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频道 > 评论 > 2014全球汽车论坛

汽车功能革命 车联网与自动驾驶已成趋势

2014年10月16日17:39
来源:搜狐汽车 作者:综合报道
第2页 :Frank O'Brien:技术突破推动互联驾驶发展

晴川厅:车联网与自动驾驶车辆  Frank O'Brien:非常感谢各位,今天花几分钟的时间来跟大家介绍MAGNA,通过各位嘉宾的发言都可以发现,硅谷和汽车行业在联姻,大家都在做项目。不知道大家了不了解MAGNA,我们是全球最大内饰外饰动力总成的供应商,同时在中国也有很大的业务分支,三个核心,第一款在欧洲进行法规测试的这款车就是我们推出的,跟中国的合作伙伴合作,跟中国的OEM主机厂合作,相信这些主机厂都是大家所熟知的,现在在中国有28家工厂。

  说到驾驶互联,对于MAGNA来说有个关键的问题,我们的产能的问题,我们的产能是不是要为新一代技术来考虑适当的调整。我们的业务需要去考虑到,已经上市的最先进技术,前面说到很多关于趋势、未来的技术,现在技术的推出是日新月异的,如何使车辆引入这些技术,每一个人如何来选择这个技术,如何把已经做好的技术做好商业化,让它融入商业以后赢得利润,如何应对这个巨变的世界,都是我们的问题。

  首先我们的挑战是数字的生活方式对我们带来的挑战。现在的年轻人是没有数字化的生活不称其为生活。现在大部分人相信自动驾驶是可能的,很多人也在想像我们在美国开车,全天候的开车是连车窗都不要了,我觉得其实也在担心,是不是连后视镜不要了,完全连摄像头来捕获。技术如何能够跟政府的法律法规的推出相匹配,我们也知道政府包括监管方,在行业有很多监管,如果技术能够引入,法律法规是不是需要调整。

  从客户角度来说,最近也有一些访客做的交谈,都是50多岁的人在美国作了讨论,过来有什么要求,他说安全抵达就可以了,同时新加坡的外甥在英国上大学。我在这里就告诉大家,在过去四周里面他每天晚上吃晚餐的时候都是一边吃饭一玩手机的。新一代和老一代在生活方式有很大不同,媒体都是数字化的终端来生活。很多人觉得首先如果是自动驾驶就应该是零伤亡,应该至少达到这个目标,更好地控制汽车和技术,因为更多的技术出来,我们可以整合数据降低事故率。另外大家也觉得自动驾驶要涉及大量的数据,数据如何进行处理,安全都是很重要的问题,有这些数据,如何保护数据,同时技术也不能太昂贵,要大家接受好用就行。

  15年前很多人也在想汽车行业,他们都觉得汽车行业非常有历史,发展了这么多年。现在来看乘用车,可以看到每辆车所搭载的软件和应用的数量,跟航天器所搭载的应用数量差不多。觉得我们这块大有可为,大有潜力,作了很多比较,很多嘉宾也在做这个项目。在变道如果通过自动驾驶,告诉你驾驶的人是不是有糖尿病的问题,或者每个人经常往一个方向转,是不是他的神经系统有什么问题,同驾驶、医学、个人健康上都有很大价值,都可以产生很大的利用数据。

  大家想一下混动动力总成,如果自动驾驶这种混动动力总成也是需要去联合所有的零部件,不光要更好管理驾驶者的行为,它会收集各个零部件的信息,每百公里的油耗,如果有零配件的整合可以降低多少。这也都是自动驾驶可以实现的,对于我们来说如果自动驾驶,一个星期只开车一天的人,跟一天开十次车的人,肯定适用的保费也不一样,也可以产生更优化更个性化的保费的条款。

  LCD,在车里越来越用到LCD,包括摄像头的搭载,是不是更多减低了驾驶者的压力,如果采用自动驾驶,有更可靠的技术,驾驶者就不用像今天担心他的驾驶动作。这些数据如何进行收集,如何进行交叉比对,如何不产生更多的数据干扰驾驶者,反而要驾驶者分心,这都是我们要研究的。还有很关键的问题,没有信息不好,信息太多也不好,对于驾驶者需要的信息,并且他能使用的信息,这个也需要我们思考。

  在中国路上跑的车是3亿多,现在车辆是采用先进轻量的材料。车辆的制造,包括工程这些方面,还有测试这些方面都可以来去做更进一步的优化,而轻量化的材料上有很多讨论,法律上的问题,和约的问题,安全的问题,如果用符合材料都需要做更多的研究,如果采用轻量化的材料对车辆的造型产生深远的影响。

  下面跟大家说未来的出行以及MAGNA所采取的措施,前面提到动力总成会更小更紧凑,从互联角度来说,不光互联过程更紧凑,而且更加智能。未来20年随着自动驾驶的深入研发,其实互联网的可能性也会越来越大。同时也不能忽略现在看到内饰的变化,驾驶员坐的采取什么材料,获取音乐视觉的信息,如何更安全地获得信息都是我们进一步要研究的。所以从汽车互联的角度来说,这些可能性无所不在,而MAGNA做的就是跟硅谷接触,大家进行头脑风暴,哪些活动是可以通过商业化的资金的运作,能够让这些活动商业化,最终能够上市。

  我们在重型的慢卡车这块做的大量的研发,主要视频搭载了新的G3G的系统,通过软件收集卡车的信息,油耗更低,而且汽车自动响应的时间缩短。这是汽车互联测试的工作,包括路面的车辆感应,车与车之间的控制,这是到硅谷时做的讨论。如果想从北京东到北京西,能够安全地从北京东到北京西,你不希望整个过程交通特别堵塞的驾驶体验,整个交通信号灯系统都可以跟车辆内的信息进行互联,这样就可以把比较堵的地方的车进行引导,把某个路面的十辆车进行引导,让这自己的车行驶更加顺畅,也解决同向行驶的拥堵,在其他国家大家对它的认识度也越来越高。这是介绍手机上的APP的功能,可以诊断车辆引擎的状态,能够降低维护成本,降低保费。

  这是另外一个技术,也是我们投资的。是在硅谷开发出来的一项技术,就是我前面讲的所有这些信息,车上所有的信息都上载到云端,驾驶员可以在未来使用,包括交警保险公司都可以运用这些信息,关键是我们怎么样去进行商业化,在主机厂怎么商业化,以及在立法层面去来推动它。谢谢!

(责任编辑:刘岩)
  • 分享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搜狐汽车 | 新车 | 导购 | 试驾 | 行情 | 车型大全 | 产品库 | 经销商 | 二手车 | 车型对比 | 汽车广播 | 手机客户端 | 汽车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