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汽车-搜狐网站
汽车频道 > 专题 > 金融危机席卷全球 汽车行业变数重重 > 各路专家评论

自由贸易陷阱 美汽车危机给中国的启迪

  美国三大汽车企业的变故,广泛地影响了整个国际汽车业,其未来的发展也与国际汽车业的格局紧密相连。

  在这场变故中,暴露出了很多汽车产业在发展上的弊端。特别是在全球自由贸易环境下,汽车企业在自身的规划上存在了很大的自由度,其中既有机会,也潜藏了很大的风险。

从陷入困境的美国三大汽车企业身上暴露出的一些问题,在中国汽车产业中一样存在,只是中国的汽车产业目前正处于上升期,一白遮百丑,没有过多地引起业界的注意。因而,反思美国汽车业的困境,能带给我们很多启示和警醒。

  投资:产能实际需求与愿景的矛盾

  在投资上,自由贸易模式下存在着弊端,现实与愿景之间的差距存在着风险,有些时候这些风险对汽车企业将会是致命的一击,比如产能扩张和产品规划。

  根据统计数据,2006年美国虽然是全球第一大汽车市场,但1650.3万辆的全年销售量已经比2005年的1694.8万辆下降了近3%,通用的年总销量首次被丰田汽车(含大发和日野)所超过。2007年,通用、福特的销售量再次走低,同比分别下降了6%和12%。2008年,通用、福特和克莱斯勒年销量同比分别下滑22.7%、21.8%及30%。在库存上,2006年通用、福特、克莱斯勒三大企业旗下各品牌均高于50万辆。市场萎缩的同时,产能和产品造成了极大的浪费,成为其遭遇困境的重要因素。

  在中国市场,产能扩张与汽车企业的愿景也存在同样的矛盾。2001年全国汽车产量为200多万辆,2008年全国汽车产量近1000万辆,而国内汽车的总产能已接近1500万辆,不少汽车企业的产能扩张还在继续。

  尽管总销售量和总产能之间存在约500万辆的差距,但许多业内分析人士认为,其中相当一部分产能利用率不高,而主流厂家则表现出一定程度的产能不足。随着今年中国汽车增速减缓,国内汽车产能过剩的问题再次成为业界议论的焦点之一。对正处于上升阶段的企业,预留一定的产能空间是合理的,反之,则存在令人忧虑的因素。从美国汽车业的情况反观中国的汽车业,不得不让人再次产生警惕,或许在不久的将来,产能过剩将会成为一些企业难以承受之重。

  成本:“整合全球资源”的利与弊

  在自由贸易下,全球采购已成为成本控制的主流模式,美国三大汽车企业将这种模式发挥到淋漓尽致。和控制核心技术的美国汽车业不同,中国的汽车企业技术上依然是弱项,因而全球采购的利弊也表现得更为明显。

  美国汽车工业积淀深厚,向来被视为汽车技术大国。为了降低造车成本,利用全球采购的方式非常普遍。在中国,全球采购也在逐渐兴起,“整合全球资源”一词成了自主品牌流行的词汇。但不少国外的汽车业界分析人士认为,中国汽车自主品牌照搬全球采购模式,可能会导致自主品牌在产业结构上的“垂直分裂”。他们从各地采购技术成熟的零部件,而不愿意自己去研发、培植自己的零部件企业,或者不能完全消化相关的技术。这一做法的后果可能会导致零部件企业的过度竞争,自主品牌技术研发后继乏力,部分核心技术继续受制于人,并将利润让给了外资厂商。

  目前,民族汽车企业中不乏通过购买技术,生硬地拼凑成新产品的做法,而掌握核心技术,应用全球资源的立足点却被抛弃。等到发现某些技术是花钱买也买不到时,发展的时机已经过去。另一方面合资企业包括广州本田、上海大众、东南汽车等,依靠已有的技术推出自主品牌,对民族汽车企业形成了很大的冲击。随着跨国汽车巨头转战中国市场以及市场的逐渐饱和,越来越多的新车型、新技术将被导入,对民族汽车企业将是关系到生存的挑战。

  对此,业内人士称,如果民族汽车企业不能及时消化相关技术,或者妥善运用全球资源,仍旧依靠低成本低质量的扩张,在未来将面临着生存的困境。

  定位:美国人不买美国车的事实

  2008年,美国汽车业遭受了重大打击,但数据显示,丰田、本田、日产等日系车的销量跌幅大大低于美国本土汽车,证明了美国人不买美国车的事实。

  丰田北美工程和制造公司媒体公关部经理迈克·高斯称,美国汽车落败,“经济不景气是一层原因,而油价则是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对此,分析人士认为,真正让美国汽车落败的,是日本汽车敏感地预测到消费趋向的变化,及时跟进了这个变化,把功夫花在提高工艺技术上与节能技术等方面。一项调查显示,以LEXUS雷克萨斯为代表的日系车消费者中,每100人里面有63人在更换汽车时依然会选择LEXUS雷克萨斯品牌,而行业的客户保留率平均水平只有49.6%。

  这一情况与目前中国民族汽车企业有一定的相似之处。民族汽车品牌在近年的表现也不尽如人意,数据显示,2007年自主品牌轿车累计销量达124.22万辆,但主力车型销量都有所下滑2008年1-11月,自主品牌轿车同比增长3.5%,小于行业增幅,如果包括SUV和MPV在内,则市场占有率呈下降状态。

  参与国际竞争是自主品牌的愿景,对走出国门更是孜孜以求。实际上,自2006年开始,中国成为全球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汽车市场之后,各大跨国汽车巨头纷纷将发展战略转向了中国市场,新概念、新技术等精品车型引进的力度逐渐增加,中国市场开始出现新的分化。对此,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在中国汽车市场逐渐走向理性消费和保有量饱和的过程中,民族汽车品牌能守住本土市场的份额,就已经是很大限度地参与了国际竞争,反之,丢失了本土市场,将可能面临生存的困境,重蹈美国汽车业的覆辙。(温 柱)

  相关链接

  美国汽车巨头陷入困境

  2008年9月7日,美国三大汽车公司向政府申请巨额贷款,以渡过难关。

  9月27日,美国国会召开周末会议,批准通过了对汽车行业的250亿美元低息贷款融资方案。

  10月28日,美国车业寻求政府更多的经济援助,通用汽车向政府申请100亿美元贷款援助,或用以并购同样陷入困境的克莱斯勒公司。

  11月5日,美国汽车研究中心发表一份研究报告,该报告称,如果三大汽车制造商有一家或多家倒闭,将可能最多导致250万人失业。

  11月18日,美国汽车业三巨头的首席执行官乘坐专机前往白宫,强烈呼吁美国政府再提供250亿美元救助资金。

  12月2日,美国三大汽车巨头向国会递交复兴计划,但总贷款额度从此前的250亿美元提高至340亿美元。

  12月2日,美国三大汽车巨头首席执行官表示,他们愿意接受1美元的年薪待遇,以此和公司共渡难关。

  12月3日,美国联合汽车工人工会下定决心砍掉为人诟病的高福利。工会管理层以压倒性优势同意,对“三巨头”让步,共渡眼下难关。

  12月3日,因为前次坐专机前往白宫被指责,美三巨头CEO自驾前往首都华盛顿游说。

  12月5日,美国国会民主党人和白宫就一笔总额大约150亿美元的救援方案达成一致意见。

  12月7日,美国三大汽车巨头加拿大分公司向加政府求援60亿加元。

  12月8日,美国国会决定向美国三大汽车企业提供150亿美元的贷款。

  12月10日,美国众议院以237票对170票通过了150亿美元援助金,以救援美国汽车业。

  12月11日,美国国会参议院否决了总额为140亿美元的汽车业救援方案。

  12月19日,美国总统宣布174亿美元救助通用汽车和克莱斯勒汽车公司。

  

(责任编辑:刘林源)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新闻 网页 博客 音乐 图片 说吧  
央视质疑29岁市长 邓玉娇失踪 朝鲜军事演习 日本兵赎罪
石首网站被黑 篡改温总讲话 夏日减肥秘方 日本瘦脸法
宋美龄牛奶洗澡 中共卧底结局 慈禧不快乐 侵略中国报告



说 吧更多>>

相 关 说 吧

福特 | 克莱斯勒 | 矛盾

说 吧 排 行

茶 余 饭 后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