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北京交通拥堵的问题,我们可以有怎样的一个解决方法?
石京:刚刚说到纽约、东京比北京车多,但是为什么没有觉得比北京堵,这个问题因素很多,一个是我们看到这两个城市也在堵,只是拥挤程度不一样而已。
另外一个问题是,这两个城市普遍的都是有一个非常完善的轨道交通系统,这是很重要的一个因素,比如说纽约地铁非常有名、历史很久,过去由于治安的问题不太好,但是90年代新市长上台之后给了警察很大的权利,现在治安也好了、卫生情况也好了,轨道交通是非常好的选择。东京的轨道交通也非常发达,这也是很重要的因素。另外市中心的停车费,远远得高于市外,这是非常重要的因素。还有一个,在国外的时候,包括我工作过的单位,他的规章里面明确规定不许单位的人开车上下班,主要考虑一个是说当然有对社会的公益。
主持人梁洪:这个管理条例挺对的,你说我买了车不让我开车上班,这属于侵权。
马麟:考虑你上班时间是属于工作时间,如果出事故是工伤。
石京:这个考虑很多,一个是对社会公益事业的考虑,不要对社会增加汽车的压力,最主要的是说,你使用汽车上下班的时候如果一旦出现事故,因为汽车出现事故比我们公交出现事故的机率要高很多,公诉的负担就要加重。另外,公司在工资之外是负责给你通勤费用的,是从家到公司的往返给你,这个费用远比使用汽车本身的费用要低,你的汽油费和通行费、加上停车费加起来,所以各种规定造成了国外实际上机动车的使用力很低。
主持人梁洪:综合看起来,国外大都市里面他们的汽车数字比我们高很多,但实际仔细分析一下这些车到底有多少在跑,我们发现他的利用率比北京要低,因为有替代出行的交通工具,如果北京也出台这样的规定,北京交通广播说了梁洪不许开车了,只能坐公交了,我就想我早上得几点出发,会非常不方便。所以又归到根上,还是我们的公交系统不发达,决定了我们只能开私车,尽管堵,我能早点出来,不至于倒三趟公交车。
马麟:实际上就目前情况来看,可能拥堵我们大家都要在未来一段时间多多享受这个拥堵了,就是说如果中间排泄自己,不要太着急,只能这样了。
石京:我总是说,现在实际上是镇痛期,过一个阶段也许就好了,等我们将来达到500多公里的轨道交通的时候,我觉得会有很大很大的好处。
主持人梁洪:现在我觉得奥运会的召开,对于北京整个城市的发展来讲是特别好的契机,因为为了迎接奥运北京现在如火如荼建设的工程,不管道路交通方面还是轨道交通方面,因此我们满含信心,希望北京有非常好的交通出现,这需要一个过程。这个过程当中,一方面比如我们的管理部门要加强管理,还有每个交通参与者的遵纪守法的意识、遵守交通规则的意识,如果这个过程中我们慢慢的培养出来,再加上未来北京交通的发展,我相信北京交通的好转是指日可待的。实际上我们通过这么长时间的探讨,各方嘉宾的观点,总结起来可能就这两点。
马麟:对,如果说地铁很发达的话,我想很多人都会选择乘坐地铁的。
主持人梁洪:我也知道刘杰最近也在关注智能交通的问题,近期也会有智能交通的讨论,也会在北京举行,我相信这样的讨论话题我们的《汽车天下》也会密切的关注。最后还有一点时间,非常希望石所长能够给我们今天300万辆的话题一个总结。
石京:因为最近好多媒体,包括中央电视台、北京电视台都在聊这个问题,上礼拜都接受了采访,总的思想就是说,300万辆从我来看应该说是一个好事,因为标志着我们经济发展达到了一定的程度,这是一个经济发展必然的结果,也就像市长所说,首都发展繁荣的一个标志。
300万辆应该说不是一个可怕的数字,无论是从跟国外的对比来看,我们做了分析,我们实际上在城市里面开的并不是300万辆这样的数字,而是大概只有一半的数字,即使说包括外地的车的数量,也就是这个数字。我们路网的承载量有多少,这也是比较难以回答的问题,跟你出行的特征有很大关系。总的来讲,我们按照北京市交通发展纲要来说,我们到2010年如果达到380万辆还是可以承受这个保有量的,跟我们的使用率有很大的关系。
怎么去解决现在道路的拥堵问题,这个当然一个是我们的保有量直接会跟使用量有关带来的问题,怎么解决还是形成交通体系,尽快的形成,当我们的大容量的轨道交通形成系统、形成网络的时候,人们的选择肯定会更趋向于这个,汽车的使用就会减少。就是说堵得起的就堵呗,堵不起的要上班准时肯定会选择。
所以总的来讲我觉得不是一个什么可怕的问题,当然也说到,刚刚讨论到人的行为、交通行为的问题,我们正好最近做这个研究,现在还在网站上挂着呢,就是这个调查,有点像做游戏似的,做一个问答之后,你就会看到你的偏差值是多少、你的价值行为是不是标准的,是属于攻击型的,还是属于保守型的,非常有意思。我们挂到清华大学交通所的网站上。
马麟:大家都可以去看。
主持人梁洪:我们可以到清华大学交通研究所的网站上看看,马麟肯定是豺狼型的。
石京:欢迎听众朋友们去试一试,非常有意思。
我觉得还有什么问题,比如还涉及到限制不限制机动车的问题,这些问题我觉得北京市限制机动车的发展可能将来是一个趋势,按照现在的发展速度,刚刚主持人也介绍了,这个速度发展下去还是挺可怕的,至少我们土地空间是有限的,我们停车需要位置,所以我觉得或多或少的、或早或快的,这个限制肯定是有的,当然这个方式不一定上海的模式,也不一定是伦敦的模式,我们可能有北京自己的模式。比如我们学习日本的基本停车位的限制,你买车的时候需要有基本停车位,这个需要我们在停车的方面做一些工作,需要政府跟我们很多部门一起协调起来做好这些方面的工作,从这方面限制也是一个办法,总而言之方法很多。
我最后感觉就是说,300万辆不可怕,北京的交通将来肯定会有一个非常好的前景,我坚信这一点。
主持人梁洪:这也是我们在直播间所有的嘉宾所坚信的一点,如果您想再次看到、听到本期节目的时候,您可以登录搜狐汽车点击我们的《星期三会客室》,非常感谢我们三位嘉宾精彩的发言,也谢谢,今天的短信非常多,从短信的反馈上就可以看得出来,北京市民对这个话题的关注度,因为确实是我们每天面临的问题,因此也希望我们今天探讨的特别是素质这方面的话题能够让我们所有的听众朋友和开车的朋友、骑自行车的朋友、走路的朋友,都能够在现在起在心里问问自己自己到底是什么样风格的交通参与者。
再次感谢大家收听关注我们的《星期三会客室》。
[上一页] [1] [2] [3] |
|