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02月19日 最近,广东省计委主任在向省人大所作的报告中,提出要“努力培育汽车制造业成为我省的支柱产业”。这说明,广东省政府已经改变了对汽车产业的态度,从90年代后期的不支持到今天支持汽车产业的大转变。 读者不会忘记,1997年春寒料峭,广东省长卢瑞华在北京两会期间的记者招待会上说:广东决定不再把汽车作为支柱产业来发展,这是尊重事实,加大结构调整力度的结果。当时,广东已经启动了汽车制造产业,如广州的标致、湛江的三星、惠州的熊猫。全省汽车生产和装配厂有200多家,工人不足1万名,平均每家工厂不足50人,年产量只有26000辆,平均每家生产100多辆,效益相当低下。汽车产业的产值只占广东省工业产值的1·2%。这也许是一个新的产业在奠基时的常态。然而,这些工厂并没有发展起来,不久都相继折戟。面对广东汽车产业这种惨象,省政府是明智的,没有去“扶植”汽车产业,甘愿承受市场的惩罚。广东似乎与正在迅速发展的中国汽车产业擦肩而过。 但是,广州市不甘心,不久就宣布把汽车作为支柱产业,进行了坚持不懈的努力。进入新世纪,广州迎来了好机会。本田、风神相继落户广州。2002年,广州本田的产量已经达到7万辆,今年将形成12万辆的生产能力,到2005年将达到年产量20万辆。风神花都工厂2002年产量4万辆,将成为新“东风汽车”乘用车的主要生产基地。估计到2005年,广州轿车产量有望达到40万—50万辆,包括汽车零部件生产,汽车产业的产值将达到1000亿元,成为继上海、长春和武汉之后的又一个重要汽车生产基地。广东汽车产业展示出一片诱人的光明。这样,广东省改变了态度,决心把汽车列为支柱产业。 广东省政府改变了七年前不把汽车产业作为支柱产业的态度,说明省政府在汽车产业发展上,是顺应汽车市场的时势。当广东汽车产业的发展不成熟时,没有动用政府的力量去“扶植”;当广东发展汽车产业的条件成熟时,也没有坚持自己过去的不支持态度。这样,广东省政府在政府和市场的关系问题上,明智地采取了顺应市场的态度,而不是与市场对着干。在这个问题上,广东省政府似乎扮演了一个“软政府”的形象。如果“软政府”有助于汽车市场的发育,这是值得的。 中国在发展汽车产业问题上的一个教训,就是没有摆正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老是想用政府的力量来调控市场,希望市场适应政府的意图。搞汽车的定点生产就是一个突出的例子。所谓定点生产,说穿了就是政府用行政力量,来设置进入汽车生产产业的门槛。你要进入汽车产业吗?就需要政府主管部门的批准,不批准不能进入。于是,企业为了进入汽车产业,就动用各种手段,包括合法的和不太合法的手段。当然,我无意说,政府主管部门的任何管理都是不必要的,而是说,从过去的经验来看,政府主管部门掌握汽车产业进入的门槛,并没有取得令人满意的结果。 我讨论这个问题,从理论上看并不新鲜,但是在实际生活中却一再出现。最近一则报道说某省要“扶植”该省的一间汽车企业。这则报道对省政府的扶植说得含糊其词,似乎说政府要做银行的工作,贷款给那家企业。省政府出面做工作,银行不会不买省政府的账。政府这样做,为难了银行。银行不贷款,等于不给政府面子;如果给了政府面子,贷了款,今后那家企业还不起贷款,成为不良资产,谁来负责?这些纯商业活动,政府不应当出面做工作。政府硬要做这种工作,实在是过高估计了自己的力量,也是不相信市场的表现。汽车产业是一个进入市场的竞争性产业。这是一个市场机制发挥作用的地方,政府没有必要用行政手段去干预汽车市场的运行。 汽车市场发育过程中的不少问题与某些政府职能部门的不恰当干预有关。某些地方政府纯粹出于财政考虑,向汽车消费者征收名目繁多的税费。这样,造成了人们所说的“买得起,养不起”的问题。当然,一些地方政府的财政比较紧张,挖空心思增加收入,当然会打汽车消费者的主意。但是,这种做法无异于竭泽而渔。为了培育汽车市场,政府某些职能部门不要随便向汽车市场伸手,应当对自己的行为有所节制。 作者系华南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博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