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入行的时候,我们香港同事KC说:“没有拥有过一台丰田的人生是不完整的。”
这句话是要一定语境的,他当时的语境是爆着口水给我们讲述当年开着AE86 Trueno在公主道的日子,在丰田还有少年情怀的时候,每每提到Supra、 3S-GE这些名词自然让人口齿生津。但KC的解读是,如果错过了那个年代,人生淡定以后,也需要一台Alphard或者Crown皇冠慰藉心灵。
中庸对于一个刚入行的青年来说,这可并不是什么好品质,那一年我正努力露锋芒,恨不得全世界都知道自己很屌。有一天我拿了一台凯美瑞长测车,疑惑的也只有一个问题:为什么这帮人都爱买这样一台车?
所有汽车编辑在刚入行的时候对凯美瑞都没有太高的评价,别人用6AT的时候他在用4AT,别人用多连杆的时候他在用双连杆,别人用缸内直喷涡轮增压的时候,他还在说VVT-i。所以那个时代的神车是迈腾B6,只有广东人民孜孜不倦地买着凯美瑞——仅凭着“佳美”两个字的价值就值得务实的广东人认可。
一位在某自主品牌做逆向开发的同学跟我说,其实对丰田的逆向看上去很简单,其实却很难做出丰田的效果,因为这简单的结构里暗藏着太多调校功底了。
试车越来越多,见过了各种哗众取宠的车子,开过了各种马力吓人的怪兽,也战战兢兢试过不少豪华的座驾,回到功能的需求时才感觉到,中庸才是一种难能可贵的隐忍,中庸是丰田最难得的品格,凯美瑞可能是中庸中的中庸。
上一代凯美瑞我接触得最多,除了厂家送来的几台试驾车,更多的是家里的车子。在我蛮横的购买建议下,家里亲戚已经有两台凯美瑞、两台卡罗拉和一台RAV4了,各位亲戚对凯美瑞的评价是:不知道哪里好,但开起来就是好。
上一代凯美瑞我喜欢的是不紧不慢的驾驶,方向盘永远是轻盈的,不是那种特别精准的方向,但很叫人放松,宽厚的座椅不提什么运动DNA,就是一层好皮子和塌下去的感觉,把一个人都妥妥地放进去,再有一个不动感但很舒适绵密的动力系统,一台四平八稳好开的车子就造好了;相比之下这一代凯美瑞我则是更熟悉后排,这一代凯美瑞则是我每天上下班常用的车子——自从有了神州专车我就更喜欢这个后排了。
今天能在神州专车找到的公务车无非就三种:凯美瑞、帕萨特/迈腾和君越,南方喜欢凯美瑞,北方喜欢大众系,上海喜欢君越,把中庸落到产品功用上,这就成了一个极大的褒义词,中庸意味着每个人的适应性。
这个世界上大概找不到第二台车可以像凯美瑞这样无处不在了,坐着去希尔顿并不觉得失态,开去乡下工地也没什么不妥,上班族开着上下班不会喧宾夺主强过领导,而一个师奶停在菜市场门口也是合适的。大概没几台车能够这样没有社会阶层的划分,满足了我们对产品的期待。
我曾经笑凯美瑞是“新车也开不出几分动感,历经十年还不坏那才是满满的感动”,如今凯美瑞已经在国内已经整整十年了,对于这台车的情感慢慢也就酝酿出来了。记得当年做凯美瑞的对比,在绕桩、刹车、加速等各项对比中,凯美瑞当然没做到第一,但几乎都稳定在中上游。YYP在一次闲聊中告诉我,他取到的成绩居然是几乎所有单项第二,总分第一。
而最奇葩的故事是,我们几位同事开着几台城市SUV,又是四驱又是加锁,一路踩着单边桥翻山越岭到了一个山包上,正在感叹越野艰辛的时候,领路的当地人淡淡地说了一句:上次我爬上来也有点费劲。同事顺口问了句什么车,对方答:“凯美瑞……”,深藏功与名。
一台车能在中国市场卖好并不是偶然的,如果还能在美国市场卖好,那就一定有厉害之处了。事实上,凯美瑞10年来在国内卖了近150万台,在美国更是多年雄踞同级榜首,全球销量则突破了1800万台,在全球范围内它都是最受欢迎的中高级车。在凯美瑞身上,工程师忍住了个人态度的表达,而是努力去满足消费者的需求,让看似平凡的一台车做出更细腻的味道来。
就像粤菜一样,大概广东人是最理解凯美瑞的味道的,凯美瑞看似没有太大的变化,但其内里却是发生了许多细腻的进化,丰田谨慎地引入最新的技术:D4-S双喷射技术(缸内直喷+歧管喷射),(在启动时使用歧管喷射,利用气流的惯性使油气混合更均匀并降低氮氧化物排放;低中负荷时采用混合喷射,提升扭矩,降低油耗;高负荷时,采用缸内直喷,可有效降低气缸内温度,提升功率。)利用VVT-iW技术,能够在车辆中低速巡航时实现阿特金森循环,以此提升燃油经济性。
如果你只能买一台车,那就买丰田吧,如果只能买一台丰田,那就凯美瑞吧。
开凯美瑞意味着我们必须放弃一些张扬的诉求,退回到“功用”的角度,用最平实的观点去看待一台车。如果你现在不喜欢凯美瑞,那等你心更平气更和了,你一定会慢慢喜欢上凯美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