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良(6代GTI车主):
坐进7代GTI的驾驶室按下点火按钮之后,并没有出现我预想中想要的点火声,甚至我认为点火的声浪还不如6代GTI,不过当我真正开始上路驾驶的时候,7代GTI的排气还是带来了比6代更明显的声浪。7代GTI上最让6代车主口水一地的配置莫过于原厂标配的DCC了,有了这套DCC的加持,7代GTI的底盘从驾驶感受上来说要比6代强30%以上。
6代GTI的避震基本可以用傻硬来形容,真正需要它硬的时候它又会显得不够硬,在过减速带的时候车身会产生很多多余的晃动,这会让车上的乘员产生极为不舒服的感觉,如果从本质上来讲,6代GTI的避震就是典型的桶拉不住簧,因此很多6代车主把改装避震作为了买车之后的第一项必做的事情。在7代GTI上6代的这些问题基本都不再存在,首先底盘的整体感变得更好,过减速带的时候避震会处理的很干脆,及时把DCC的模式选为舒适,避震也可以对车身带来很好的支撑。
如果把模式选到运动模式上,这套避震可以给你提供更多的自信,在多弯的山路上可以给车身带来更好的支撑,当然就会有比6代GTI更高的极限和更好的行驶姿态。有了全新动力套装的匹配,7代GTI明显比6代GTI更加活跃,需要说明的一点是7代GTI的S档并不会像6代一样玩命的拉高转速,在正常驾驶时即使是S档也会比较积极的升档。
7代GTI的刹车脚感明显要比原厂的6代带给驾驶者更多的信心,要知道刹车算是6代GTI上一个比较明显的软肋,这在7代上面得到了一定程度的优化。我个人认为7代GTI拥有比6代GTI更好的转向指向性,在多弯的山路上这点体现的比较明显,驾驶7代明显要比6代更加轻松一些。
高超(福克斯ST车主):
高尔夫GTI和福克斯ST的底盘尽管都属于运动风格的调教,但是高尔夫GTI的调教更有亲和力,换句话说就是什么人都能开,什么人也都能把它开的很快。而ST则有些过于激进了,并不是所有人一上来就能驾驭的好。
GTI之所以说她有亲和力主要是有了DCC电子可调悬挂系统的帮助,它让GTI能够满足咱们不同场合和驾驶状态的需要,舒适模式下它的底盘可以做到有所取舍,并不像ST那样把所有的路面回馈一股脑的传递回驾驶舱,在运动模式下,它又能保证悬挂有良好的支撑性和干脆利落的回弹,以上两点是GTI最让我欣赏的地方。
自打开上ST的第一天我就抱怨,它的排气声浪模拟系统做得太假了,加油时的声音就像在打电子游戏,其实我很羡慕GTI的驾驶者随时能够享受到低沉有力的排气声浪。前提是只要你深踩油门让GTI开始加速,声浪便能迅速响起,让人热血澎湃。
当然,在7代GTI身上也有我并不喜欢的地方。比如说它的转向系统,现如今的大众车的转向系统有些太过电子化了,尽管指向精准但是总觉得与驾驶者之间隔着一层抹不去的屏障,车与人之间缺少充分的沟通。尤其是当车辆即将突破物理极限的时刻,方向盘很难将正确的路面信息及时回馈到驾驶者手中。
另外,还有一个GTI的特点,那就是底盘的调教,GTI的车尾在弯道中显现得十分稳定,即便是以高负载的状态进入弯道,车尾也是非常的稳健,与ST那种异常灵活的表现形成了鲜明的反差,当然这种调教会让车辆更快也更安全,但是仅仅就我个人的喜好而言,似乎少了一些乐趣和挑战。
有了XDS动态电子差速器,在全力加油的过程中车头的动态显得平稳多了,相比之下ST的加速过程完全就是车与人抢夺方向盘管理权的斗争,ST的感觉似乎有些精力过剩,强大的扭矩转向会导致驾驶者短时间的丧失对车辆的控制,除非是经验丰富的驾驶者,否则你肯定会被这种突如其来的状况吓一跳。
刘永浩(关注性能车):
说实话我对上一代国产GTI的印象并不好,原厂的避震器设定颠簸感还是很明显的,虽然支撑力不错,但日常驾驶舒适度还是不够。DCC的加入让我对新GTI的底盘设定有了非常好的第一印象,舒适模式下的颠簸感并不明显,车辆没有“碎”的感觉。大冲击仍然比普通高尔夫要强烈得多,但良好的吸震性能保证了这种冲击可以一次性的被吸收掉,而不会伴随多余的波动感,舒适性非常好。
ST是一辆随时紧绷的车型,无论驾驶员还是乘客,都会一直在座位里上上下下的小幅度起伏。路感之清晰自不必说,绝对能让驾驶者通过方向盘和屁股掌握足够的路面信息,但久而久之会让人觉得略感疲惫。手动变速箱加上动力强劲的2.0T发动机,可以让驾驶者完全游刃的按照自己意愿来掌握力量,发动机涡轮迟滞也控制良好,是足够符合心意的执行者。
7代GTI在运动模式下路感更清晰,避震器也变得更敏感起来。避震筒阻尼的增加缓解了车辆在高速弯角或是连续变线中的姿态变化,让车辆变得更加坚韧和敏捷。转向系统指向性不错,转向比虽不如ST直接和灵敏,但对于绝大多数非专业驾驶者来说,在乐趣中保证了更多的安定感和足够的操控性。
动力方面其实并不是本次GTI比上代车型进化积极的部分,而操控性和舒适感的平衡却因为DCC的引入得以大幅提高。另外非常值得赞许的是大众对于GTI驾驶模式的调教,它不仅可以像之前奥迪搭载的系统一样分别调节转向、底盘、动力系统的模式,关键的是变速箱在运动模式下是绝对可用的。大多数车型的变速箱在运动模式下就是一个强迫症患者,不管你油门多深,不到5000转就是不换挡,40公里时速也要用4、5000转巡航。而这次GTI变速箱的运动模式将不再如此模式化,而是真正提高了变速箱响应积极性,并且根据不同的驾驶状况更加智能的保持转速或加减挡,使运动模式下2000转换挡成为可能。在山路上,它几乎可以领悟你的需求,当然你也可以通过换挡拨片换来更高的自主权,响应速度基本可以让你满意。
ST在山路上比GTI要激进一些,开往山路的城市路段就好像在热身,并且还热的不太痛快,到了山上才真正撒开了欢儿。相比GTI,ST显得十分活跃,转向系统更加机敏直接,手动变速箱行程短、吸入感强,避震器支撑力充足。而真正倍受经验丰富的驾驶者喜欢的,就是ST偏向走尾的设定,尤其相比GTI偏向推头的设定而言,ST在弯道中的临界状态下过弯更加迅速顺畅。
这种设定的风险是车身的稳定性,对于赛道经验不足的驾驶者,我们更推荐您只把循迹系统的限度放宽到运动模式而非全部关闭,保证在车辆失控时电子系统能采取相应的措施,防止错误的操作造成更严重的后果。
总体来说,7代高尔夫GTI和福克斯ST表面是针锋相对的竞争对手,但其实是两款走细分定位的车型。7代GTI是一辆我愿意买来上下班代步的性能车,它能提供更好的舒适性和实用性,而在玩乐时提供非常多的乐趣。而ST,它追求更纯粹、更极致的乐趣,狂热的驾驶爱好者肯定喜欢这台6速手动变速箱提供的随心所欲的掌握力和直接的机械感,而往往这些人的屁股神经都比较麻木,早已对这种程度的避震器有了先天的适应力。
|
E电园纯电皮卡是啥妖孽
E电园试北汽纯电EU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