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说明
搜狐汽车 > 新闻 > 行业新闻 > 汽车评论

再谈李书福或应放弃沃尔沃

  ~ 前不久写了篇看上去有些扯的文章《李书福或应放弃沃尔沃》,刊发之后一些朋友说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话题,但意犹未尽,读起来不解渴。

  确实,如此一个扯得都飘上云端的话题,千把字的文章很难将其写得深刻。当然这主要是我水平有限,不具备将深刻问题写的浅显易懂的能力,此外担心在自媒体时代文章写的太长、太端着没人看。

  好友海兰看到后也有同感,认为扯一扯这话题很有意思,于是我们决定将这个话题搬到《车记思维》上继续扯。

  车记思维认为,中国汽车企业海外并购和被并购刚刚拉开大幕,“吉利沃尔沃”案是一个非常有价值的观察样本,对中国产业转型升级都有着十分重要的参考意义,应该长期关注。

  海兰同学也写了一篇同题文章《李书福或应放弃沃尔沃》,不同角度让我受益良多。

  提出这个观点,主要是看到了吉利在“蛇吞象”之后存在的消化不良现象和这几年中国经济及汽车行业发展变化。

  并购本质是一桩生意,买不一定对,卖也不一定错,关键在于要找到一个合适的时机,而不是坚持海枯石烂心不变。当年福特及时出售沃尔沃捷豹路虎等非核心品牌从而避免了破产,通用则是反面榜样,悍马等品牌连壶醋钱都没换到。

  中国汽车产业经过这几年有些失序的疯狂扩张,产能和品牌都已经严重过剩,毫不夸张地说,“中国现有汽车品牌即使淘汰一半,剩下的一半还富裕50%。”

  接下来的大浪淘沙过程中,那些缺乏持续发展能力、依靠机遇性市场机会赚快钱的品牌肯定会被淘汰,此外就是犯战略性错误的企业和品牌将遗憾出局。这一过程中,越早卖出去的品牌可能价值越高,一些品牌和企业到后期可能连送都没人要。

  大众汽车年报显示,其拥有46000名研发人员和超过10000名的IT专家,仅2014年研发投入就高达115亿欧元。这么大手笔的研发投入,吉利沃尔沃显然望尘莫及。

  这么多年沃尔沃一直拿不出来竞争力强的产品,究其根本原因只有一个,没钱。

  汽车业是资金密集型行业,没有雄厚的资金做后盾造不出来具有旺盛生命力的畅销车型,只能靠拼凑,在所谓配置、性价比、安全性之类找找卖点,短时间内这种营销手法可能还有效,但时间一长注定会被淘汰出局,这样的例子并不少见。

  纵观大众丰田等公司主力车型没有一个不是拿钱砸出来的,在沃尔沃希望立足的高档车市场更是如此,对吉利来说,沃尔沃嗷嗷待哺的产品平台简直就是一个无底洞。

  因此与大众丰田这些强大的对手在传统燃油车领域进行长期正面竞争,即使吉利沃尔沃不被淘汰出局,日子也会过的极其艰难。

  打个比方说,一个普通人与武艺高强的武林高手比武,怎么都摆脱不了输的命运,至于输的样子是好看还是难看,什么时候让你输,完全看对手的心情,不是自己能左右的。面对这样武林高手,如果不是被“裤裆里掏手雷、手撕鬼子”这样雷人神剧情节洗了脑,基本就两种选择,一个是不跟你比了,另一种选择就是换个方式打赢你,比如——拿枪炮。

  当年英国人就是这么干的,靠着枪炮仅阵亡几十名士兵就打得满清帝国又割地又赔款的,被迫打开通商大门,那些擅长骑射的八旗兵平时恐吓国内老百姓还行,在先进的洋枪洋炮面前套用一句网络词就是然并卵。

  所以吉利是否可以考虑换一个思路,集中资金新能源汽车方面有所作为,或者以积极心态参与到方兴未艾的互联网造车运动中来,跟谷歌、苹果甚至乐视啥的整点故事出来,都比讲老掉牙的沃尔沃安全话题更令人感兴趣。

  车记思维结语:

  要想走得远,必须看得远,至少要比同行提前一步看到风险,才有机会成为企业中的领导者而不是跟风者。

auto.sohu.com true 高斌汽车观察 http://auto.sohu.com/20151214/n431267789.shtml report 4302 ~前不久写了篇看上去有些扯的文章《李书福或应放弃沃尔沃》,刊发之后一些朋友说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话题,但意犹未尽,读起来不解渴。确实,如此一个扯得都飘上云端的话题
车图社

车图社

汽车最新实拍图片、官方图片。

娱车有关

娱车有关

与车有关?娱车有关!从汽车科技聊到文化。

汽车咖啡馆

汽车咖啡馆

汽车产业深度报道,权威信息解读。

凹凸榜

凹凸榜

用数据告诉你传播、品牌背后的真相,提供独立、专业的价值标准。

中国交通频道

中国交通频道

广泛的综合性交通多媒体发布平台。

极车制造

极车制造

解读前沿汽车科技,剖析精密造车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