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漫金山,开车如行船!
暴雨袭击、城市内涝,深圳数千辆汽车被淹的消息,暴走报端。
据报道,初步统计显示,暴雨中当地150处道路积水,20处片区发生内涝,5000多辆公交车无法正常运营,约2000辆汽车被淹。
桃然之父认为,这似曾相识、此前在不少城市上演的一幕,说明现代化城市建设需要重视城市里子,切实搞好地下的排水系统,为雨季的民众出行保驾护航。
城市现代化应体现在里子
注重面子不注意里子,常常是不少城市的通病。
但只注重城市面子而不重视城市里子,必然遭受大自然无情惩罚的苦果,并连累城市居民。
大雨倾盆、急流飞瀑、城市看海、路上划船、店前抓鱼、地铁口欣赏水帘洞,大巴成了冲锋舟,轿车成了孤岛……,成为了一些城市雨后的窘态。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雨,让一个城市面临一场不大不小的出行危机。
城市暴雨后成泽国,直接拷问城市系统的设计、规划、管理等部门的良心。
一座现代化的城市,不在于其表面有多么光鲜堂皇,而是要看城市地下看不见的工程建设是否同样精心打造。而不能是一切看得见的面子工程做得十足,而看不见的城市下水道却是经受不住一场暴雨的考验。
如何使更多的城市不再重蹈暴雨后,道路汪洋一片的覆辙,俨然是一道摆在不少城市面前、亟待解决的严肃公共命题。
细节决定成败,重面子,更要重里子。19世纪法国伟大作家雨果曾经说过:“下水道是城市的良心”。
尽快提高城市排水系统的建设标准,才与现代化城市的身份相符。前几年,当“水漫京城”时,国外媒体甚至指出暴雨把中国现代化打回了原形:相对于高楼大厦林立的地上世界,中国在地下世界落后先进国家100年。
地上“富丽堂皇”、地下“老旧不堪”!高楼林立、富丽堂皇,繁华的现代化都市的风采不亚于欧美日本,然而雨后路可行船的狼狈无情显露了它的孔雀屁股!
显然,有关部门正意识到这一问题,广东省《城市排水防涝设施建设工作的意见》提出“到2020年建立较为完善的城市排水防涝工程体系和管理体系,广州、深圳市中心城区能有效应对不低于50年一遇的暴雨”。针对城市的排水系统做出了更高的要求,必将改变城市暴雨之后变水城的局面。期待尽快落实。
城市排水应借鉴中外经验
因地制宜考虑,起码要按照历史上当地最大降雨量来建立城市下水道系统的标准,而不是死板的照抄所谓的苏联标准,把责任推给外国人。
其实,老祖宗们在城市排水系统的建造上,具有自己的独特智慧。
赣州市北宋熙宁年间(公元1068年—1077年)修建的以福寿沟为代表的城市排水系统,至今还在发挥巨大作用,决然没有暴雨内涝之虑。
两相对比,网友只叹曰:“地面光鲜地下堵,天降暴雨天不助,回头看那千年城,今人只把古羡慕”。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像在暴雨之时大显身手的“德式管网”、“日式管网”,也值得学习和借鉴。
“德式管网”的排水系统,内可划船,其排水口如同倒置的鸭蛋型,上大下小,下半部分呈“V”型的部分,确保在污水流量比较小的情况下依然能够保持比较高的流速,使污水中所夹杂的泥沙污物被冲击得没有沉淀的机会,减少了日后的养护。管道的上半部分是水泥,下半部分则在水泥上贴了层瓷砖用来防腐蚀。跟造车一样,体现了德国人的严谨。
而日本许多城市的下水道,则可以开进卡车,日本甚至在地下50米修建盾构进式的巨型隧道来作为排水空间,所以城区也不多见逢强降雨就大面积内涝。
但是,我国许多看似现代化的城市,排水设计标准只是“一年一遇”,部分管网竟然还是在明朝、清朝年间修建的,排疏能力严重退化。
有关记者指出,2008年以来最大的一场暴雨袭击深圳、顷刻使之成为泽国,主要原因也在于相关标准滞后,使得13700多公里的下水道在暴雨面前不堪一击。当地官员介绍,上世纪80年代,深圳建市初期采用了苏联的城市建设理念,由于苏联降雨较少,排水管道标准较低,这导致深圳排水管道的建设没有充分考虑未来城市发展。
换言之,深圳大部分的排水管道是按照相当于每小时降雨强度约为50毫米的一年一遇的标准来建设的,而5月11日清晨突然而至的暴雨,到16时全市平均降雨177.7毫米,龙华最大降雨363.8毫米,最大小时降雨量高达89.3毫米,使得大量雨水无处可排,积水成涝。而某些排水管网的老化,也引发对雨水冲刷、地陷出现、危及人身安全的担忧。
在我国雨水较多的地区,加快改造下水管口径比西方国家小得多的沿用前苏联模式的城市排水设计,刻不容缓。
值得指出的是,在那些正在方兴未艾、热火朝天推广电动汽车的城市,更需要高度重视城市排水系统的高效性,以避免电动汽车在水中行驶时可能发生危及驾乘者的“高压漏电”次生事故。与此同时,也需要电动汽车制造商注重车辆“高压漏电”防护性能,强化线路密封性、自动断开高压(让遭遇底盘进水的电动汽车瞬间切断锂电池之间的串联,使之维持数伏电压单体电池的状态,不对积水道路电动汽车的驾乘人员造成伤害)。
排水系统是现代化城市的重要基础设施,尽量把排水系统做成庞大的“地下隧道”,而不是细如鸡肠的“小型管道”,那么城市还会面临立在水中央的尴尬困局吗?!
搞好城市面子的同时,弄好城市的里子。不要让人雨季里到城市来看海,更不能让车主的爱车成为漂浮在汪洋中的船!
作者桃然之父,70后。20年前毕业于吉林大学,独立汽车评论员。全球车市动态、业内热点评析以及精彩的俄罗斯长篇侦探小说,敬请关注搜狐新闻客户端订阅号“桃然之父”。
|
E电园纯电皮卡是啥妖孽
E电园试北汽纯电EU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