国家产业方面提出一些制裁。
左下端,自由贸易税收问题,在前几年美国经济也不是太好的时候,确实有过反倾销税,对中国汽车行业比较重要的巴西市场也提出来反倾销税。中国汽车企业应该是感同身受的。
我就简短谈这几个问题。
主持人:
非常感谢,非常有意思的观点,非常高兴看到您认识到这些是中国汽车贸易面临的重大问题,这个可以确保我们确确实实在这方面有共同的认识。
邓韬先生,自我介绍一下,您对这六个因素有没有什么样的看法?
邓韬:
非常谢谢John B.Moavenzadeh。
我们公司目前总部是在澳大利亚,我们是一个全球性的公司,我们在55个国家开展了工作,我们主要是开展物流。
关于障碍,我们认为有一些障碍,但是在中国相关的主要是包装方面的问题,这个包装是可回收包装,这驱动了我们供应流,如果使用可回收包装,就可以持续发展下去。从汽车行业来说,中国是处于不利的位置,这与其他区域市场来相比,比如说我们汽车进口和出口,进口和出口要交5%的税,另外还要交一些保证费,每一辆车占15%,还有120块钱其他的费用。因此不管我们的税收部门有什么样的意图来征收这些税,我们在别的区域没有发现有这些税收。我们其实可以减少这些关税,如果能够减少这些税收,完全有助于中国供应链的发展。我们观察到一些政策上的不一致性,比如说海关,有些区的海关有海关局,海关局允许一些做法,有些海关不允许一些做法。如果各自行为不一致,对中国汽车行业贸易就有妨碍,无法提高。
主持人:
非常感谢,关于您最后所说的政策不一致的问题,为什么你们认为会出现这种情况,为什么这会成为一个挑战呢?
邓韬:
我刚刚谈过在有些区域得准备两套文件,但是在上海就没必要准备两套程序,这样就使得我们程序变得非常复杂。
主持人:
非常感谢。
赵永先生是泰勒信律师事务所。
赵永:
我就不介绍自己了,结合今天的话题,汽车贸易壁垒问题,如果我们观察中国关于汽车方面的政策,同时我们看到现在政策的变化很多都是涉及到这里面六个方面壁垒,比如说关税的问题,随着中国入世之后,汽车整车关税和零部件关税下降,还包括贸易和进口方面配额许可证的管理,随着中国入世之后,这块贸易壁垒已经消除了。同时我们再看海关方面,中国这方面在过去15年、20年一直在做这方面的工作,包括整车进口有专门的港口,国内专门做车辆进出口的港口,它其实一个目的是加强管理,另外一个目的是便于汽车进出口。从整个建设和流程意图是提高车辆进出口报关、进关方面的手续和效率。
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我们在政策层面以及标准层面,中国政府也在做大量的工作,其实我们很多的标准,很多的车辆排放和安全标准在很多情况下也在参照欧洲或者美国的标准。在标准层面上也在做这样的工作,其实在消除标准方面的壁垒问题。
我们已经做的工作已经大量消除贸易壁垒,但是我们还有很多其他工作需要进行,比如说贸易壁垒可能对于消费者来讲,现在来看中国进出口方面各种各样的车都有,不会觉得有什么贸易壁垒,你想买到什么样的车国内同样可以买到,可能就是价格贵一点,有运输和关税的问题。
关于政府采购的问题,这可能是今后从进一步销售贸易壁垒是中国汽车行业要做的工作。从政府采购层面来看,在现有法律框架下其实是有一个相应的政策和规定,要买国产的品牌、国产的商品,优先考虑,在这个问题上,可能是跟现在国民待遇的问题,以及WTO下面的政府采购协定方面原则是不符的,当然这些政策从07年开始,中国政府也在做这方面的工作,也在进一步商讨政府采购这方面的协议。
对于一些新兴车辆,比如说现在关于北京电动车的策略,包括补贴和牌照管理方面。一个事实就是对于现在电动车,不知道具体因为政策的限制,还是由于其他没有满足所要求的条件,但事实就是给予补贴或者免予号牌程序这些车里面,所有电动车都是国产的品牌,不包括进口的。这些是更进一步细微政府政策的调整。这块是今后从国内的角度来讲,怎么样进一步消除汽车贸易壁垒方面的一些相关具体方向,可以做一些工作。
主持人:
讲的非常好。
我想澄清一个问题,一开始谈到没有完全做好车的问题,以前那种车的税收是25%是吗?这是特斯拉汽车进入中国的时候必须考虑的。
赵永:
是,我说到配额系统,在过去你必须获得配额来分配你进口什么样的车,进口多少,但是现在这个已经被消除了,我们现在可以通过授权系统可以自动获得审批。
|
E电园纯电皮卡是啥妖孽
E电园试北汽纯电EU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