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公和我的一家两制:富人车与穷人车 |
作者:[ 苏霞 ]
来源:[
北京青年报
]
|
|
我家一家两制。老公富,开富人车,原装进口;我穷,开穷人车,微型小面,昵称“宝驴儿”。一穷一富,差异多多。
首先是洗车。老公的车总是漆可鉴人,稍有尘埃便开到外面去洗车。闹的现在洗车处的狗一见他的车就摇尾巴。但即使只要5元,我也舍不得享受洗车的服务。我通常是从4楼提一桶水,自己洗车。累的时候,我从楼上带下几块湿抹布,每块抹布叠好,一面一面地翻着用。懒的时候,我盼下雨,盼老天帮我洗车。
其次,我的“宝驴儿”没有资格接送孩子上下学。万不得已,也只能停在离学校800米处的胡同的拐角处。那一刻,即使艳阳高照我也大有月黑星稀的感觉。
再说修车。老公修车的感觉爽极了。在那个全市最好的修车厂里,老公找到了类似股票交易所里“大户室”的感觉。车一进厂,大名登记完就有人来把车开走。您只管坐在沙发上品茗,看背投,浏览报刊杂志。您大可不必跑东跑西去问结果,到时自然有人向您一一汇报。如果中午车还没修好,有人会为您送来免费午餐。车出厂后的几天内,您的手机里,总会有一个殷勤的声音问您车修得怎样,还有没有问题。老公说这叫“回访”。如果有问题,修车人是要被扣分的。
不知老公是惜命,惜车,还是喜欢修车时“大户室”的感觉,反正老公时不时就要找找车的毛病,跑一趟那家贵族修车厂,拿回几页电脑打印的收费清单,动辄几千元。
相比之下,俺穷人修车,真可谓苦大仇深。开始,我的“宝驴儿”还有个定点维修的地方。可是,每次我因为一个问题去修车,弄到最后,师傅们总给我提出四五个乃至七八个问题,并晓之以利。结果是我只好掏几百元把我的“宝驴儿”从问题中“赎”出来。最后一次,师傅又扩大打击面,要我交了1000元的“赎金”,把我心疼透了。从那以后,我的“宝驴儿”有个头疼脑热,我就带它找个修车店头疼医头,脚疼医脚。
一个冬日,我的“宝驴儿”打不着火,趴了窝。老公从朋友那儿招呼来两个修车师傅。看了看,师傅说是电瓶的问题,应该换电瓶。我很疑惑,我的电瓶刚换了半年。师傅说那很正常,现在假冒伪劣忒多。换了电瓶,车还是发动不起来。师傅说看来是马达的问题。换了马达,师傅告诉我,现在车倒是可以发动了,但电脑指示灯总是亮的;不过,这并不影响什么,不必担心。我含含糊糊地问:“唔,是吗?”师傅收下几百元钱、一盒中华烟、若干饮料,乐呵呵地绝尘而去。事后,经查,我的马达没毛病。
老公最大的心愿就是换一辆更好的轿车。而我呢,不管发达不发达,要让我换车,我会很心疼。我的“宝驴儿”尽管跟着我吃糠咽菜,但它极仁义,从没把我撂在半路上过,不管是熄火还是瘪胎。无论看见还是想起我的“宝驴儿”,我心总是充满感激之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