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没见到何兆华的时候,就知道他有几款不错的收藏:上海内燃机制造厂(上海大众汽车公司的前身)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生产,目前国内可以见到的收藏还不到10辆的上海1型轿车;斯大林当年送给中央五大常委的五辆吉斯防弹轿车之一以及1984年红旗轿车停产以前生产的最后一批红旗轿车,每一款收藏都有一段流光溢彩的历史,而他搜寻这几款车的经历更是奇特,所有这些都更加剧了我要见一见他的想法。8月24日下午,当我终于在正南路蔡葵的东晓车迷世界里,不期而遇见到何兆华的时候,我的想法终于变成了现实。
在废品收购站找到的吉斯轿车
说起何兆华收藏的吉斯轿车,它的背景和来历都让我惊奇得半天说不出话来,这是建国初期斯大林送给中央五大常委的五辆吉斯防弹轿车之一。现在,毛泽东主席和周恩来总理的吉斯防弹轿车,还摆放在他们的博物馆里接受世界各地游人的参观,而朱德、刘少奇和任弼时的吉斯防弹轿车,下落却一直不明,因此何兆华收藏的这辆吉斯防弹轿车,可能就是这三辆中的一辆。
据何兆华介绍,这辆车之所以流落到民间,可能还是林彪的原因,因为林彪后来也是中央常委之一,按规定,应该也有资格乘坐这种吉斯防弹轿车,而这辆车是后来佛山一家废品收购站从某部队购得,在它的前后防弹玻璃和车身上,还有大大小小被子弹射击过的痕迹,可能就是林彪换乘大红旗时这辆车又流落到了部队,部队当作射击训练靶的时候留下来的。
这款车是何兆华2000年在佛山一家废品收购站当作废品购得。据何兆华介绍,在他购买这款车之前,这辆车已经在部队的露天车场呆了7年之久,后来又流落到这家废品收购站的露天收购场,风吹雨打,期间还着了一次火,里面的配置已经基本烧坏了,但现在经过何兆华细心修复,虽然已经丧失了行驶功能,但整体外观仍然是雄风不减当年:自重达5吨半,防弹玻璃厚达12cm,依稀可见当年的风采。
上海大众汽车博物馆都未能收藏的上海1型
除了来历和背景都让人惊奇的吉斯防弹轿车,何兆华收藏的上海1型轿车的背景也不容小觑。这是由当年的上海内燃机制造厂,即现在的上海大众汽车公司的前身设计制造的国产轿车,国内俗称“老上海”。而现在,这款车可以看到的估计还不到10辆。
按照年代的先后,上海内燃机制造厂当年总共只生产了三个系列的“老上海”:凤凰、上海1型和上海2型,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只有省级领导才可以乘坐“老上海”轿车,在一些年代久远的黑白电影里,我们仍然可以通过镜头回味它堪称经典的身影,它酷似奔驰的外形设计一直是上海内燃机制造厂津津乐道的事情。但遗憾的是,现在我们能看到的这款轿车已经不足10辆,即使是在上海大众的博物馆里,我们仍然无法看到它骄傲的身影。
“红旗”情结
对于每一个中国人来说,红旗代表的东西都太多,很难想象世界上还有哪一款轿车能像“红旗”这样在一个国家里受到这么高的尊重和爱戴。而何兆华最得意的收藏,就是那款前中央某最高领导人乘坐的红旗七七零轿车。
据资料统计,从1958年红旗轿车正式开始生产到1984年红旗轿车停产,总共只生产了1530台红旗轿车,而红旗七七零轿车,则是停产前生产的最后一批红旗轿车,产量极其稀少,全部配置给中央领导使用,在当时,只有正部级和以上的级别才能乘坐这款红旗轿车,而这批红旗七七零轿车的配置也是红旗轿车中比较高级的:不仅装上了空调,1987年在投入正式使用前,还全部换上了美国福特汽车公司提供的林肯发动机,而此时,一代天骄——老红旗已经停产。
保护“红旗”不致流失国外
除了热衷于红旗轿车的收藏外,何兆华也致力于红旗轿车的保护工作。红旗轿车的产量和它本身的历史,使它具有极强的收藏价值,但因为种种历史和现实的原因,国内有能力从事红旗轿车收藏的人并不是很多。现在,越来越多的国外收藏家对中国的红旗轿车抱有浓厚的兴趣,因此现在的红旗轿车正面临着流失国外的危险,对此,何兆华不无忧虑地对记者说:“我希望政府能够鼓励和支持国内人士对国产老车的收藏工作,尤其是红旗轿车,如果这些车流失海外,真的让人心痛。”
现在,何兆华和他的朋友们成立了国内第一家红旗车迷会,从事红旗轿车的收藏和宣传工作,会长香港同胞汪先生,自己本身就收藏了4辆红旗轿车,其中包括一辆极其珍贵的红旗加长轿车。现在,他们希望能把这个车迷会的影响扩展到海外的华人同胞里去,准备今年年底在香港举办展出他们收藏的4款到5款红旗轿车,此举得到了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和配合,如果成功的话,这也将是红旗轿车在阔别香港近四十年后,再次踏上香港本土(在上个世纪60年代,红旗刚刚生产出来的时候,曾经在香港举办过一次中国工业成就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