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降价风波不断
中国的车价连续降了多年,降幅之大令人难以置信。今天你降5千元,明天我就降3万元。原价才15.58万元的车楞是敢直降4万元。
降价是汽车企业为了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而采取的策略之一。目前,我国汽车市场还没有形成良好的市场规范:很多汽车企业对于新车的定价并非取决于成本和产能,而是取决于竞争对手。而由此引发的恶性价格战亦没有相应的法律法规约束。
沈阳的于先生以七万多元的价格购买了某合资品牌轿车。购车时销售人员明确表示该车近期内不会调整价格。
三天之后,于先生便发现该车刊登的降价广告:这款车的价格直降五千元。仅仅三天,五千元就这样打了水漂。
因降价而引起风波最大的还是北京现代雅绅特的“降价门”事件。承诺犹在耳边,百日刚过,雅绅特价格顺势下调了8000元,狠狠地忽悠了一把第一批吃螃蟹的人。
乍一看降价似乎是消费者受益。然而细想之下,问题并非如此简单,特别是中高档轿车的降价幅度动辄成千上万,如此“豪气”之举,企业就不怕亏本么?唯一的可能就是产品利润空间巨大,即便降个一万两万,企业依然有利可图。早在新车上市时,企业已留出降价空间。降价的前提是牺牲已购车者的利益。
中国的汽车市场尚处于成长期,相关机制并不完善,汽车出现质量问题不可避免,汽车投诉增多也是正常现象,相应的法律法规还需要健全的时间,发现问题是为了更好地解决问题,这样才有利于我国汽车市场的健康发展。
过去当车辆出现问题,消费者很少会想到是设计或制造上的缺陷,自以为是驾驶或维护不当造成的,随着消费者维权意识的逐步增强,知道了汽车也有“先天不足”的质量问题。于是汽车投诉数量呈现上升趋势,这说明消费者终于明白汽车消费不相信眼泪。
如今中国汽车行业处于看上去很美的年代,可看上去很美,并不意味着真的很美。待到汽车投诉越来越少时,中国的汽车行业才能真正的很美很美。
[上一页][1][2][3][4][5][6][7][8][9]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