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首页 - 新闻 - 体育 - 娱乐 - 财经 - IT - 汽车 - 房产 - 女人 - 短信 - 彩信 - 校友录 - 邮件 - 搜索 - BBS - 搜狗 
搜狐首页 >> 汽车频道 >> 汽车评论 >> 搜狐汽车评论 >> 搜狐点评

古清生:汽车来了,中国人会从人变回猿吗?

AUTO.SOHU.COM  2005年06月13日09:46  搜狐汽车
页面功能【我来说两句(0)】 【收藏本文 收藏本文】 【热点排行】【推荐】【字体:  】【打印】【关闭
 

  (搜狐汽车评论 古清生/文)

  粗略地检索一下人类历史,个体人之间是有差异性的,比如我也写过诗,但是,我就做不了李白,做不了杜甫,有时候我会为此独自黯然神伤,我们都是人,可是为什么我做不到?只有承认人的差异性,承认自己的才情、智慧以及相关的环境及文化背景的不同,人在某个领域的成就存在事实上的悬殊差距。然而,对于群体人来说,就很难说一群人不如另一群人,一个民族永远不如另一个民族了。历史上,也曾经有过非常优秀的民族消亡了,比如玛雅人,古巴比伦人,他们曾经写下过很辉煌的历史。当然,这并不是说很劣的民族就能很好生存下来,很劣的民族消亡的就更多,人类史的变迁,此中会有很复杂的历史因素。

  中华民族是优秀民族还是劣等民族呢?这个问题我下不了结论,但是,我有一个理念,便是其他民族能够制造的东西,中华民族也能制造。当然,我是指地球人,宇宙人我没有看到,不知道他们有多少双手,多少个脑袋,基于地球人的人体结构以及基因相同的事实,我认为民族间不会有太大差异。然而,跟我的想法相反的国人也为数不少,近年来就一直有中国人不会造汽车的观点存在,这些人还多半把持着媒体话语权。新出版的《21世纪经济报道》有一篇文章,标题是:《东南亚四国的崛起将击碎中国汽车的谎言》,这篇文章在行文过程中文字处理得有些隐讳,通读若干遍,还是找到了作者想要表达的观点,说的是马来西亚与日本人签订了一个汽车制造协议,马将对日本汽车放开市场,这对跨国公司的一个利好消息,而对中国则有不利。然而话锋一转,又扯上另外三国,我想他是想用数字伟哥来为其立论壮大声势,那泰国早已是跨国公司的汽车零件生产基地,没什么好说了,而印尼与菲律宾的零件制造如何挑战中国汽车市场,倒不见其详。文章的核心思想是结尾部分:“我认为,从全球加工厂的角度看,S-e4(指东南亚四国)的调整可以击破中国汽车市场存在的诸多谎言,也携带着影响中国汽车走向的因素,但中国汽车却很难改变这样的走势,跨国汽车公司在中国市场的影响力将在此发挥作用。所以,S-e4的变化,可以教会中国汽车应为汽车而汽车,不是为个人而汽车。”

  东南亚四国可以教会中国汽车应为汽车而汽车,不是为个人而汽车?这不是换了一种语调给中国汽车自主开发和发展自主品牌泼凉水么?我没有鄙视东南亚国家的意思,可是,中国汽车要学习的话,为什么不首先学习欧美?次之学习日韩?却偏要去学自己也未站起来的东南亚?那意思是不是说,中国人是不行的,必须要向落后学习,先进是学不了的。这语调,怎么听起来都有点刺耳,中国人再怎么次,也不至于次到连汽车都造不了吧?

  有一个简单的常识,汽车是人造的,而中国人是人,所以造汽车没有问题。过去没有造好汽车,大家都明白是因为什么,这里要假装不知道这一点,跨国资本已经在中国锁定胜局,中国从此就老老实实做汽车加工厂,而不要自主制造汽车了?不知道这是哪门子理论,而且居然也能在光天化日之下说得出口。

  中国人自主造不了汽车,除非中国人从人变回到猿,否则一切关于中国人自主造不了汽车的理论都不能成立。持中国人自主造不了汽车的人可能会说,既然中国人造得了汽车,为什么中国公路上跑的都是外国品牌的汽车呢?为什么中国人自主制造的汽车质量无法与跨国公司的汽车相比呢?前些天,一个小学生也向我提出这样一个问题,我说那不过是人家玩汽车玩得早些吧,玩汽车的人口多一些吧,儿童有卡丁车玩,大人有小汽车玩,玩多了就玩熟了。这是对小孩子说的话,现在感觉也可以对成年人说。

  中国汽车产业上不去,大约关心中国汽车产业的人心里都明白,中国汽车产业缺乏充分竞争,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一个车型生产十几二十年,没有市场竞争,管理上粗放经营,这方面与其他产业一样,只是其他一些产业在改革开放以后,政府放开了经营,使之业界充分竞争,从而赶上了国际制造水平,比如纺织和家电业,不仅进入了国际市场,现在面临的是他国的反倾销。那么,持中国汽车悲观论的人还会说,汽车与别的产品不同,它的技术含量高。这样说起来仍然是无视中国人的能力与智商了,也无视中国高等教育的大面积普及。

  在今天,中国汽车产业的确面临巨大的压力,完全沦为跨国公司的组装基地不是没有可能,这种可能是中国人完全放弃自己制造汽车的信念作前提,而且汽车产业政策制定机构继续阻止民营企业进入汽车制造领域,将中国汽车市场拱手让给跨国公司。然而,这将是一个民族的悲剧,因为放弃制造业,意味着中国放弃现代化发展。我从来不相信那个虚拟的全球化,既然全球化了,为什么人家欧美还阻止中国的产品进入呢?为什么人家不肯向中国转移汽车制造技术呢?事实证明,在当今世界,国与国的竞争愈加激烈,世界上没有哪一个政府不在保护自己的产业,提升民族的制造能力,只有中国,有那么多人在为跨国公司摇旗呐喊,并且从舆论上压制本民族的汽车产业。远的不论了,就说中国汽车产业的新兴力量奇瑞和吉利吧,回顾一下他们进入汽车制造领域的路途走得有多么艰辛?李书福拿到汽车生产的执照十分难吧?这难度仅次于登月。那么奇瑞呢?奇瑞是依附上汽集团才拿到汽车生产执照的,为此,他们送给上海集团20%的股份,至于奇瑞在退出上汽集团时上汽归还了20%的股份那是另外一回事,是上汽的一份仁慈。有时候,我真不能理解为什么有那么多人要抵制中国人自己造车,既然全球汽车跨国公司都看上了中国这块汽车市场,既然国有企业在此间作为有限,为什么不让民营进入呢?为什么不让中国人自己制造又再来说中国人自己不会制造?确实让人郁闷。

  稍许理一下近期的中国汽车产业的历史,前一阶段,汽车产业是国家垄断产业,当垄断无法继续下去的情况下,如今将垄断权交给跨国公司,我无意表达国家垄断不好,跨国公司垄断不好,那只是一个客观事实。当然,我也不希望中国汽车产业由民营企业来垄断,事实上这也做不到。只是说,汽车产业政策方向性肯定有了问题。汽车与房地产,在中国仍是暴利,中国有许多城市仍然试图大上汽车产业,比如广州市,已经有合资汽车企业了,但仍然想上汽车项目,因为汽车好赚钱啊!可是,中央政府为什么不给予规定,新上汽车项目只能上自主开发和制造的汽车项目呢?所谓合资,合来合去,广州合了那么多的资,也没有造出一台自己的车,不过是拿跨国公司的车来赢利而已,这与汽车贸易无大的区别。同样如此,北京的合资项目也越来越多,北京也没有自己造车,只是帮跨国公司组装车而已。

  现在看来,中国的汽车产业不能在两个极端飘摆,前阶段是拒绝外来技术,一切要自己从头开始,后阶段是一切要与跨国公司合资,放弃自主开发与制造。在此,我们不能骂跨国公司不仁义,因为人家并没有义务来发展中国的汽车产业,人家需要的是拓展自己的业务和赢利,人家还要保持自己的领先地位,愿意到中国来投资的汽车跨国公司都是好的,对中国汽车工业发展有贡献的。惟一纳闷的是,中国人好像躺在跨国公司的怀里就一了百了,真正的“不求拥有但求存在”了,这种宽宏大量的国际主义精神值得发扬,只是中国人自己也要就业,也要发展制造业,一些人不想有作为了也罢,但应该让那些还想有作为的中国人去干。设若只要涉及高精尖的产业都绕道走,放弃发展,那么,中国人不是没有变回猿的可能――永远与先进世界保持距离。

  再回到东南亚四国的问题上,东南亚国家真的就放弃了自主发展汽车工业的理念了吗?没有!马来西亚前总理马哈蒂尔就对中国汽车的进入向当局者提出了警告,要限制中国的汽车进入,保护马来西来自己的汽车产业。只可惜,中国人现在不仅要学习世界先进技术,还要补上最简单的常识一课。在坊间经常听到这样的声音:造不来汽车由人家造去好了,反正地球都是一家,我们造自己能造的。但是,我们能造什么呢?鞋?服装?玩具?可就是这些东西,人家还在限制进口呢,醒醒吧,中国人!以为在中国组装的汽车就是在中国生产的?人家的零配件采购链是通到国外的,长此以往,最简单的一个逻辑推理,中国人拿什么钱来买跨国公司的汽车?设若中国劳工都与跨国公司的所在国那样高工资高福利,现在消费豪车的一部分人,还有资本一掷千金购买豪车吗?可以理解,中国现在的媒体都需要广告生存,而汽车与房地产都是广告大户,不批评业界也就罢了,但加入扼制中国制造的话语圈,则是越过底线了吧?

  版权声明:系搜狐汽车古清生独家稿件。版权为搜狐汽车所有。未经书面授权转载者,一经发现,必将追究。文章系作者本人观点,与搜狐汽车无关。


搜狗(www.sogou.com)搜索:“中国人”,共找到 12,290,183 个相关网页.

( 责任编辑:陈昊 )

 


页面功能  【我来说两句】【热点排行】【推荐】【字体:  】【打印】 【收藏】 【关闭





ChinaRen - 搜狐招聘 - 网站登录 - 网站建设 - 设置首页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保护隐私权 - About SOHU - 公司介绍
Copyright © 2005 Sohu.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

 

相关连接
  • 贾新光观点:为什么调苗圩到武汉工作?(06/13 09:43)
  • 车祸猛于虎 从汽车本身质量谈交通安全问题(06/10 10:21)
  • 奥克斯退出市场了 吉奥你还能挺多久?(06/10 09:13)
  • 光有技术怎么够?看通用如何找“宝石”(06/09 10:22)
  • 中国车界又现奇观:教训李书福的人何其多(06/07 09:38)
  • 黄海观点:罚司机1万 至少应罚执法站3万!(06/07 09:33)
  • 大众背水一战 能否走出零部件高成本困局?(06/06 10:29)
  • 汽车工业与饥饿年代的“第四条狗主义”(06/06 09:40)
  • 一场突然而至的冰雹击颤北京车主脆弱心理(06/03 13:39)
  • 请发表您的看法
    用  户: 匿名发出:

    您要为您所发的言论的后果负责,故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
    留  言: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00000008号
     *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规定》



    短信推广
    “悬赏”鲜明个性图片
    摩托罗拉和弦下载专区



    搜狐商城
    ·汽车| 香水扮香爱车
    ·汽车|爱车清洁用品
    ·化妆|玉兰油惊爆价
    ·精品|运动休闲服饰
    ·汽车|送龟牌白金蜡
    更多...
    -- 给编辑写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