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伊拉克的国土上还在响着零星的枪声时,人们便极不情愿地把视线投向了来势汹汹且仍在全球蔓延的“非典”身上。据香港凤凰台4月22日报道,全球已经被确诊的“非典”感染者4500人,其中149人已经死亡,死亡率高达4%。北京则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疫区,形势十分严峻。 世界卫生组织对于什么是“疫情”解释得很清楚:不管是什么病毒,只要一旦流行开来,形成“人链”,那就不管你承认也罢,不承认也罢,你这块地界儿就是疫区,没商量。 由于尚未找到根治良方,人们不仅担心“瘟神”破窗而入,而且担心正常的生活秩序也会受到冲击。譬如,仅从北京市的“软服务”来看,这种担心就绝非多余。 这种“软服务”虽然算不上是个系统,但却实实在在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环顾四周,在我们的身边,卖菜的、卖肉的、卖水果的、卖米的、送报的、送饮料的、送纯净水的、送油盐酱醋的、弹棉花的、收废品的、修理电器的、缝缝补补的、上门伺候老人、产妇、接送孩子的以及星罗棋布的小饭店、小杂货店、小超市、小酒吧等等,不胜枚举。一句话,在北京的400多万流动人口中,北京人的吃喝拉撒,几乎全被他们包了! 平时,我们也许不会去关注他们,甚至还会生出几分嫌弃,遇上个“屎盆子”便往他们头上扣。可如今“非典”来了,北京也成了“疫区”,地道的北京人都肝儿颤呢,人家离乡背井的,能不跑吗? 好了,假设400万外地流动人员全都呼啦啦跑光了,您的小日子还能过吗? 这绝不是危言耸听。 事实上,现在每天都有不少在京的打工仔往外跑,否则北京人也不会大包小包地忙着抢购,各省也不会搞得那么紧张,纷纷派人在车站码头堵截他们。原因很简单,谁知道您这些从“疫区”中跑出来的人,会不会把“非典”带给家乡的父老乡亲? 因此,从防患于未然的角度看,再设身处地的为从事“软服务”的打工仔们想一想,待到把瘟神送走之后,北京人,包括上海人、天津人、广州人、太原人等等,观念是不是应当改一改?政府相关部门是不是也应当拿出点优抚政策来对待他们?否则,万一再来个“2号瘟神、3号瘟神”什么的,这日子还能过么? 当然,“非典”的冲击还远不止这些,车展也是其中一例。 天下太平的时候办个车展,当然是件好事,人们富裕了,手头有活钱儿了,谁不想买辆车开开?可是,“非典”来了。 “非典”一来,好事也许就会变成坏事。因为,越是人群聚集的地方,“非典”这玩意就越活跃,稍有不慎,就会造成疫情的大面积流行。在其尚未根除的情况下,就算是弄上几条防范措施,又能管个啥用,还不是挂一漏万,防不胜防? 如果“非典”能让我们变得聪明起来的话,那么,这倒是件好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