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2日下午4时许,夏利在北京的几家专卖店几乎同时接到天津夏利股份公司的传真通知,通知要求夏利10款车型统一下调价格,其中最大降幅达到8.5%。这不禁让人想起夏利在去年加大在1月12日作出的降价策略,曾经引发了去年汽车市场的价格大战。这次会形成当时的局面吗?一个有力的事实是:天津夏利4月份生产1.6万辆车,销售只达到1.3万辆。这是否意味着由于产品规模扩大而导致价格竞争的开始。为此,记者采访了亚运村汽车交易市场的且小钢,请他对下半年车市走势做一番理性的预测。
■汽车企业面临市场压力
且小钢认为,在今年的三四月份,确实出现了汽车单月产量大于销售这样一种现象,从1至4月份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统计来看,全国累计生产汽车141.30万辆,同比增长43.77%,销售135.96万辆,同比增长38.45%,其中,轿车生产56.35万辆,同比增长113.32%,销售完成53.95万辆,同比增长88.24%。也就是说,产量的增长大于销售的增长速度,如果这种现象持续到下半年,汽车企业之间将面临来自市场的压力。
从2002年的汽车市场来看,全年的销售远远高于产量,甚至一些品牌几年前的库存也被消化掉了,这导致部分汽车企业在2002年底作了一个宏伟的产销计划,从统计来看,个别企业今年前几个月的产量增幅达到387.22%,排名前几位的生产企业有的也达到了100%多的增幅,如果单计算轿车,产量的增幅还要大很多,因为一些下游库存现在根本无法统计。且小钢说,粗略地估计一下,前四个月轿车产量要比销量大10%左右,如果各个企业在下半年不能很好地消化产能,竞争将更加激烈,当然这对汽车市场是有益的。
■主动降价要占市场份额
从前几年各企业的价格策略分析,有两个阶段,一是被迫性降价,各企业争夺的是更多的市场利益,一般采用加配置和各种优惠方式;第二个是主动性降价,汽车厂商基于对市场良好的判断作出的降价策略,企业间争夺的是产品的市场份额。这两个阶段都是汽车市场发展到一定程度汽车企业所要面临的。且小钢说,去年的汽车市场,基本上形成了商用车、乘用车和载货车三分天下的局面,各完成销售超100万辆,但是随着人们经济生活水平的提高,乘用车的比重将越来越大,汽车市场的竞争主要体现在轿车竞争上。
且小钢判断,如果今年下半年汽车产量还以同样的速度持续增长,不排除一些大型的汽车企业利用自身价格优势,争夺现有的市场份额,从而引发价格竞争,使一些中小企业的部分车型面临价格压力。那么,下半年的车市将不会是一帆风顺的,惨烈的竞争有可能会爆发。届时一些车型会采用优惠降价等措施,一些竞争力差的企业可能将面临被淘汰出局,还会有一些地方性的民营企业进入汽车制造业的决心可能受到打击。
■价格战将越来越白刃化
从统计来看,像上汽大众、一汽大众、天津夏利、广州本田、上汽奇瑞、东风悦达、河北中兴都有50%以上的增幅。4月份全国轿车完成16.55万辆,比上月增长5.25%,同比增长85.86%,是三大车型中惟一增长的车型。但中型载货、轻型载货、大型客车、微型客车均出现下降,分别下降28.96%、11.59%、8.76%、34.24%,其余车型均为增长,其中微型载货车增长幅度较突出,增长为28.19%;累计与上年比,轿车、轻型客车、轻型载货增速较高,分别为113.32%、59.71%、42.39%。在这种市场环境下,一些产量增幅较大的企业将有库存压力,要想保持好的销售业绩,只能在销售渠道上下工夫,而价格战是惟一有利的武器。
且小钢认为,如果出现这种局面,价格战将越来越白刃化,像一些有降价空间的车型,可能会一改过去隐性降价的策略开始明码降价。像天津夏利、吉利汽车就是一个先例,但各个品牌车型能不能很好的赢得市场,还要看汽车企业能不能很好的利用这一价格策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