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昆虫为名字的大众甲壳虫
昆虫也是动物的一个种类,大众甲壳虫当然也要提及一笔。外观造型是甲壳虫留给后人最独特的记忆。直至今天,这个造型看起来依然很Q,特别是以前那种短小的甲壳虫。
让甲壳虫广受赞誉和好评的是因为其出色的使用性能。甲壳虫的机械设计充分显示出了波尔舍的才能。车体坚实,底盘灵巧。采用风冷发动机,不但重量轻,维护简单,而且避免了因为水箱损坏而带来的维修麻烦,这为后来被大量应用于战场上奠定了良好基础。概括地说,就是机械简单可靠而性能优异。
甲壳虫最高时速可以到达100公里,采用了扭杆独立悬挂,车体非常灵活轻便。当这款大众车在1939年 2月的柏林汽车博览会上展出。美国《时代》周刊的记者对大众车做了报道,讥讽之为"Beetle",大众车因此而得名"甲壳虫",这一形象的名字一直流传至今。
福特野马的诞生 源于美国人对速度的热爱
二战之后,一种名为Drag Racing的赛车运动在美国开始逐步流行,即车迷今天熟知的直线加速赛。这种比赛对于发动机的瞬间爆发力要求非常高,正是因为Drag Racing的不断风靡,美国各大汽车公司纷纷开始研发大排量性能车,比如克莱斯勒C-300、道奇达特等,在当时这些被称为“Muscle Car”。
虽然当时肌肉车的一大特点就是物美价廉,但是对于二战之后年轻人逐步成为汽车消费主体的美国,肌肉车的价格还是超出了这部分群体的承受能力。嗅觉敏锐的福特高层显然看到了这一点,于是在底特律召开了一系列头脑风暴会议,目标便是如何顺应潮流,推出一款受到年轻一代欢迎的全新车型。
经过深入讨论,福特汽车高层制订了这款车型的定位:1、拥有时尚外观;2、价格平易近人;3、是紧凑型的轿跑车;4、车辆性能需强劲。随后福特设计部门很快按照要求开始设计,众多设计小组提交了自己的方案,最终设计师Gale Halderman的设计方案脱颖而出,成为第一代Mustang量产车的原型。
1965年首款福特Mustang诞生之前,设计团队提出了很多关于车名的备选方案,包括Torino(都灵)、Allegro(快板)、Avventura(奇遇)等。虽然Gale Halderman的设计图最终脱颖而出,但这款运动型车起初被命名为Cougar(美洲狮),且车头挂的也是“美洲狮”标志,后来才被确定为Mustang。
与此同时,一群设计师聚集在上千公里之外的迪尔伯恩,研究着Mustang的车标设计,当时的设计初衷是既要表现与“Mustang”相关,又要传递美国精神。诸多备选方案中,Phil Clark设计的“飞奔野马”赢得满堂彩,除了奔马之外,还有作为背景的红、蓝、白三道竖条纹(星条旗的三种颜色)。
野马进化史:上市20个月销量过百万
1964年4月17日,第一代量产版Mustang于纽约世博会正式发布,野马的名称是为了纪念二战中富有传奇色彩的美军P-51型Mustang战斗机。在开发初期,为降低成本,野马与福特Falcon车型共享生产平台,其中底盘、悬架和传统部件均来自Falcon,正是采用这种方式,福特将野马的起售价控制在了2368美元起。
野马发布之后,美国各地销售野马的地方都上演了疯狂的订购场面,在经销商处甚至出现了同时有15位顾客对一辆野马汽车展开竞标的局面,最终中标者坚持要睡在车里,生怕在他的支票被银行兑现前车又被人买走了。在福特开始接受预订的第一天,福特经销商就收到了2.2万份订单,仅用20个月便达到百万销量。
|
E电园纯电皮卡是啥妖孽
E电园试北汽纯电EU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